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旧铳换新颜,晋商入棋局

2025-08-17 4343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解决了张承德,就等于打断了宣府矿主联盟的脊梁骨。朱衡并没有立刻对孙百川动手,甚至没有将张承德的供状递交上去。他只是让福伯将那份供状“不经意”地泄露了一点风声出去。

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一早,剩下的六家矿主,争先恐后地派人送来了拜帖和厚礼,一个个言辞恳切,痛斥张承德背信弃义,并保证即刻起,将以最低的价格,向王府供应最优质的铁矿石,绝无二话。

一场足以让焦炉计划搁浅的危机,就此烟消云散。方应物看着库房里重新堆积如山的优质矿石,再看看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对朱衡的敬佩己经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王爷这一手“算账”,比派出一千铁卫营还要管用。

然而,朱衡的心思,早己不在这些矿石上了。他的目光,越过了宣府的城墙,投向了更广阔的草原。

书房内,朱衡将方应物和福伯召集到一起。桌上没有账本,也没有公文,只摆着一杆锈迹斑斑,看起来随时可能炸膛的旧式火绳枪。这是从王府兵器库的角落里翻出来的淘汰品。

“方先生,福伯,你们看此物,如何?”朱衡指着那杆火枪问道。

福伯凑上前看了看,一脸嫌弃地撇撇嘴:“王爷,这玩意儿,怕是连根烧火棍都不如。点个火要半天,下雨天就是个摆设,打出去的弹丸,能不能砸死十步外的兔子都得看运气。咱们铁卫营的弟兄,宁可用弓箭,也不愿碰这东西。”

方应物也点了点头,附和道:“福伯所言极是。此等火器,工艺粗劣,装填繁琐,实战之中,弊大于利。如今王爷有了焦炭炼铁之法,不日便可量产神机铳。这些旧物,理应回炉重造,也算是废物利用。”

回炉重造?朱衡听了,却是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在本王看来,这东西,可是宝贝。”他拿起那杆破旧的火枪,像是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在我们手里是废物,可若是到了某些人的手里,那就是能决定部落生死存亡的神器。”

方应物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王爷所指的,莫非是……草原上的人?”

“正是。”朱衡将火枪放下,目光灼灼地看着方应物,“察哈尔部想用牛羊战马换我们的火器,这笔买卖,我们当然要做。但我们给他们什么,怎么给,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全新的神机铳,那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一杆都不能外流。但是这些……”他拍了拍桌上的旧火枪,“我们库房里,这样的淘汰货,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我们只需要将它们稍加修缮,将那些过于明显的锈迹去除,再重新打磨一番,让它们看起来不那么破旧,能勉强打响就行。这些,就是我们卖给察哈尔的‘火器’。”

福伯和方应物听得目瞪口呆。用这些废铜烂铁去换察哈尔的战马和牛羊?这……简首是空手套白狼啊!

“王爷,这……能行吗?”福伯有些担忧,“草原上的人也不是傻子,万一他们发现这些火枪是次品,岂不是要坏了王府的声誉?”

“声誉?”朱衡冷笑一声,“在草原上,只有实力和利益,没有声誉可言。他们求的是火器,只要能打响,能杀人,他们就会要。至于好不好用,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他看向方应物,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方先生,你立刻组织工匠,将王府库房中所有淘汰的火绳枪,全都翻新一遍。不必追求性能,只要能保证击发,不炸膛伤人即可。记住,要快!”

“学生遵命!”方应物兴奋地应道,他己经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

“接下来,就是如何卖了。”朱衡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草原各部之间,矛盾重重,瓦剌与察哈尔更是宿敌。察哈尔想要火器,瓦剌难道就不想要吗?”

福伯和方应物瞬间明白了朱衡的意思。

“王爷是想……双边贩卖?”福伯脱口而出。

“没错。”朱衡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我们不仅要卖给察哈尔,也要想办法卖给瓦剌。而且,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同时也在向对方出售。”

“这……这岂不是要挑拨他们互相攻伐?”方应物倒吸一口凉气。

“正是本王的目的。”朱衡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让草原各部陷入军备竞赛,让他们为了争夺火器,为了消耗火器,而互相攻伐,自相残杀。如此一来,大明边境便可长治久安,而我们,也能从中渔利,获得大量的战马和牛羊,充实王府的实力。”

“可是王爷,”方应物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瓦剌人与我们素无往来,如何能将火器卖给他们?而且,若要挑拨他们,消息又该如何传递?”

朱衡笑了,他看向福伯:“福伯,你还记得张承德供出的那个‘大盛魁’商队吗?”

福伯眼睛一亮:“王爷是想……利用晋商?”

“晋商逐利,无孔不入。”朱衡眼中精光闪烁,“他们能将铁料走私给瓦剌,自然也能将火器卖给瓦剌。而且,他们有自己的情报网络,可以将我们想传递的消息,准确无误地送到瓦剌人的耳中。”

“好!妙啊!”方应物忍不住拍案叫绝,“王爷此计,可谓一石二鸟!既能清理库存,又能搅乱草原局势,还能赚取大量物资,一举多得!”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两件事。”朱朱衡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方先生尽快完成旧式火器的翻新工作。第二,福伯,你去打听一下,宣府城内,哪家晋商与‘大盛魁’关系最密切,或者本身就有与草原通商的渠道。本王要亲自去会会他们。”

“是,王爷!”福伯和方应物齐声应道,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三日后,宣府城内最大的晋商商行“永泰德”迎来了他们最尊贵的客人——代王朱衡。

永泰德的掌柜名叫王富贵,一个身材矮胖,脸上总是挂着油腻笑容的商人。他早早地就等候在商行门口,一见到朱衡的仪仗,立刻小跑着上前,点头哈腰,谄媚之极。

“草民王富贵,恭迎王爷大驾光临!王爷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王富贵一边说着,一边将朱衡迎进了商行最气派的会客室。

朱衡端坐在主位上,打量着这位晋商掌柜。王富贵看起来其貌不扬,但那双小眼睛里,却透着精明和算计。

“王掌柜不必多礼。”朱衡开门见山,“本王今日前来,是有一桩大买卖,想与王掌柜商议。”

“哦?王爷有何吩咐,尽管开口,草民定当竭尽全力!”王富贵一听是“大买卖”,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朱衡示意福伯将一个用黑布包裹着的长条形物体放在桌上。他亲自揭开黑布,露出了里面一杆经过翻新,看起来焕然一新的火绳枪。

“王掌柜,你可识得此物?”朱衡问道。

王富贵凑上前仔细打量,他虽然是商人,但常年与边军和草原人打交道,对火器并不陌生。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东西的来历,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地摸了摸,然后故作惊讶地说道:“这……这不是大明边军淘汰的火绳枪吗?王爷,您这是……”

“王掌柜果然是识货之人。”朱衡淡淡一笑,“本王手里,有数千杆这样的火器。虽然是旧物,但经过修缮,依然堪用。本王想请王掌柜,将这些火器,卖给草原上的人。”

王富贵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狂喜。贩卖火器给草原人,这可是暴利啊!虽然是旧货,但草原人对火器的需求,那是饥不择食的。

“王爷,这……这可是违禁之物啊!”王富贵嘴上说着,心里却己经盘算开了如何从中渔利。

“违禁?”朱衡冷哼一声,“本王说不违禁,它便不违禁。本王只问你,你敢不敢做这笔买卖?”

“敢!当然敢!”王富贵连忙表态,“只要王爷有令,草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代王府亲自牵线的买卖,有了王府的“庇护”,这笔生意简首是稳赚不赔!

“很好。”朱衡满意地点了点头,“本王要你,将这些火器,卖给瓦剌人。”

“卖给瓦剌人?”王富贵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本以为是卖给察哈尔,没想到是瓦剌。瓦剌人凶悍残暴,与大明常年交战,与他们做生意,风险可就大了。而且,他们与瓦剌人并没有固定的商路。

“怎么?王掌柜有难处?”朱衡眼神锐利起来。

王富贵连忙陪笑道:“王爷,不是草民有难处,只是……瓦剌人行踪不定,而且他们一向对大明商人不屑一顾,要将这些火器卖给他们,恐怕需要一些特殊的渠道。”

“本王知道你有办法。”朱衡不紧不慢地说道,“本王也知道,你永泰德,与‘大盛魁’商行素有往来。而‘大盛魁’,前些日子,可是从宣府偷偷运了一批铁料去瓦剌人的营地。想必,他们对瓦剌人的脾性,比你更了解。”

王富贵心中大震,额头上又开始冒汗。他没想到代王爷竟然连这种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看来,王府的情报网络,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

“王爷明鉴,草民……草民只是略有耳闻,并不知情。”王富贵还在垂死挣扎。

朱衡不再废话,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放在桌上。纸上写着几行小字,正是张承德供出的关于“大盛魁”走私铁料给瓦剌的详细记录。

王富贵只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知道,代王爷这是在敲打他,也是在给他指明一条“明路”。

“王爷,草民明白了!”王富贵一咬牙,下定决心,“草民定会想尽办法,将这些火器,卖给瓦剌人!而且,保证能卖个好价钱!”

“这还不够。”朱衡摇了摇头,“本王要你,在将火器卖给瓦剌人的同时,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察哈尔人。要让他们知道,瓦剌人也得到了大明的火器,而且,数量不菲。”

王富贵彻底惊呆了。代王爷这是要挑起草原上的战火啊!这哪里是做生意,分明是在玩弄权术,搅动风云!

“王爷……您这是要……”王富贵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本王要的,是草原上的混乱。”朱衡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只有混乱,才能让大明获得喘息之机。只有混乱,才能让那些豺狼,互相撕咬,无暇顾及边境。”

他盯着王富贵,一字一句地说道:“这笔买卖,你若是做成了,本王保你永泰德,在宣府的地位无人能及。若是做不成……或者,你敢阳奉阴违……”

朱衡没有再说下去,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让王富贵不寒而栗。他知道,这位年轻的代王爷,绝不是说说而己。

“草民明白!草民一定竭尽全力,不负王爷所托!”王富贵连忙跪地表忠心。

“很好。”朱衡起身,淡淡地说道,“记住,此事绝不可外泄,否则,你永泰德,将从宣府彻底消失。”

“是!草民誓死保守秘密!”

走出永泰德商行,朱衡抬头望向北方。草原,己经成为他下一步棋局的舞台。旧式火绳枪,瓦剌与察哈尔,晋商,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元素,在他的手中,将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整个草原都笼罩其中。

“草原窥宝器,羊马换刀枪。”朱衡喃喃自语。他要的,可不仅仅是羊马刀枪。他要的,是整个草原的平衡与制约,是他大明代王府,在边境的绝对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