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公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摸了摸小孩圆滚滚的脑袋,慈祥地问道:“哎呀~咱们这大脑瓜子脑袋瓜聪敏!叔公考考你,二十六、二十七会干嘛?”
人群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小男孩身上,大伙都带有善意的微笑,看着小朋友抓耳挠腮的思考。
小孩紧贴母亲的大腿,身高才到母亲的腰际。他摸摸额前的发旋,用小手挠了挠道:“我想起来了!每到二十六、二十七村里都会一起杀猪宰羊。每到这个时候娘亲就会做红烧肉吃。”
说着,小孩馋的口水流了下来,人群发出哈哈的大笑声。小男孩羞的把脸埋在母亲后背,任人劝说也不离开母亲。
“那还有人知道其他习俗吗?”杨叔公笑呵呵道。
“我知道,二十八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筹办过年的年货了,我阿娘剪窗花的手艺特别好。”一个小丫头躲在母亲身后,小脸蛋红扑扑的,声音细细的,腼腆的道。
“答对了!不过爷爷没啥能奖励你的,要不给你折个小船吧!”杨叔公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手上动作麻利,三下五除二的就折出一个小船,递给小丫头。又用树叶折了一个小碗,给了刚才小男孩。
两个小朋友激动的接过奖励,谢过之后,就的去一边玩耍。
江小棠始终面带微笑的听着,兴田镇介于南北之间,过年融入了南北方不同的习俗。听着很是热闹,只是今年缺衣少食的,只能简单操办了。
从腊月二十西开始,就要不停地祭拜,包括灶神、土地、城隍、门神、玉皇等神仙。
同时越临近过年,每天还有不同的安排,比如杀猪、过油、贴窗花、贴对联、放鞭炮等。
江小棠上辈子生活在城市里,过年的味道远不如在这里浓厚。
但江家村的习俗也没有兴田镇这里多,她们村子会迎财神、祭灶神、玉皇、保家奶奶等。
“小棠大夫,你们留在这里过年吗?要不要参加下我们兴田镇的习俗?”一个年轻汉子高举胳膊大声喊着,眼神不由自主的瞥向一旁的乡亲。
众人看懂了汉子的眼神,异口同声道:“对啊!小棠大夫,你们别走了,我们还没有好好招待你们,在我们这里过完年再出发吧!”
江小棠感受的乡亲们的热情,单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灿烂一笑:“谢谢大伙相邀,我要问问我们村长的意见,不过可不能保证一定会留在这里过年。如果村长决定不走的话,我们就留在这里一起过年。”
村民们得到回应,高兴地期盼着。
江小棠和众人道别后,回到帐篷这边,江家村村民刚结束晨起的锻炼。
她和爹娘说清楚过年的事情后,便拉着爹娘去村长所在的地方商量。
村民们有什么事,就爱来这里讨论或者找村长拿主意。
江小棠一家到的时候,发现帐篷里里外外挤了好多人。江满仓和一些村民手里拿着武器,站在一起。
“满仓叔,你是要出去吗?”
江满仓回头一看,喜笑颜开的迎了过来。
“小棠丫头,我正准备去找你呢?我和我爹早晨商议了,咱们要不要在兴田镇待到过完年再走。毕竟一些村民哪怕好了,身子也很弱,不如多养几日,等身上的伤彻底好了,我们再上路南移。”
“满仓叔,我正有此意。这次来就是找有福爷爷,商量这个事情,没想到你们也有这想法。”江小棠立即回道。
江满仓憨笑一声,“那刚好,咱们商定好这几日要干什么?然后好好休息休息,过个好年。”
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一旁的村民都非常开心,孩子们激动的又蹦又跳。帐篷内的人相继出去,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家人。
江有福红着双眼,忍不住泪水上涌。怕被人发现,又背过身去。
从离开江家村开始,大家都经历太多太多了。一些原本熟悉的面孔永远的离开,只怕再也见不到。作为村长这一路上顶着太大的压力,时常苦闷。
江小棠看着有福爷爷的样子,明白他是想起了地震中死去的那些乡亲们。忙准备上前安慰,就被老人摆手阻止。
江有福声音喑哑,双眸泛着泪光,眼睛仍然明亮的看着大伙。
“既然小棠也同意留在此地过年,那咱们就在这多待几天,好好过个年。咱们村里的那些银子,都是在泥坑里捡出来的,可以一起商量着置办年货。”
村民们纷纷同意村长的安排。
江小棠不由得感叹,时间转眼过得飞快。
整个兴田镇都洋溢着喜悦,鼠疫的患者基本上都康复了。除了有江小棠和佟大夫的付出外,还要得益于三子堂兄送来的好药材,这才得以让每个人,都恢复的那么快。
一大早,李巧娘就坐在房屋门口,开始做衣裳。
前几天,她让闺女从空间里,拿出了一些耐磨损的布匹,准备给一家五口,做新衣服还在新年的时候穿。
江小荷、江小朗、两个人高兴的围着母亲转,小孩子最期待的就是每到过年的时候有肉吃,有新衣服穿。
“娘亲,能不能在这里给我绣朵小花。”江小荷指着衣服肩膀的位置,撒娇地说道。
她之前在临安府的街道上,看到很多人穿的衣服上绣有花朵,样式非常多,有的淡雅、有些华丽。
李巧娘看着乖巧的小闺女,揉了揉小丫头的脸蛋,温柔地说:“好呀!娘给你绣,想要什么花朵呀?”
江小荷沉思,她认识的花不多。现在干旱更是一朵花都没见过,小丫头愁的皱起眉头。
“娘,我想不起来!只要是娘绣的我都喜欢。”
忽然灵光一现,她想到村里最常见的花朵,激动地说道:“娘,我想到了,绣两朵报时花吧。”报时花每天固定时间盛开,一到夜晚就会把花瓣合拢。
江小荷一首很喜欢,而且开的花也很香。
“行,那就给你在肩膀位置绣两朵报时花。”李巧娘把衣服在小女儿身上比划着位置,见江小荷点头,便用针线在上面打了个结标记下。
一旁的江小朗也想要,他喜欢竹子。这一路竹子发挥的作用最大,可以当拐棍,还可以用来做竹刺,非常厉害。
“娘,我也要,帮我绣个竹子吧!”
李巧娘宠溺地笑着,没想到儿子也是个爱俏的。
“好,都给你们绣,给小棠也绣一朵,绣海棠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