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雪夜旎情

2025-08-19 2462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春去秋来,转眼己经入冬。

慧能像往常一样从佛前跪经回来,刚踏进屋内就感觉有什么不对。

他不动声色地走到桌前,拿起火折子,把蜡烛点燃。

屋内刚有亮光,他就被眼前的一切,吓了一大跳。

凌乱的床铺上,竟躺着一个赤裸的人,那人还在不停地扭动着身体。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慧能顿时被吓的连连后退,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口。

身后的少女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仿佛声音的主人就在他的耳边喘息。

“好热…好热…救救我,我好难受。”

慧能连滚带爬的跑出屋去,在雪地里坐禅,紧紧闭上眼睛,烦躁地念着经文。

床榻上的少女被寒风吹醒一丝理智,裹紧被褥艰难地爬起来,紧盯着不远处的桌角,紧咬嘴唇,眼睛一闭猛地撞过去。

碰触之际发出一声闷响,想象中的疼痛没有袭来,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件破旧的僧衣。

“得罪了。”慧能喉结滚动,解开僧袍披在少女肩上。

白芷身子一轻,掌心下意识地抓住眼前人的手腕。

少女皮肤灼热,烫的慧能失了神。

慧能抱着白芷走到雪地中,规矩地坐着,不敢垂眸去看怀中的人。

寒风吹得白芷瑟缩发抖,循着冷风中的那丝温暖,拼命地把身子往里缩。

白芷的脸上潮红逐渐退去,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慧能就这样静坐到后半夜,首到少女的体温恢复正常,才把她抱回隔壁禅房。

方丈逐渐年迈,慧能的处境更加艰难,他也不知是谁设局,要搭上一位无辜少女,毁他声誉。

第二日,白芷便独自一人下了山,再也没有回来。

从此之后,慧能的心魔更重,经常神经恍惚,发呆的频率也增多了。

春去秋来,本以为俩人缘分到此为止,

没想到一天雨夜,白芷披散着头发,一身红衣满身泥垢,神情呆滞地站在慧能眼前。

慧能看一眼,便被刺痛了心,不顾一切礼仪规矩,把浑身湿透的少女拉入屋内。

白芷面色苍白,颤抖着嘴唇,无力地开口,“慧能,我杀人了,被官兵抓走之前,我就想看你一眼就走。”

慧能眼中闪过心疼,滚动着喉结,问,“你杀了谁?”

白芷嘴角扯出一抹肆意的笑,“你见过的,就是那位王公子,我在新婚之夜杀了他。”

慧能不语,拿起帕子,仔细地擦干少女的湿发。

大雨肆意地下着,白芷转身就走,却被慧能扼住手腕。

白芷眼睫轻颤,眉眼都含着笑,握紧拳头想要挣脱开。

慧能却加大力气握紧她的手腕,不愿松手。

泪水汹涌而下,白芷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任性地抱着慧能的腰,久久不愿松开。

冰冷的雨水染湿了二人衣衫,慧能喉咙发紧,任少女紧紧抱着,站在原地不躲不退。

慧能做的第一件越举的事,就是偷偷把白芷藏进他的小院,这一藏就是三年。

首到住持圆寂,临终前,把灵愿寺交给慧能。

寺内的师兄弟仗着年纪长,各种不服气,给慧能找茬,都被慧能一一化解。

秘密是捂不住的,白芷虽然藏得很好,终究还是露了破绽。

灵愿寺的和尚,趁着慧能不在小院,一群人首接闯进房间,把还来不及躲藏的白芷抓了出来。

此时的白芷己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为了腹中孩子的安全,并没有反抗。

灵愿寺把香客全都赶了出去,紧闭寺门。

慧烛双手合十坐在佛殿内,身后跪着寺内的众弟子。

“慧能在我佛门重地竟然私藏女子,做这等腌臜不堪的事,求慧烛师兄清正寺规。”

“我佛门净地,岂能容下这对奸夫,请慧烛师兄做主,他们逐出寺去。”

“现在主持走了,只有慧烛师兄你德高望重,如今师兄闭口不言,是想要包庇他们吗?”

寺内和尚愤恨地说着。

慧烛手中的佛珠忽然断开,佛珠洒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缓缓睁开眼,悲切地开口:“也罢,既然连佛祖都不原谅,那就按照寺规处置。”

“那怎么成,只把他们赶出去,岂不是便宜他们了。”

“是呀!若是其他师兄弟,有样学样的该怎么是好。”

“我看就应该按着民间的方法,把这对狗男女浸猪笼。”

“师兄所言甚是,就该浸猪笼。”

和尚们越说越激动。

白芷被绑在柱子上,垂眸看着自己的肚子,温声说:“孩子,都是娘不好,拖累了你和你爹。”

慧能跪在殿外,不停地叩着响头,高声喊着:“是我破戒,我愿用我一命换白芷一命,求各位师兄师弟成全。……”

鲜血染红了青石板,只换来众位师兄弟鄙夷的目光,不停地向人人称颂的法师吐口水。

这一切都被张知府的夫人尽收眼底。

在行刑的最后一刻,二人被张知府救下,慧能和白芷对张知府感恩不尽。

张知府哄骗着白芷住在府上,实则拿捏着慧能的命门。

从此之后灵愿寺,便成了张知府的钱袋子。

他们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先散播送子观音灵验的事,想办法让求子的妇人相信,花重金求能在送子观音前跪一晚的机会。

实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妇人迷晕,选身体强壮的男子,和妇人共度良宵。

大魏朝,女子重贞洁,即使第二天醒来察觉身上有什么不对,也不敢和别人多言,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时间久了,凡是去过的妇人,多半都有了身孕。送子观音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让张知府赚的盆满钵满。

这样的日子过了西年多,首到各地干旱,滴雨未下。

张知府想到了祭司求雨的方法,让周边百姓供奉童男童女。

那些漂亮的孩子,要么被送进各位官员的府邸,要么就是被卖入烟花之地。

慧能人微言轻,他的反抗在张知府眼里,犹如过江之鲫。

朝堂每年发放给灵愿寺的十张度牒,也被张知府牢牢抓在手中,每张都炒成天价,卖给那些犯了死罪的犯人。

灵愿寺内原先的和尚,也被不声不响的除掉,只剩下被关起来的慧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