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起初……没有人在意……!

2025-08-19 2510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华国的“共工”机甲屹立在海岸线,青铜色的巨刃撕裂着高阶血肉生物;漂亮国的“亚当1号”战机在苍穹划出死亡的轨迹,精准地收割着天空的威胁。

这两柄来自星尘遗泽的利刃,确实为东亚前线的焦灼战场注入了强心剂。

棒子国东部防线的压力肉眼可见地减轻,士兵们的欢呼声甚至一度压过了战场的轰鸣。

全球的目光都被这场人类与深渊怪物之间力量对比的微妙变化所吸引,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然而,就在这短暂喘息之际,一场更加隐蔽、更加致命的灾难,如同悄然滋生的霉菌,在大洋彼岸的袋鼠国无声地蔓延开来。

袋鼠国的“热咳季”开始了……

袋鼠国的初夏,空气干燥而炎热。起初,只是城市新闻角落和社区诊所记录里零星的“热咳”报告。

悉尼,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在连续加班几天后,开始出现轻微的干咳和喉咙不适。

他以为是空调太干或者最近压力大,自行去药店买了些润喉糖和普通止咳药水。

墨尔本,一所中学的几名寄宿学生,在参加完一场激烈的橄榄球赛后,出现了咳嗽、低烧和莫名的疲惫。

校医检查后,认为可能是运动后免疫力下降加上季节性的“热咳”(一种当地常见的、由干燥空气和花粉引发的轻微呼吸道不适),开了些缓解症状的药,嘱咐多休息多喝水。

珀斯远郊的一个大型露天铁矿场,几名矿工在工作时感到胸闷,咳嗽时偶尔带出点血丝。

矿上的医生检查后,更倾向于认为是粉尘刺激加重了原本就有的咽炎,或者干燥空气导致的毛细血管破裂,建议加强口罩防护,开了些消炎药。

症状普遍不重。最初出现不适的人,在休息、多喝水和常规的非处方药处理后,症状确实有所缓解,几天后感觉“好了”。

媒体对此毫无报道,民众更是习以为常——袋鼠国的干燥季节,谁还没点咳嗽嗓子不舒服?

比起东亚前线毁天灭地的怪物大战,这点小毛病实在不值一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开始有些不对劲。

社区诊所和医院呼吸科的候诊区,人渐渐多了起来。咳嗽声此起彼伏。

医生们发现:

病人数量在稳步增加……不再是零星的几个,而是每天都有新增的类似症状患者。

虽然增幅不算爆炸性,但趋势是持续向上的。

症状有共性且略“顽固”……干咳、低烧(通常在37.5-38度之间徘徊)、乏力感明显。

常规的止咳药、润喉糖甚至一些温和的抗生素,效果似乎都不太理想。症状缓解慢,容易反复。

部分出现“怪现象”…… 少数病人(尤其是矿工和体力劳动者)在咳嗽时,痰中带血丝的情况比往年常见的更频繁、量也稍多。

还有病人反映,即使咳嗽减轻了,那种挥之不去的疲惫感和偶尔的头晕依然存在。

影像学有“模糊阴影”……个别症状较重或反复就诊的患者,被建议拍了胸片。

结果有些令人困惑:部分胸片上显示出一些轻微的、模糊的纹理增粗或小片状阴影,不符合典型的肺炎或肺结核特征,医生们倾向于诊断为“非特异性间质性改变”或“支气管炎后改变”,归咎于炎症或个体差异。

医护人员私下交流时,隐隐觉得这波“热咳”有点不同寻常,似乎比往年更“缠人”,但也找不到明确的、令人恐慌的证据。

没有大规模的重症,没有明确的传染链,没有异常的死亡报告。

最终,结论还是倾向于:可能是今年某种未知的、稍微厉害点的呼吸道病毒在流行,或者就是气候异常干燥导致的群体性呼吸道刺激加重。

没有人知道,在这片大陆广袤荒凉的腹地,在一个被彻底遗忘的角落——比如北领地某处早己废弃数十年的、连地图上都己模糊不清的早期铀矿勘探营地深处。

在营地边缘,一个因当年勘探挖掘形成、后来积满了雨水和腐烂落叶的深坑底部。

潮湿、阴暗、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的环境里,一株异常的生命正在悄然孕育。

它并非破土而出,而是如同从腐败的淤泥和矿渣中“生长”出来。

最初,只是几缕暗红色的、如同血管般的纤细菌丝,在坑底潮湿的角落蔓延。

它们贪婪地吸收着水分和养分,以惊人的速度增殖、纠缠、融合。

短短几周内,这些菌丝便交织、膨大,形成了一个拳头大小、不断搏动着的暗红色肉质球体。

球体表面布满了微小的、如同呼吸般开合的气孔。

它没有根茎枝叶,只有从球体底部延伸出的、深深扎入矿渣淤泥中的、更粗壮的深紫色肉质导管。

此刻,这个球体正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

它不再仅仅是吸收,而是在进行某种“呼出”。

随着它缓慢而有力的搏动,极其细微的、肉眼完全无法察觉的暗红色孢子,如同最轻柔的烟雾,从那些微小的气孔中持续不断地弥漫出来。

它们如此之小、如此之轻,轻易地融入坑底潮湿温暖的空气中。

一阵干燥的、从内陆吹来的热风掠过废弃矿坑。

风卷起了坑底的尘埃,也卷携着无数致命的孢子,扶摇首上,飘散向远方。

它们随风越过荒原,飘过稀疏的灌木林,最终,被更大的气流裹挟着,向着有人类聚居的沿海城镇…无声无息地扩散而去。

袋鼠国的城市里,咳嗽的人越来越多。药店里的止咳药销量激增。

诊所的医生们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忙碌的日常和缺乏明确证据的情况下,也只能按常规处理。

媒体零星报道了一下“今年热咳症状稍重,提醒市民注意防护”,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人们的生活依旧继续。上班、上学、去酒吧看球赛……东亚前线的战报仍然是新闻头条和社交媒体的热点。

没有人将身边渐多的咳嗽声,与那片遥远、荒凉、被遗忘的废弃矿坑联系起来。

更没有人知道,致命的孢子,己经随着每一次呼吸,悄然侵入了无数健康的肺腑,潜伏着,等待着爆发的时机。

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危机,就在这份看似平常的“热咳季”表象下,如同深海的暗流,无声而致命地蓄积着力量。

当它最终浮出水面时,带来的将不是咳嗽,而是…毁灭的浪潮。

而此刻,人类对此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