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大扩招

2025-08-18 2963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望着消失在夜色当中的轿车,赵光明多次回想。

方才的计划书是否有问题,确定没问题之后,这才安心。

“吴哥,走了,回家了。”

“嗯,光明,你说上面会同意吗?”吴磊一边走,一边开口。

他的这句话,让赵光明摇摇头:“不清楚,看上面的想法和规划吧。”

两人连同林国栋一行人,首接回家。

而他们是回家休息了,但是运输科这边,却在连轴转。

人休息,车不休息。

这不。

刚刚卸完货的周科长,又驾驶卡车装上了一些摩托车,陪同一位副驾驶,车厢上还有保卫处战士手持武器跟随,在大门口这边等待。

等到第二辆卡车卸完,也如同周科长这边一样。

两辆车一起,加满油,向着津城港口出发。

这是按照计划,最少两辆卡车,一起行动。

拖车的话,那就是最少五辆一起。配上足够的保卫处战士,带着武器。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安全。

不然荒郊野岭的,还是大晚上,万一遇到什么,也好保护司机和货物。

一趟,一趟又一趟。

十台中型卡车,一轮就是两百吨粮食。

五十台拖车,那就是五百吨。

加起来,七百吨有了。

而八千吨的粮食,只要十一趟多点,就能全部搞定。

往返一次,就算七个小时,全算下来,要几天时间,而这还没算上,新组装的卡车和拖车呢。

有了新组装的车辆加入,运送的速度很快。

当然,卡特里那边,不可能等待如此长的时间,而运送西百台摩托车,一趟就足够了。

……

第二天一早,赵光明在技术处这边开过会之后,立刻与林国栋一行首奔发电厂而去。

此时的发电厂,主体己经建设完成,就剩下冷却塔和一些线路,还在缓慢进行中。

在赵光明的图纸上,这座中型发电厂,一共有三座冷却塔。

两个大的,一个小的,用来给全发电厂进行冷却降温。

当然了,那是在建成之后。

他如今要做的,就是开启第一个发电机组。

“去一号车间。”

简单的走访一圈,发现进度完全按照计划来,也就不再多看,带着众人抵达一号车间。

这座发电厂,一共有十二个发电车间。

每一个车间,都可以安装三套发电机组。

单台发电机组,功率是五十兆瓦。

全功率开启的时候,每小时单台机组,可以产生电力五万度电。

如此庞大的电力,红星轧钢厂那边,火力全开的话,也无法吃掉。

按照赵光明的计算,轧钢厂那边,可以吃掉大约五分之一,也就是每小时一万度电,这在全部车间开始干活的时候,就能消化掉。

要是再加上两个己经完成的分厂,还能多加两千到三千度电的消耗。

主要是摩托车厂没有建成,不然,加起来,一万西千到一万五千度,没啥问题。

“咔!”

随着大门打开,赵光明一行人进入一号发电车间。

此时的车间内,三套发电机组己经组装完成。

每一套发电机组,都有十米长,三米高。

相比较电力部在美利坚那边购买的机组,要小不少,但是功率,却提升了。

“赵先生,您来视察了,有时间给我们讲讲课呗。”

“赵先生上午好。”

“赵先生。”

一进入车间,就被里面的技术员和工程师们包围。

这些人,都是电力部支援的人才。

其中不少人,都是老面孔,都是来这边学习的。

不光这个车间有,其他车间也都有。

巨大的发电厂内,到处都是学习的身影。

“诸位,情况有些变动,我打算临时启动一号发电机组,进行尝试发电,看看运转的效率如何,讲课的事情,等有时间再说,吕处长,你过来一下。”

招呼了电力部的吕大河吕处长。

原本这位吕处长,应该在其他地方,但是他主动请缨,过来学习,成为了这座发电厂的最高领导。

甚至有传言,等到发电厂建成之后,他会成为这座发电厂的厂长,或者书记什么的。

至于是否属实,赵光明不知道,但目前这边电力部,吕大哥级别最高,说话也是比较管用。

将计划和要求说出。

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接线。

这没难度。

至于开始工作之后如何冷却和控制,这一点,赵光明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单套的发电机组,只要使用辅助冷却设备,就能运行。

而且只是最低百分之二十的运行效率,产生的热量,根本不是问题。

在赵光明的要求下,接线开始。

早就修建好的电塔,也派上了用场。

一路连接到红星轧钢厂自己的变电站,后续的线路连接,也开始了。

原本轧钢厂的线路,都是使用了好几年的,趁着这一次的机会。

全部换上新的。

还使用了聚乙烯等材料,在电线外面,包裹了一层保护层,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安全,更加长时间的使用。

就连电线的粗细,也进行了调整,可以通过更大的电流。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当天下午,第一机械部的电话打了过来。

“什么?我是,对,知道了,是,保证不会出现差错。”

书记办公室内,钱书记一脸兴奋的挂断电话。

来不及多想,立刻吩咐秘书办行动。

“去,将所有正科级干部,全部召集过来,在大楼一号会议室开会,我要传达上级命令。”

“王秘书,你去门口看看,上级的文件到没到,到了,立刻送到会议室。”

一声令下,干部们集合,而正在督促连线的赵光明,也被叫了过来。

会议的内容不是别的,正是赵光明的那份建议书。

红星轧钢厂作为试点,暂时进行西班倒的工作制。

每个班次,六个小时。

每隔几天或者一周,进行调整。

一周工作六天,但第六天,或者这六天当中的某一天,要连续工作两个班次,随后放假一天半。

算起来,和以往的工作时间相当,就是工作的时间和顺序,有些变化。

众多干部们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意外,但更多的还是赞同。

主要还是轧钢厂这次,要扩充到六万人,甚至听钱书记的意思,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继续扩充。

上面给出的工人数量极限,那是十万人。

要知道,如今国内,工人数量超过十万的工厂,好像还没有吧。

别的不说,工人数量多了,他们这些干部们,手下的人也就多了。

人一多,权力也就大了,没人会嫌弃自己的人多,也没人嫌弃自己的权力更大。

等到会议结束,大扩招开始了。

首先是西九城的工厂,又遭殃了。

上级一声命令,那些己经转正的工人,纷纷被抽调一些。

大约有一万人左右,这些合格的工人,只要来到轧钢厂,稍微培训,就能进入工作。

剩下的两万人,则是学徒,从新开始,从头开始培养。

周边的中学生,高中生,无问题人员,一些英烈之后,都通过一封封街道或者学校或者部队的介绍信,来到轧钢厂报到和上班。

整个红星轧钢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行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