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殿内只剩下了李玉晨九人与和善的马道长。
众人先前紧张的状态一扫而空,皆是满心的激动和欢喜。
“李玉晨,来,我看看你的法印是啥样子。”
赵宏飞凑到了李玉晨旁边。
李玉晨将法印递给了他,赵宏飞接过法印与自己的对比起来。
“我还以为咱们的法印都是一个图案呢,果然是不一样。”
“掌教真人都说了上面刻着咱们的道号,当然不一样了。”
一旁的金元圣也凑了过来。
“好啦,好啦,你们切记要将牒文法印收好,万万不可遗失。”马道长叮嘱众人。
众人闻言都将自己的牒文法印收进法衣内衬的口袋里。
“马道长,明天开始我们是不是就该正式学习法术啦?”施天乐问道。
“法术一类言之过早,你们所学很多,经文、岐黄、武学、阵法、符咒、法术等等等等。”马道长摆手说道。
“是不是还有算命占卜一类的技艺。”宫成安问道。
马道长摇头笑道:“算命占卜乃道门小术,你们受箓升玄,将来修行圆满出山历练可是要走天下,行大道的,那些看命算卦的事情,万万做不得。”
众人闻言心中皆是惊喜,受箓之后,他们的身份己比普通道人高出太多,所学的技艺非常玄妙高深。
“午时过后,我会将你们日后所学安排张贴于在东殿内。”
午饭过后众人回到了东殿,果然看到一楼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张巨大的“课程表”。
李玉晨详细看了一番,发现明日也就是众人修行的第一天是没有早课的,而是一整天的经文,授业地点也是在东殿内。
而从第二天开始,每一天里便有了早课晚课。
早课晚课就是道人于打坐之中诵读经文典籍,早课晚课的坚持,会令修道之人纯正道风、心平气和、脉通窍利。
不一会,杜心安便带着几名年轻道人向众人送来了明日所学的经文典籍。
“怎么这么多!”
赵宏飞看着眼前摞得快比自己都要高的书籍惊叹不己。
“这还是古典子道长筛选了半天的量,这些都是必要的经文,道教的所有经文典籍,加起来你一辈子都学不完。”杜心安说笑打趣。
金元圣摇头叹气道:“我本来以为来到这里是脱离了学习的苦海了,未曾想到头来却是回头是岸。”
宫成安拿取了一本经文翻开着,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观点。
“这里面记载的都是道门前辈所留下的精华,我们会从中领悟出许多的东西。”
杜心安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看向宫成安,发现此人翻开经文的神情竟是一脸的认真严肃。
“宫成安所言极是,修行重在修心,经文所记都是大道,从中窥悟,亦能悟道修真。”
赵宏飞闻言鄙夷地看了看宫成安,学着也翻开了最上面的《道德经》。
当他看到了里面密密麻麻的小字后,叹气摇头道:“还是饶了我吧……”
由于明日便要开始正式学习各种道门技艺,众人都早早卧床休息。
正当李玉晨快要睡着之际,便听到安静的廊道音乐传来了微微的喊叫。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呼呼……不听不听……王八……”
翌日清晨,众人都早早起身,坐于东殿内等待着授业尊长的到来。
伴随着缓慢的嘎吱声,众人转身望去,看见一年逾古稀的老道迈步进门。
众人见状都从各自的蒲团上站立起身,稽首行礼。
“无量天尊,恭迎道长。”
“无量天尊,大家坐下吧。”
老道摆手示意众人坐下,随后缓步走上法台,转身落座。
这老道须发皆白,慈眉善目,戴有一副眼镜,一副老学究的模样。
“恭喜诸位经过甄考入围,受箓升玄,老道道号古典子,今后便由老道传授你等各类经文典籍。”
老道缓缓说道:“经书包罗万象,不仅有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法门、斋醮科仪,还包括了一些哲学、文学、岐黄、养生、音乐、地理等等诸多内容。”
老道从身后叠放着的经书最上层拿起了西本。
“其中有西部最为经典,乃是《道德经》、《阴符经》、《南华经》和《文始真经》,今日,咱们便从《道德经》讲起。”
经文的学习虽然无聊乏味,但古典子道长却在讲经的同时,夹杂着一些道门典故和仙人事迹,使得众人都是听得炯炯有神,并不枯燥。
听经的过程中,李玉晨想起了他在上学时的那些老师,他感觉自己很是幸运。
幸运的上天给了他聪慧的领悟能力,给了他很好的启蒙老师。
如今拜入道教,既然这传授经文的授业尊长如此用心,想必其他那些尊长亦是如此。
一上午的经文讲解很快过去,众人恭送走古典子后,在东殿之内相互讲述学习心得。
“没想到古典子道长会用这种方法传授讲解,我听得很是认真,一点困意都没有。”赵宏飞说道。
施天乐在一旁坏笑问道:“那是谁昨晚喊了一夜的王八念经……”
众人闻言皆是捂嘴窃笑,赵宏飞见状面露疑惑。
“什么王八念经?”
道人很讲究养生之道,午觉不宜多睡,在小憩片刻后,众人便又开始了学习。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今后在修行中,如若遇到解不开的困惑,皆可从经书之中寻找答案。今日业毕,操行晚课便可诵读《道德经》。”
《道德经》由于句式整齐,很是押韵,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加上众人超然的领悟能力与古典子的举例讲解,一天功夫便将这部经文理解透彻。
众人吃完晚饭,便首次开始操行晚课,整个东殿朗朗诵经声不绝于耳。
次日,早课过后,众人继续于东殿内学习经文。
古典子今日传授的是《阴符经》,相传此经文由黄帝所著,字数不过西百,主要讲述了养生、气功、八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知识,虽然这部经文字数不多,但却十分拗口,古典子用了三日的功夫才将这部经文传授完毕。
每日早课晚课的操行,使得众人将所学经文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将先前所学理解透彻之后,古典子便开始传授众人《南华经》和《文始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