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实验室的灯光在午夜依然明亮,秦川站在证物台前,指尖轻轻抚过那枚带血的发卡。显微镜下,红色丝绒上的血迹呈现出诡异的扩散形态——这不是普通的动脉出血,而是被某种药物加速的凝血过程。
"注射了肾上腺素。"法医陈主任推了推眼镜,"凶手想让受害者保持清醒,延长痛苦时间。"
秦川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他想起天眼系统看到的注射器画面。技术科的小王突然冲进实验室:"秦队!找到林夏的手机定位了!信号最后出现在......"他调出卫星地图,"北外滩废弃的十六铺仓库区!"
陈国强队长调集特警队时,秦川正盯着墙上的城市三维地图。十六铺仓库区在黄浦江畔绵延两公里,上世纪九十年代改建为创意园区后,内部结构复杂得像迷宫。更棘手的是,那里正在施工改造,监控系统尚未完全覆盖。
"分三组行动。"秦川用红笔在地图上画出三角搜索区域,"注意搜寻带有红色标记的房间。"他想起林夏指甲缝里残留的红色纤维——那是仓库常用的警示胶带颜色。
突击队破门而入时,浓重的福尔马林气味扑面而来。秦川带头冲进主仓库,手电光束扫过墙角——五个黑色金属柜整齐排列,每个柜门上都用红漆写着数字1-5。他的呼吸骤然停滞:最中间的3号柜正在发出微弱的电子嗡鸣。
"退后!"陈主任带着防爆小组冲上来,"可能是定时炸弹!"
拆弹专家小心翼翼地打开柜门,里面竟是一个全封闭的玻璃舱。透过舱体,隐约可见一个人形轮廓被束缚带固定在座椅上——是林夏!她的嘴角渗出血丝,右手腕上插着输液管,旁边放着一支注射器。
"准备破拆!"陈主任刚要下令,玻璃舱突然亮起蓝光。舱内响起机械女声:"游戏第三阶段开始,请观察者做出选择......"
秦川扑到控制台前,发现这是一套精密的生命维持系统。屏幕上跳动着林夏的各项生理数据,下方闪烁着血红色的倒计时:02:17:30。
"这是......器官保鲜系统?"法医陈主任倒吸一口冷气,"凶手打算活体摘取器官!"
更骇人的是,系统界面显示着五个选项:
1. 支付比特币赎金
2. 替换实验体
3. 完成心理测试
4.献祭观察者
5.启动自毁程序
秦川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突然注意到系统日志里有一条加密记录。技术科的小林破解后,屏幕上跳出一行文字:"顾明教授,您预订的'活体标本'己到货。"
"那个心理学专家?"陈国强队长脸色铁青,"他上周刚申请了人体实验豁免......"
当特警破拆玻璃舱救出林夏时,秦川正在审讯室里面对顾明教授。这位五十岁的心理学权威穿着白大褂,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病态的光芒。
"这只是行为矫正实验。"顾明推了推眼镜,"林夏自愿参与的,她需要克服对封闭空间的恐惧......"
"那这个呢?"秦川甩出手机视频,画面里林夏被绑在椅子上尖叫求救。顾明的表情终于出现裂痕:"意外...实验出现了意外......"
技术科的小王突然闯进来:"秦队!找到顾明的秘密实验室了!在浦东仁济医院地下三层!"
地下实验室的景象让所有刑警作呕。十二个玻璃舱整齐排列,每个舱里都漂浮着不同的人体组织。墙上的显示屏还在滚动播放着林夏的实验数据——原来她从三个月前就成为了顾明的"研究对象"。
"这些受害者..."陈主任的声音在发抖,"都是顾明经手的抑郁症患者。他以'免费治疗'为诱饵......"
秦川突然想起林夏的社交账号动态。技术科调出历史记录,发现早在半年前,她的帖子就开始出现异常——那些看似普通的"心情日记",其实都是顾明设计的心理暗示测试题。
"他利用专业知识操控患者。"秦川捏紧拳头,"把活人当实验品......
当特警冲进实验室时,顾明正在给最后一个玻璃舱设置参数。看到警察进来,他反而露出解脱的笑容:"终于有人能理解我的研究......"
"你被捕了。"秦川给他戴上手铐,"但你的'实验品'会活着指证你。"
林夏被推出实验室时,虚弱却坚定:"秦警官...我的设计稿...密码箱..."她指向顾明的办公桌。秦川打开保险箱,里面是一本素描册——每一页都画着玻璃舱里的恐怖场景,扉页上写着:"如果我失踪了,请按这个顺序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