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拾柴卖柴(本书已签约,请大家放心收藏)

2025-08-16 2596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陈近文的速度很快,手一触碰到干树枝,树枝便消失不见。

捡了一会儿后,他突然想到,能否直接用自己那个空间收取地上的树木呢?

想到这里,他满怀期待的将手放到了一棵四米多高的树上,脑海里发出收取命令,但树木却纹丝不动。

唉,空间果然没有那么逆天。

没了捷径可走,陈近文也没有过多的失望,继续老老实实的捡拾起柴禾来。

一个小时后,他总算是把整个林子转了个遍。

不过他却没能收获到太多的柴禾,毕竟这片林子并不是连绵不绝的森林,而且树木自主掉落的枝丫也并不太多。

他查看了一下空间里的柴禾,大略估计了一下,只有一百多斤,不到二百斤的样子,不禁叹了一口气。

看来捡拾柴禾这个路子,也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而且也并不长久。

毕竟树木掉落枝丫,也不是每天都有的。

不过好歹已经收获了一百多斤,也能变现一两块了。

思虑至此,他便有了立马去木柴店的心思。

只是去之前,他还得先将散放在空间里的柴禾都捆扎一下才行。

他来到林子里的一棵柳树旁,费了不少的劲儿,折下了不少的柳条(柳条的韧性很强),准备用来捆扎柴禾。

折好柳条后,陈近文才放出了空间里的所有柴禾,开始整理捆扎了起来。

为了便于送到木柴店,他还把柴禾都扎成了二十来斤一捆。

将柴禾都捆扎好,并收进空间后,陈近文才得空停下来歇口气。

刚停下来,他的肚子也应景的咕噜咕噜响了起来。

一直忙活到了现在,他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还没吃午饭呢。

他拍了拍手上的枝丫碎屑,从空间里取出了早上那个白薯。

让他高兴的是,白薯还冒着热气儿,温度也跟早上陈芳给他的时候差不多。

这也让他确定了,他这个空间,应该是恒定的,不会受时间流速的影响。

只是他忙活了一上午,一直没有机会实验,能否收进去活物。

陈近文吃着白薯,走出了林子,脑子里琢磨着去哪儿找个活物实验一番。

想了半天,等到白薯都吃完了,他才无奈的发现,也只能去河边想办法弄条鱼试试了。

毕竟现在温度太低,他是很难在野外找到其他活物的。

至于地下的蚯蚓?那可就别想了,现在的土地都已经被冻得硬邦邦的,他根本就刨不开。

不过这个实验先不用急,他得先去把柴禾变现了才行。

想到这里,陈近文便沿着来时的路快步走了起来。

回到城里后,他向人打听了一下,问到了一个最近的木柴店地址后,便径直而去。

快到木柴店的时候,他找了个偏僻的巷子,取出了两捆柴,用一根粗一点的木棍担着便走了过去。

这是一个不小的门市,有两个门口,一个是卖柴禾的,一个是买柴禾的。

两个门都有人进进出出,还挺忙碌。

看来现在的京城里,还是有不少人用柴禾煮饭或者取暖的。

陈近文担着柴也跟着卖柴禾的人排起了队,一步一挪的往前走着,还不时往店里面张望。

只见店里整整齐齐的码着很多的柴禾,大部分是树干劈成的,也有一些他担着的这种枯枝,更有一堆草类的柴禾堆放在一个角落里。

看完了店里,陈近文便把注意力转到了收柴禾这边。

只见一个工作人员,先是检查着秤上的柴禾质量,报出了柴禾的类型和价格,最后才看了一眼秤的读数,报出了重量。

旁边另一个工作人员,噼里啪啦的拨弄着算盘,很快报出了木柴的总价值,并向卖柴的人确认。

确认过后,工作人员拿出单据快速写了起来,并撕下两联递给了卖柴人。

卖柴人便拿着单据去到一个柜台领钱。

陈近文好奇的看完了这整个卖柴的过程,发现很是严谨,便没了顾虑,继续排着队等候了起来。

没一会儿,就轮到了陈近文。

他像之前那些人一样,把两捆柴都放到了地秤上。

查验柴禾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陈近文,发现是个小孩儿,微微诧异了一下,随即开口说道。

“枯树枝,有点,一分二一斤,四十一斤半。”

“四毛九分八,给你算五毛吧。”

陈近文点了点头,虽然这个价格比上午那卖柴汉子说的低了两厘钱,但他也没有计较,随手接过了单据,便往柜台走去。

领到五毛钱后,陈近文快步走出了木柴店,又去到刚才的偏僻巷子,再次担着一担柴来到了木柴店排队。

再次轮到陈近文的时候,检查木柴的工作人员见又是他,便好奇的问道。

“咦,你怎么那么快又来了?”

“我家就住那边,担着过来很快的,这些都是我空闲时候专门去郊外捡拾回来,积攒起来的。”

陈近文把早就想好的借口说了出来。

“哦,那你家还有多少?”

“还有两担呢。”

工作人员点点头,便不再多问,转而对一旁算账的工作人员说道。

“枯树枝……”

陈近文再次领了钱以后,随即陆续把剩下的两担柴都担过来卖了。

拿着钱出了木柴店,陈近文有点激动的将所有的钱都放在一起,数了起来。

一共一块九毛六分钱,虽然还没有刚才某些卖柴人一担卖的多,但他却是反复数了两三遍。

这两块钱来得真是不容易啊。

陈近文又多看了几眼手里的钱后,才收进了空间里放着。

这点钱可是他的启动资金,一分也不能丢了。

手里有了钱,陈近文走路都自信了不少,此时他看周围的街景都充满了五颜六色,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漫无目的的逛了一会儿后,他又皱起了眉头来。

因为捡拾柴禾这个事儿,偶尔干干还行,却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必须得琢磨个新的挣钱路子才行。

他正思考的时候,却听见旁边的一个房子里,突然传出了丁零当啷的打铁声。

陈近文脑子一转,买不到鱼钩鱼线,那何不打制一个尖刺或者抓鱼的大铁钩呢?

毕竟现在这个时节,京城这边的河流都是被冻住了的,冰层下面的鱼也比较缺氧。

要是他在冰面上砸出一个窟窿,肯定能吸引一部分鱼到窟窿口来,如此他就有可能抓到鱼了。

因为他有空间,只要将鱼刺中一点,或者勾住一点,就可以瞬间将鱼收进空间里,丝毫不担心鱼会挣脱掉。

想到这里,陈近文便走进了铁匠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