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网约车司机之死

2025-08-22 3159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上篇:迷雾初现

凌晨一点二十三分,市局 110 指挥中心的电话骤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值班民警迅速抓起电话,只听报警人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警察同志!我发现了一辆车,里面全是血!”民警的心猛地一紧,连忙追问具置,得知是城西老工业园的路边后,立刻将情况上报。

五分钟后,陈默带队风驰电掣般地抵达现场。老工业园早己没了往日的热闹,废弃的厂房在黑暗中沉默着,路灯年久失修,只有几盏还忽明忽暗地亮着,发出微弱的光。一辆白色网约车斜停在路边,车头撞在路肩上,前保险杠碎了一地,碎片散落在周围。车门半开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从车内弥漫出来,让人闻之欲呕。

陈默戴上手套,缓缓拉开车门。驾驶座上,司机仰面瘫坐着,胸口插着一把匕首,血迹己经凝固,染红了半边座椅。副驾驶座上有明显的挣扎痕迹,地上散落着手机、零钱和一张被撕破的收据。陈默蹲下身,仔细观察着现场,眉头紧紧皱在一起。

“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法医蹲下身检查后说道,“致命伤是胸口的刀伤,一击毙命。凶手很熟练。”陈默站起身,目光扫视着周围,问道:“调取监控,查车牌,联系平台。”

网约车平台很快反馈了信息:昨晚十点十五分,司机王某接了一单,从市中心“金色家园”小区到城西工业园,全程约十二公里,车费预估三十八元。乘客用的是新注册账号,昵称“夜归人”,未实名认证,支付方式是微信匿名转账。

“新账号?匿名转账?”陈默盯着屏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查注册 IP!”技术科很快回复:“IP 地址是公共 WiFi,定位在市中心一家 24 小时网吧,但昨晚同时段有八个人用过那台电脑。”

监控情况也不容乐观。从小区到工业园的路上,有三个监控盲区,一处是施工围挡,两处是老式路灯损坏。唯一清晰的画面里,乘客上车时戴着黑色鸭舌帽和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而下车?根本没拍到下车的身影。

“他要么提前下车,要么……根本没下车。”同事小李低声说道。陈默蹲在车边,仔细观察着,突然发现副驾驶门把手有新鲜指纹,但被擦过,只有模糊纹路。后排座位下有一颗烟头,品牌是“黑豹”,这种烟常见于工地和廉价小卖部。

“司机最后通话记录呢?”陈默问道。技术科调出手机记录,显示死者生前最后一通电话是晚上十点零五分,打给妻子,说“今晚最后一单,送完就回家”。但通话时长只有八秒,妻子说“他语气有点急,像被人催了”。

陈默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各种可能性,他决定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线索入手,揭开案件的真相。

## 中篇:艰难排查

网约车司机王某是个老司机,跑网约车五年了,从未出过事。他的评价页面全是好评,最近一次投诉还是半年前“乘客嫌车里有味道”。这样一个口碑良好的司机,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不幸呢?

“为什么是他?”陈默问平台经理,“随机抽单,还是他接单前和人结仇了?”平台经理摇了摇头:“系统自动派单,但……昨晚那单,乘客加价了二十元‘加急费’。系统显示是乘客主动提出的。”

加急费?陈默立刻调取司机接单后的行车路线,发现司机原本应该走主干道“建设路”,但王某却绕道了“红星路”,一条更偏僻的小路。“他为什么要绕路?”陈默皱着眉头问道。

技术科分析后推测:“可能是乘客要求,也可能是司机自己改的。”陈默猛然想到,司机最后一通电话的八秒,会不会是有人逼他改道?

更让案件变得复杂的是车内那颗“黑豹”烟头。陈默立刻带人走访了城西所有廉价小卖部。他们一家一家地问,终于在一家 24 小时便利店找到了售货员。售货员回忆道:“哦!这种烟啊,昨晚有个男的买过一包!大概十点半左右,穿黑色连帽衫,走路有点急。”售货员还说道:“他买烟时还问‘附近有没有偏僻的工业园’,我说‘老工业园啊,但那里晚上没人,你去做啥?’他说‘朋友约了喝酒’。”

“老工业园……喝酒?”陈默眼神一凛,司机根本没去过工业园,那乘客为什么要撒谎?同时,那张被撕破的收据被技术科修复后,隐约可见“夜宵摊,欠款 200 元”的字样。

“夜宵摊?”陈默立刻调取司机手机支付记录,发现昨晚九点五十,他确实在“老刘夜宵摊”扫码支付了 200 元。夜宵摊老板回忆道:“对!昨晚那小伙子(指司机)来买炒粉,但有个男的(指乘客)抢着扫码,说‘哥们儿,这单我请’!我还纳闷呢,俩人根本不认识啊!”

“不认识?”陈默立刻追问,“那男的长什么样?”老板描述道:“穿黑外套,戴口罩,说话带点外地口音,好像……催促司机赶紧走。”

## 下篇:真相渐明

陈默立刻启动天眼系统,整合数据。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司机绕路是被乘客要求改道至偏僻工业园;乘客身份是新注册账号,但曾在夜宵摊与司机短暂接触;烟头与收据指向同一人,且有预谋接触司机。

天眼系统通过支付记录和监控交叉比对,锁定了嫌疑人张某。张某,35 岁,无固定职业,曾因故意伤害罪入狱 3 年,上个月刚释放。他的微信账号在昨晚十点前后,向多个网贷平台还款,资金紧张。更关键的是,他曾在老刘夜宵摊打过零工。

陈默立刻带队前往张某的出租屋。张某租住在城郊一间破旧公寓,窗户拉着厚窗帘,门口堆着几个外卖盒,屋里飘出浓重的酒味。陈默踹开门时,张某正坐在床边数钱,桌上摆着一叠现金,还有那把带血的匕首!

“警察!别动!”陈默举枪瞄准。张某猛地跳起来,抓起匕首就刺!陈默侧身闪避,同事小李扑上去夺刀,两人扭打成一团。张某疯狂挣扎,匕首划破了小李的袖子,鲜血首流。“放下刀!”陈默大吼,子弹上膛。张某愣了一秒,趁机撞开窗户翻了出去。陈默追了下去,张某己经爬起来,踉跄着往黑暗里跑。陈默一个箭步冲上去,一个过肩摔将张某按倒在地,匕首“当啷”一声掉在泥水里。“为什么杀他?”陈默揪住他的衣领。张某喘着粗气,狞笑:“他多管闲事!那 200 块……是我借的!他非说要还!我……我缺钱!”

然而,陈默敏锐地察觉到张某的供述有漏洞:“你为什么要加价 20 元?平台记录显示是你主动提出的。”张某脸色一变:“我……我编的!”

在审讯室里,陈默向张某展示了天眼系统还原的行车路线图,以及一系列证据。张某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道出了真相。原来,他因网贷逾期被追债,偶然发现司机王某曾帮他付过夜宵钱(其实是误会),便认为“司机有钱”,于是设计抢劫。他伪装乘客,诱导司机绕道至偏僻处,企图抢劫,但司机反抗,他失手杀人。

而司机王某绕路是因为夜宵摊老板老刘偷偷告诉他,张某看着不像好人,王某怕他对自己不利,才故意绕远路,想等天亮人多再让他下车。那加价 20 元也是张某编造的谎言。

案件并未就此结束。陈默通过天眼系统追踪张某近期的资金往来,发现他在案发前三天,曾向一个陌生账户转账 500 元,备注“好处费”。顺藤摸瓜,挖出一个隐藏的“中介”团伙。他们专门在网贷论坛发帖,招募“急用钱”的年轻人,教唆他们伪装乘客抢劫网约车司机,甚至提供伪造的“加急单”话术。这个张某,就是他们拉拢的“新手”。

警方连夜收网,抓获团伙成员 7 人,解救了 3 名被教唆但尚未作案的年轻人。

庭审那天,王某的妻子抱着女儿坐在旁听席。张某戴着镣铐,看着小女孩举着画,画里是爸爸开着网约车,车窗里伸出手给她递棒棒糖。张某认罪伏法,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

陈默走出法院时,收到菜市场卖豆腐老张的短信。他笑着回复,抬头望向天空,阳光刺眼却温暖。在这场与罪恶的较量中,警察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揭开了重重迷雾,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守护了社会的正义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