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红楼案之救赎

2025-08-22 1524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仁济医院地下实验室的铁门在特警撞枪下轰然洞开,刺鼻的福尔马林气味混杂着血腥味扑面而来。秦川打着手电筒走在最前面,手电光束扫过墙壁时,他猛地停住脚步——整面墙都贴满了彩色照片,每张照片下方都标注着精确的实验数据。

"这是......"刑侦队员小林倒吸一口冷气,"人体实验记录?"

秦川走近细看,照片上的受害者们眼神空洞,手腕上都有相同的红色印记。他突然注意到其中一张照片——林夏站在实验室中央,手里举着写有"7"的纸牌。这个数字让他瞬间想起南京案件中的"第七管药物"。

"立即联系南京警方!"秦川掏出手机,"这里可能和之前的案件有关联......"

技术科的小王很快调出了南京案件的物证照片。对比之下,秦川发现两个案件中的蓝色药剂瓶标签竟有相同的条形码前缀。更令人震惊的是,南京受害者林小雨的指甲缝里也检测出了与林夏相同的红色纤维。

"这是一个跨省市的犯罪网络。"陈国强队长面色凝重,"我们需要立即成立专案组......"

秦川却盯着照片墙上一张特殊的合影——顾明站在一群医生中间,其中一人戴着金丝眼镜,胸牌上隐约可见"张明远"三个字。这个熟悉的名字让他心头一震:"是南京案件中的那个教授?"

当夜,专案组连夜突审顾明。在铁证面前,这位心理学教授终于崩溃:"张明远是我的导师......我们想研究人类在极端压力下的心理变化......"

"所以你们就拿活人做实验?"秦川拍案而起,"那些受害者不是实验品,是人!"

顾明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其实...我们也在寻找解药......"照片上是一个装有蓝色液体的玻璃管,标签上写着"神经递质调节剂"。

法医陈主任立即将照片传回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这种蓝色液体确实能缓解神经毒素,但副作用极大——长期使用会导致人格解体。

林夏虚弱地靠在病床上,正在向秦川讲述她的经历:"三个月前,顾明以治疗抑郁症为由让我参与实验......起初只是普通的问卷调查,后来......"她的声音哽咽了,"他们给我注射药物,让我产生幻觉......"

秦川注意到她手腕上的红色印记:"这是实验标记?"

林夏点头:"每个参与者都有......"她突然抓住秦川的手,"秦警官,我的设计稿里还藏着线索!密码箱第二层......"

专案组立刻赶到林夏公寓。技术科的小王小心翼翼地打开密码箱,里面除了素描册,还有一个加密U盘。解密后的文件显示——顾明犯罪集团在全国五个城市设有实验室,己有十七名受害者。

三个月后,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内座无虚席,受害者家属们手持白菊,眼神悲愤。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顾明、张明远等五人,涉嫌非法人体实验、故意杀人等罪名......"

秦川坐在旁听席上,看着被告席上的顾明。这位曾经的心理学权威如今蓬头垢面,眼中再无当初的疯狂。当法官宣判死刑时,他突然在地,嘴里念叨着:"我们只是想推动医学进步......"

"进步不能以践踏人权为代价。"秦川走出法庭时,对记者如是说。

案件告破后,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医疗实验安全专项整治。林夏康复后也加入了受害者援助组织,用自己的经历告诫他人:"当有人以'治疗'为名要求你配合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秦川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外滩的车水马龙。天眼系统突然弹出预警——某医院实验室的监控画面出现异常。他立刻抓起外套:"通知技术科,准备出发!"

每个案件都告诉我们:人性之恶往往藏在专业面具之下,唯有保持警惕与良知,才能守护生命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