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上尉

2025-08-15 2485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部长看着马云说,“我们的业务员,做私活的事,我知道,也没有过多的干涉。眼下的全国都是这样的情况。可是,你不能去做军火买卖呀,这是犯法的。 ”

马云嘀咕道,“我在白熊买的军火,在白熊给了走私的,没在国境内作案,不叫犯法。 ”

“那你违纪了!你身为党员,又是军人,不管你在国内还是国外,你的身份不会变。 ”

马云立正,“报告!我错了! ”

“嗯,一定要吸取这教训。 ”

“是! ”

龚总问,“首长,那这笔机床的生意做不做? ”

“ 当然做了!军火都给人家了,不做那我们不就太吃亏了。不过,马云眼下风头上,不能让人盯上了。这样,你让马云去贵州,帮助小文工作。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知道马云在贵州。”

“我明白了!之后,马云从贵州,经云南,去热南,再从热南去新加皮,再去韩国。这样一绕,就没有人知道马云去了韩国。”

“嗯!就这样办了,让人给马云做一个新的身份。我请人过来,教一教小马化装与反跟踪。 ”

于是,马云在广周待了三天。

这三天内,马云被晋升了军衔,现在,他是上尉了。

三天后,马云从广周乘飞机去贵州。

到了贵州,马云首接去了威宁。

县委书记请马云吃饭,这一回,吃的是白面馒头!

“马先生,这一回,我们县大翻身了,这都是你给带来的。 ”

马云问,“走了多少货?收了多少款? ”

旁边的办公室主任说,“土豆卖了十亿斤,每斤七分,一共是七千万华币。荞麦卖了三亿斤,每斤一毛,一共是三千万华币。两样加起来,就是一亿华币来。加上之前卖的生猪,总收入在一亿两千万。人均产值增加了一百块!”

人均一百华币,可以在贵州省,站在中等水平了。

从人均十二块,到人均一百多,这真的让人高兴。

马云站起来,“恭喜了! ”

县委书记说:“再过两个月,生猪又可以出栏一批了。 ”

马云与大家碰杯喝了酒,放下酒杯,问,“土豆与荞麦还有多少没卖? ”

县长说,“没有了,只剩下几千万斤。 ”

马云感到奇怪,“当初你们不是说,有二十亿斤土豆吗?只卖了一半,怎么就没了? ”

县长说,“乡镇统计的时候,将去年的土豆都算在内了,等到我们收货时,发现去年的土豆都发芽了。 ”

马云叹息一声,“发了芽那就拿出做种,估计明年,土豆还能卖的。 ”

众人一听,马上又高兴了起来。

县长说,“那我就发动全县的人多种土豆。 ”

马云点头,华国境内的土豆,有上百种在欧洲是败北而归。

只有威宁的土豆,能够受到东欧人的欢迎。

他预计,就是大熊乌熊白熊的马铃薯不绝产,同等条件的竞下,威宁的土豆也能在东欧卖起来。

所以,他们种的土豆,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收入来源。

“记住,只有你们威宁产的这种土豆才能卖。千万不要收其他地方的土豆充数,那样,只会害了你自己。 ”

县委书记说,“谁敢这样做,我让他去坐牢!就这样宣告下去。我们要将威宁土豆的牌子打出来! ”

吃饭中,县长拿出了一小坛子过来。“马先生,这是你要的辣椒酱!”

只有县委书记知道是怎么回事,其他的人都不明白。

副书记问,“县长,这是什么东西? ”

副县长是本地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乡的凤沟村谭家的辣椒酱。 ”

说完,副县长打开了坛盖,马上,一股和辣味飘了出来,首向众人的鼻子内钻。

副县长倒出一碗辣椒酱,让服务员给每人分了一碟。

马云用筷子夹了一片肉,在辣椒酱中滚了滚,放入口中。

啊,太美味了!

上一次,马云看土豆产区时,去了凤沟村,老远就闻到了一股香味,于是,他便去了那一家人的家中。

一碟辣椒酱拌着吃了两碗荞麦粥。

要吃饭,马云不喜欢吃荞麦的。

可有辣椒酱在,荞麦很好吃。

马云吃着吃着,根本就放不下来,

这也太好吃了吧!

深圳有很多的辣椒酱,都是全国各地的品种。

马云喜欢吃辣椒酱,也吃了不少的种类。

在他的感觉中,这辣椒酱比那些辣椒酱要好吃一些。

回到县城后,马云便请了县委书记与县长过来,让他们尝了辣椒酱。

那两人尝了后,也都是连连称赞。问马云从哪买的。

马云说,“这就是你们县凤沟村的谭家老太婆做出来的辣椒酱。 ”

这一说,让二人又是惊喜,又是自愧。

自家县内有这好的东西,不是自己发现的,却是一个外来人发掘的。

马云说,“我估计,这种辣椒酱,全国人都喜欢吃。如果你们抓住了机会,将它推向全国,那么,威宁就出名了,你们二人,前途不可限量。 ”

县长兴奋不己,要是能推广到全县,那自己羡慕什么县委书记?将来,地委书记都有可能。

县委书记则是想:威宁己经有成绩了,上面在考察自己。有消息称,可能会提拔为地委常委。不过,竞争对手太强,是省里领导的关系。

如果能将这辣椒酱弄成功,到那时,上面想不提拔我都不可能!

于是,三个人,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商量着方案。

马云提议,让谭家人成立一个私营公司,扩大经营辣椒酱。

可以拿到深圳去卖,看看市场的反应如何。

县长提议,让马云投资这个厂,被马云拒绝了。

“那样的话,我就与民争食了。我的意见是让他们自家经营,县乡村都不要投资。这样才是扶持农民的典型。”

本来有点小想法的二人,马上感觉到,马云的眼光很好。

不赚农民的钱,但可以赚名声。

所以,在马云离开后,县长便主抓这事,与谭家约定,扩大生产规模。

用工不够,可以在全县内招工。

资金不够,县信用社给予贷款支持。

村里划出了十几亩的山地,给谭家建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