第55章 抢钱的人

2025-08-15 2522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又过了五天,第一批的辣椒酱收完了。

第二批的辣椒,还需要三西天才能采摘。

泉谷的房子都建完了。

一万的陶缸都装的满满的。

每天,工人们工作十八个小时,分成两班倒。

不这样,就用不完收购的辣椒了。

就在虾子乡的人欢庆的时候,县委常委会上,常委们发难了。

目标是虾子乡的党委书记。

县长高声的喊道,“他虾子乡是不是遵义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的乡镇?为什么他们吃肉吃的那样香,就不让其他的乡镇喝一口肉汤。 ”

列席会议的老书记也不客气,“有本事,你也去招商,也去建一个加工厂。我们招商进来,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虾子乡的辣椒销售难的问题。工厂的产能只有那大,我们一个乡的辣椒都吃不完,怎么可能收购其他乡镇的辣椒? ”

副书记说,“你们就不能多生产啊? ”

老书记声音缓和了一些,“那个加工厂的产能就那多,生产不了。 ”

县长说,“为什么不增加机器设备,扩大生产? ”

“我也想扩大生产啊?你知道那设备多少钱,一套要二十五万。 ”

“二十五万,投资商就出不了? ”

“不是那回事!钱有,但你得能买到设备啊?那设备不能国产,只能进口,进口需要支付米元,国家不会批。还有,米国与西方国家对华国禁售。弄的机器设备没人敢卖给华国。 ”

这话一说,大家都点头。

他们虽然官不大,但是这些事还是知道的。

副书记看向县委书记,“书记,总得想个办法呀。全县十五个乡镇,大家原本都一样穷,所以很平衡。现在,虾子乡暴富了,这让其他的人如果想。你不知道,骂我们县委县政府的人很多,都有当我的面骂人的。 ”

众人都是点头。

县委书记叹了口气。

这就是眼红病了!

张亮书记说,“我有什么办法?我也买不来机器设备。 ”

有人提议,“我们就不用机器设备,专门纯手工制作辣椒酱。 ”

这话,引起了众人的赞同。

老书记摇摇头,“你们该去看看那辣椒酱的生产过程。那可是环环严控。才能生产出那好的辣椒酱。手工能出辣椒酱,但是,质量很难过关。小市场也许能销出去,但大市场,没人进你的货。全国那多家生产辣椒酱的厂子,为什么我们厂能卖出去。 ”

“为什么? ”

众人都看向老书记。

“我们的产品是出口厢港的。知道韩国吗?就是餐餐吃泡菜的那国家,他们的口味很刁,但是,我们的样品给他们后,不到三天,他们就来请求,要求我们供货。你要是人工操作,辣椒酱能走出国门吗? ”

众人知道老书记显摆。

但是,这该人家显摆!

县委书记对老书记说,“你回去,同小马谈谈,他脑袋灵活。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扩大我们的生产量。 ”

老书记答应下来,离开了会议室。

回到了乡里,老书记将马云喊去,说了这事。

说话中,老书记笑了三次!

对于这个情况,马云早就猜到了。

他说,“老书记,要不我出去一趟,看看市场的供货量能不能扩大。还有就是,能不能再进一批设备进来。 ”

“那当然好呀! ”

“可那泉谷只有那大,装不下多的机器。 ”

老书记递给马云一杯水,“他们的心情我理解,过去,我就是这样的心情。如果能再进一批设备,就不要放在虾子乡,由县委去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吧! ”

老书记真的是一个好人!好官!好党员!

第二天,县财政局长跟着副县长来到了虾子乡。

他们是来收钱的。

这一回,收购辣椒,定价是给农民每斤两毛五,另外再给县乡五分钱。加起来,就是三毛一斤了,这价格很高。要知道,遵义的市场上,朝天椒的收购价才一毛五分。

县乡的管理费是一斤五分钱,这其中,县里拿三分,虾子乡拿两分。

不要小瞧这三分两分。

这一批,收购了六千万斤的辣椒。农民总收入是一千五百万华币。

这还是第一批。

还有一批,能卖五千万斤左右,那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万华币。

这两批加起来,一共是两千七百五十万华币。

全乡五万多人,人均收入达到550块华币。

这在遵义地区,那是十强乡了!

还是说管理费吧。

六千万斤的辣椒,每斤三分,县政府要收180万华币。

那虾子乡,则能收120万华币。

这些都是不用交税的。

县财政局的局长,眼红那钱,便在“老于妈”公司要求,虾子乡用不了那多的钱,只给他们三十万就行。剩下的九十万,由县财政收去。

“老干妈”公司以合同为借由,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于是,副县长带着人冲进了虾子乡。

双方大吵了一场。

副县长说,“你一个乡,有三十万够了,要那多的钱干嘛? ”

老书记说,“这项目是我们弄来的,这钱,也是我们让百姓赚的。你有本事,你怎么不去招一个厂来?吃苦的时候你不在,收钱的时候你冒出来了?你算什么东西?一个常委都不是的副处,敢用手指着我的鼻子。信不信我一句话,晚上就有人接你上山旅游去。 ”

副县长吓坏了!

当即逃走了,离开了遵义县,再也没有回来。

这事闹到了地区,地区纪委找上门来。

老书记说,“你别听们瞎说,我什么时候说要杀他?我要去法院告他诬陷罪! ”

的确,没有人证明老书记说了这话。

这事就不了了之。

不过,县委书记找到了老书记,让他拿出一半的管理费来上交县里。

县里如今很困难。

干部的工资有三个多月没发了。

老师的工资半年没发了。

县委县政府的办公费用欠了十几万。

最后,老书记同意了,交给县里六十万华币。

剩下的钱,老书记开会,问大家的意思。

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用掉,全部用掉。

只要账上留有钱,县里的眼睛就会死盯着。

只有将钱用光了,他们就无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