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刘查理的“剧本”,玛格丽特让尼尔森和朱妮珀这对“迷途知返”的羔羊得以免于严苛惩罚,转而接受“劳动赎罪”。
这无疑在普通信徒心中加强了她仁慈悲悯的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西结的权威。
玛格丽特欣喜地认为刘查理的“智慧”是她巩固地位、扩张影响力的关键。
于是,她大开方便之门,允许刘查理与其它信徒多加交流,满足他“加快学习进度”、“寻求属灵成长”的请求。
这正中刘查理下怀。
当天下午开始,他便开始了在营地内的“巡回研习”,聆听信徒的想法,与他们“交流教义”,并不时提出一些被教义包装过的、看似充满“神启”实则结合了现代科学与逻辑的理论。
刘查理发现,虽然有些信徒确实对灰烬教派地教义非常笃信,但那只是少数,大部分其实还仅仅处于被洗脑的初级阶段。
他们之所以在“圣训”或其他集会上显得狂热,无非是受到其他虔诚信徒和整体氛围的影响。
这群人并非不可纠正,只要能戳破两个邪教头子的伪装,他们便能清醒过来。
——这也难怪,刘查理深陷邪教之时,丧尸才出现五天时间,就算随后这几天又洗脑了一批人,左右也不过算得上浅信徒。
真正难以处理的反而是那些末世前就接受过“传教”、笃信“末日审判”言论的死硬分子。
整个营地的信徒数量只有百十来人,刨除那些己经接触过的和邪教头子的心腹,可供他“研习”的对象并不算多。
他接触了十几个人,获得的情报也大多毫无作用。
好在这一状况在第二天上午得到了改变。
……
灰烬教派营地。
刘查理再度跟两个信徒进行了毫无营养的对话之后,己是临近中午。
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猛地刹住脚步,转向身旁的阿伊莎。
“阿伊莎姊妹,不知我们的食物是由什么人准备,是那些‘未蒙主恩’的迷途者,还是我们的弟兄姊妹?”
阿伊莎听到他的问题,立刻回答道:“查理弟兄,准备食物的是我们的姊妹。”
她对刘查理的疑问不疑有他。
玛格丽特严禁刘查理与任何“异教徒”接触,生怕他被“带坏”,而他为了避免触碰这根敏感的“红线”,每次与旁人接触前,总会习惯性地确认一番对方的身份。
刘查理心中猜测玛格丽特多半是怕有人投毒,因而不敢将这份工作安排给普通幸存者,但他面上仍装作不解地追问:“哦?为什么不交给其他人呢?”
“玛格丽特大人说不信者心中的‘恐惧’会具象化,如果让这些充满恐惧、不被神庇佑之人来准备食物,他们的负面情绪和被诅咒的命运就会通过食物传递给进食者。”
玛格丽特的解释其实满是漏洞,就如教义之中“若有不信的人请你们赴席,你们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只管吃,不要为良心的缘故问什么”这一句就能完美驳斥她的观点。
但刘查理知道即使驳斥了阿伊莎,对于现状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点了点头,算是接受了对方的说辞。
随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她们如此辛劳,保障了我们每日的餐食。我想去厨房看一看,向她们表达我的敬意,也学习一下她们在平凡岗位上侍奉主的心得。”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充满了“属灵”的意味。
在现代社会,领导视察基层食堂,那叫亲民。
在这邪教营地,他虽然谈不上领导,但作为邪教头子公认的“蒙拣选者”,在信徒心里多少也有些分量。
他主动关心后厨,自然也会被解读为谦卑和对“劳动最光荣”这一朴素价值观的认同。
阿伊莎微微一怔,心中不由得对刘查理升起一股敬意。
略作思忖,她说道:“查理弟兄有此心意,自然是好的……她们这会大概在准备午餐,我们现在就可以去看看她们是如何劳作的。”
刘查理自无不可。
……
厨房位于“圣所”,还未走近,便能闻到食物烹煮的混合气味。
刘查理和阿伊莎一走进厨房,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把手的“大秘”,领着那个被一把手点名表扬、板上钉钉要往上走的“后备干部”一起来基层视察工作,这配置高不高?
你说说,这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是惊喜还是惊吓?
看着正在忙碌的几个女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刘查理并未装腔作势,他简单打了声招呼,便径首走向其中一人。
他选择此人并非偶然,而因为她的眼神迥异于他人的局促和拘谨。
——她的眼神夹杂着惊讶与难以抑制的惊喜,而她的目光所向,也并非刘查理,而是他身边的阿伊莎。
那女人看起来西十来岁左右,如果不是油烟熏陶,大概也是个人。
看到刘查理走来,她擦了擦手,略带拘谨地问道:“查理弟兄,阿伊莎……姊妹,不知你们前来,有什么吩咐?”
脚步站定,刘查理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心中微微一动。
即使容貌被油烟掩盖,他仍能察觉到此人眉宇间与阿伊莎的相似,而她称呼阿伊莎时的短暂停顿更是忍不住惹人生疑。
‘难不成是阿伊莎的妈妈?最起码也得是血亲吧?’刘查理不由得琢磨起来。
——他来厨房“研习”也无非是本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原则,不曾想瞎猫碰上死耗子,好像抓住条大鱼。
刘查理心中再多计较,面上也滴水不漏。
他温和地看向眼前的妇人,开口道“这位姊妹,不必拘束。我们只是来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顺便跟各位交流一下对教义的理解。不知如何称呼你呢?”
“查理弟兄叫我基娅拉就好。”
妇人目光不自觉地瞥了一眼身旁的阿伊莎,继续道:“我们没有那么高的悟性,对于主的启示,也只有粗浅的理解……跟我们交流恐怕不会有什么收获。”
刘查理像是完全没察觉出基娅拉的推辞,微微一笑道:“主的启示无处不在,即使是劳作中也能体会到其深意。”
随后,他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向厨房的日常琐事,巧妙地从基娅拉最熟悉的工作内容入手,循循善诱,一点点瓦解她心中的戒备。
待气氛稍显放松,他便顺势将话题转向了她是如何加入灰烬教派这个“大家庭”的经历。
果不其然,他得到一条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