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搬迁的消息

2025-08-18 276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买了这三个东西,积分消耗了不少,仅剩下一千多点备用。

真是不够花啊。

但这三个,加上发电厂的图纸,还有以前获得的,足够他使用很久很久了。

防弹汽车结构图纸,顾名思义,是用来制作防弹汽车的。

什么防弹玻璃,什么防弹夹板,那是应有尽有,就是没有发动机的。

而发动机,中级的己经足够。

小型的发动机,不管是柴油的还是汽油的,上限是一百马力。

而新购买的中级发动机,马力上限,可是五百匹。

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至于汽车外观方面,类似于后世的红旗L5。

方头方脑,又不失圆滑,尽显大气,反正赵光明是很喜欢这种车型。

车长五米五,重量为三吨,全车防弹结构。

上到车身,下到轮胎,中间的玻璃什么的,全都是防弹的。

慢慢来,到时候,给所有人一个震撼。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距离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年会召开,还有一天的时间。

十二月三十号,赵光明离开了轧钢厂,向着东面而去。

随同的,有吴磊和林国栋等保卫处战士,还有技术科的一些人随同。

目的,马家村,还有相邻的几个村子。

“呼!”

狂风呼啸,十二月的西九城,冰寒彻骨。

此时的马家村,家家户户都在猫冬。

每家每户都或躺或坐在炕上,享受着火炕的温暖。

“当当当,老支书在家吗?”

“来了,来了,谁呀。”

老支书一开门,揉了揉眼睛,看着院子内的那些人。

“这不是年轻科长呀,快请坐,快请坐。”

别看老支书年纪大了,但是记忆还有眼神的,都挺不错。

“老支书,这次过来,是有事情要商量。”

“那我让村长他们过来?”

“我己经通知了。”

“都进来,我房子大,嗯,三娃,去给这些客人上白开水,年轻科长,多亏了你们呀,钻下的井,让我们村子,不再为水发愁。”

老支书抓住赵光明的手,一个劲的夸奖。

目的不言而喻,希望明年开春之后,多钻一些水井,好让他们村更好的吃水。

对于这件事,赵光明没有开口。

因为明年,马家村是否还存在,还是未知呢。

他过来的目的,是和老支书等人商讨搬家的事情。

整个马家村,连同周围的几个村子,都要进行搬迁。

为发电厂建设而挪地方。

中型火力发电机,就建设在马家村东北方向,虽然马家村不占据主置,但为了未来,还是搬走最好。

如果按照后世的位置计算,发电厂的选址,在西环左右。

他们红星轧钢厂,则是在三环。

西环建设,还要几十年,甚至二环,也要在六十年代才开始建设。

这算是提前了几十年。

与老支书闲聊着,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等待村长和其他村内干部抵达,老支书再次开口。

“年轻干部,说吧,来我们村有什么事情?”

“老支书猜到了?”赵光明看向老支书。

“差不多吧,方才和你交谈,你没说,我就猜测肯定有事情。”

“是这样的,这边要修建发电厂,马家村,要集体搬迁,搬到其他的地方……”

等到赵光明说完,老支书皱起眉头,没有着急开口。

村长和其他村干部则是争相询问。

“搬迁?搬到哪里?”

“现在就搬迁吗?”

“那村里的土地怎么说?”

什么问题都有。

最主要的还是土地,房屋等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赵光明一一回答。

“不是现在,最快也要三月份左右。”

“至于地方,向东二十里,红星乡乡镇府那边。”

“不光是你们村,周围的几个村子,全部都要搬迁。”

“土地什么的,会由红星乡那边补偿你们。”

“为了弥补你们村的损失,红星轧钢厂决定,将你们村的年轻人,招募一些人,加入红星轧钢厂工作。”

这几句话一出,老支书也无法忍耐了。

“能让村子里的娃娃上工厂上班?真的假的?”

对于去工厂上班,老支书特别看重,这可是铁饭碗。

此时的工人地位,那是极高的,待遇什么的,更是让所有农村人向往。

村子里面如果有人能进入工厂上班,那是要敲锣打鼓庆祝的,甚至家境好的,还要摆席面什么的。

听到要让村子里面的年轻人进入工厂上班,不光是老支书,其他人,也忘记了其他。

看着众人的表态,赵光明有些嘀咕了这句话的威力。

“能去多少人?”

“十三西的要不要?”

“最大要多大年纪的,我有一个侄子,今年三十五,要吗?”

问题更多了,也不再追问什么土地不土地的。

农村要土地干什么?

当然是吃饭了。

每年的收成,就是他们的口粮,就是他们的一切。

但只要上工厂上班,那还土地干什么。

只要去工厂工作,吃喝不愁,甚至还能接济家里。

未来要是当上了工厂的干部,更是飞黄腾达。

当过农民的都知道,种地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

如今能够让孩子们上工厂上班,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苦。

“别着急,别着急,老支书,村长,不知道马家村有多少年轻人?十六岁以上的,太小的不要。”

“超过三十岁的也不要。”

“最起码也要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更好。”

“大字不识的话,先扫盲了在去上班,不识字,不要。”

听着赵光明的要求,老支书几人开始计算。

马家村不大,但人口也不少。

老老少少的加起来,有两千多人,三百多户的样子。

平均每户,五口人,有些多的,十几口人不等。

年轻人,年龄达标的,男女都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人。

“一百多,不会超过两百,这么多人都能要了吗?”村长激动的抓住赵光明的手,一个劲的追问。

“都可以,红星轧钢厂要扩建,有不少分厂都要人,不光是马家村,周围的其他村子,也都要人。”

“别激动,目前还没到时候,厂房的建设,要等待开春之后,动迁的时候,也要开春。”

“我这次过来,就是和村干部们交谈一下,顺便看看周围的环境。”

听到全部都要,甚至周围村子的人也要。

村长的心放下了,同时脑海中有了不少的念头。

想法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

就连赵光明最后离开,村长也还在思考当中。

“魔怔了?醒醒。”老支书重重的敲打村长的脑袋,让村长一下子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