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经权,对任何宗教或邪教组织来说,都是核心中的核心。
它并非仅仅是对教义的解释权,更是对信徒思想的掌控权,是维持等级制度、巩固领袖权威、甚至决定生死的无上权力。
在灰烬教派,“烈焰之父”以西结和“血肉之母”玛格丽特牢牢掌握着这一权力,他们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解读教义,编织谎言和控制的枷锁。
然而,刘查理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似乎也掌握了一部分“释经权”。
他的解释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对教义文本的认真研习、对信徒心理的洞察,以及最重要的,对以西结和玛格丽特隐藏意图的揣摩之上。
他所提出的那些“领悟”不仅完美契合了两位头子想要达成的目的,更主动地将这些“独特的见解”归功于他们在教义中“预留的启示”,彰显了他们的“仁慈”。
这种行为,无疑是将功劳百分百地送到了以西结和玛格丽特头上,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作为“唯一真理源头”的地位——这让两位邪教头子不得不咬着牙承认刘查理“蒙拣选者”的身份。
以西结略有不爽,一个新来的家伙竟然能在教义领悟上走到他们前面,即使是将功劳归于他们,也显得他这个“先知”不够称职。
玛格丽特却从刘查理身上看到了优质的“属灵”特质。
刘查理那种“聪明且愚昧”的状态刚好适合充当智囊而非其他心腹那样的狗腿子。
他能带来有用的想法,却只是渴望“真理”、没有夺权的野心,刚好适合培养。
因此,“祈福”仪式结束之后,玛格丽特再度约刘查理私聊。
刘查理明显感觉到她更加热切,连搀扶自己的动作都轻柔了许多。
来到玛格丽特的房间,依旧是在中午“圣训”之后的位置落座。
落座后,玛格丽特没有立刻开口,而是仔细打量着刘查理,眼中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
这目光把刘查理看的发毛,连半边屁股都不敢贴在软榻边缘,险些滑下去。
片刻后,玛格丽特轻声说道:“查理弟兄,你真是令我吃惊。我没想到你竟成长的如此之快。”
刘查理闻言松了一口气,脸上堆满“诚恳”和“谦逊”:“玛格丽特大人,我所有的微末领悟,都不过是两位大人在教义中预留的启示,而这也有赖于阿伊莎姊妹和其他弟兄姊妹对我的启发,让我在‘研习真理’的道路上不断精进。”
他这番话滴水不漏,姿态放得极低,颇有一种“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的感觉。
玛格丽特心中欢喜。
她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既有能力又不居功自傲,甚至能将能力视为“神恩”的人。
但她毕竟是个精明透顶的角色,并没有被刘查理轻易糊弄过去。
因此,她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霍克。
“查理弟兄,今日在圣所,你可知霍克弟兄也在场?”
她装作不经意地询问,目光却紧紧盯着刘查理的反应。
“玛格丽特大人,我今日确实在圣所见到了他。看到他安好,我心中甚是欢喜。”
刘查理丝毫不避讳,诚恳地回答道。
毕竟“圣所”就这么大点地方,如果还睁眼说瞎话,一口咬定没看到霍克,那才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然而接下来的才是玛格丽特真正想问的问题:“哦?既然知道霍克弟兄在场,为何没有交流一番?”
刘查理心里暗骂这两个邪教头子不要脸,他们给自己和霍克一人安排了一个“人型监视器”,怎么还有脸问他为何不与霍克交流?
他的一举一动,他和霍克的任何眼神交流,只怕都会被立刻汇报上去,现在还搞这一出,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得益于在职场上磨炼的心理素质,虽然心中把玛格丽特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刘查理脸上却丝毫不显,而是一脸恭敬的回答道:“玛格丽特大人,你跟以西结大人在教义中曾教诲我等,‘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又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我资质愚钝,但这几句话却如同醍醐灌顶,让我猛然警醒。”
这个问题刘查理早己在中午便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回答起来毫不犹豫。
他看着玛格丽特,眼神“诚恳”得几乎能滴出水来:“过去,我追逐世俗的羁绊,将‘师傅’看得比一切都重,这无疑是违背了主的教诲。今日见霍克弟兄安好,我心中便足够欢喜。”
“今后,我愿遵从主的指引,将全部的爱与忠诚献给主,献给伊甸园的弟兄姊妹,斩断一切世俗的牵绊,只求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精进。”
玛格丽特听着他这番话,隐藏在面具之后的眉头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刘查理竟然将这种斩断师徒情谊的行为,上升到了遵循教义、追求“属灵”的高度,这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虔诚”,让她都不由得高看了他一眼。
玛格丽特又问:“那你为何也不再称呼他为‘师傅’了呢?”
刘查理再次引用教义:“玛格丽特大人,教义中不是这样说的吗?”
“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师傅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傅,就是基督。”
“我认为,教义中的内容非常‘有理’,它指明了我们真正的父、真正的师都在天上。我们既己蒙主拣选,又怎能继续用世俗的称呼,混淆了天上的真理呢?”
“所以,我便如同其余弟兄姊妹一样,只称呼他为‘霍克弟兄’,希望他也能够早日感悟,放下世俗的称谓,专心寻求主的恩典。”
这下,玛格丽特是真的满意了。
刘查理不仅能从教义中“悟”出东西,还能迅速将其转化为指导自身行为的准则,而且他的回答如此流畅,完全不像是面对突然发问硬编出来的,这说明他不仅对教义足够熟悉,而且对这种逻辑内化得很快。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正是她想要的“工具”——一个能思考、会学习、并且会用他们的逻辑去思考和学习的“工具”。
要是刘查理知道玛格丽特的心思,无疑会嗤笑对方。
这才哪到哪啊?
现代社会的社畜哪个不是吃惯了老板画下的大饼?
他们个个都是自我PUA的一把好手,能把领导随口的一句话“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玛格丽特轻柔地拍了拍刘查理的手背,温热的触感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亲昵:“查理弟兄,你做得对。放下世俗的执念,追求精神上的进步,这才是主所喜悦的。”
她接着告诉刘查理,从今天起,他可以跟随阿伊莎到处转转,提高自己之余也将从教义中领悟的东西分享给教中弟兄姊妹。
说到这里,玛格丽特用无奈的口吻说道:“查理弟兄,你有所不知,我和以西结神父虽然蒙主垂爱,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启示,但我们受限于身份和俗务,无法一一向弟兄姊妹们细致地讲解。”
“有些启示属于主对于‘羔羊’的考验,我们只能将其隐藏在教义的字里行间,期盼着有人能够‘开悟’,从教义中感悟到这些启示,从而拯救那些仍在蒙昧中挣扎的弟兄姊妹的灵魂。”
她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刘查理:“现在,你己经展现了这种‘开悟’的潜质,我们希望你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将这些隐藏的启示传递下去。”
刘查理连忙再次感谢玛格丽特的“信任”和“栽培”,并承诺一定毫不藏私,将自己的一切“领悟”都分享给伊甸园的每一个人。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既然你让我无偿工作,我夹带些私货也理所应当吧?
“很好,”玛格丽特满意地点头,目光中的热切又多了几分,“阿伊莎姊妹会全程协助你,如果你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告诉她。”
刘查理再次道谢,然后起身告辞,由阿伊莎搀扶着离开了玛格丽特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