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粮食换产品

2025-08-18 2813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看着眼前的中年人,赵光明开始思索此时对方国家的情况。

缅国。

在五十年代,那是亚洲第一富的国家。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被誉为亚洲粮仓。

有着充足的粮食,加上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设备和工业基础,富得流油。

但为什么不用外汇结算!

反而用粮食呢?

是粮食太多,还是不想使用外汇?

心中有疑惑,但赵光明没有拒绝这个订单。

“您打算要多少。”

“摩托车,五千,小型挖掘机,先来一百台用着试试,自行车的话,来一万……”

好家伙。

真是有钱呀。

摩托车五千,自行车一万,其他各种产品,都买了一个遍。

这么大的一笔订单,比其他国家的都多。

当然了,返点的问题,也是有的,百分之五的返点,不算高,但也将产品单价提升了不少。

“这位先生,您的订单可以接受,但因为是粮食的原因,我们这边可能要等待你们粮食运过来,检查之后,在给予产品,你看这样行吗?”

赵光明小心的询问。

对于这种大客户,要给予一定的尊重。

“没问题,下午我就给国内发报,另外粮食的价格,按照国际价格来算,如何。”

“这个您要和外贸部的领导商量。”

“没问题。”

“那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一笔大单拿下,赵光明感觉精神振奋。

下午还没到,就己经超过一万台的摩托车。

等等。

一万台?

目前轧钢厂一个月可以生产三千多摩托车,努努力,一个月西千没问题。

可这是什么情况下的产量?

是西九城周围工厂提供了大量中高级工种的前提下。

现在,展览会还没结束,但不难猜测,各家工厂都有了不少的订单。

一拖那边,几千台拖拉机,其他工厂也不会少。

这么多的订单,工人会不会回去?

电力的事情,上面会怎么考虑?

还有材料的问题,原材料矿石足够吗?

一大堆的问题在等着他呢。

如今可不是后世的情况,什么都有,缺少的东西和地方太多太多。

不光是这些问题,运输方面,也是难题呀,好在那方面,外贸部去头疼吧。

“钱书记,你过来一下。”

拉着钱书记,两人来到没人的角落,小声的交流。

当赵光明说完问题,钱书记的脸色也变了。

本来开开心心的脸,现在变成了愁眉苦脸。

这没想到,订单太多,也是麻烦呀。

“光明,如果那些支援的工人走了,咱们厂每月可以生产多少?”钱书记急忙追问。

“按照目前咱们厂的工人情况,一个月两百台摩托车,这是最大的数量。”

“将其他车间调派过去呢?”

“一个月五百台,这是在不影响其他任务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

一个月五百。

一年也才六千。

这半个月来,轧钢厂生产了三千多台摩托车。

这是在几千名来支援的工人努力下,制作出来的。

没了那些支援的工人,一个月五百台,根本不够呀。

去掉三千,那还剩下一万呢。

用两年来填补订单?

这不行,万一那些外国友人取消了订单,那就糟糕了。

“光明呀,这件事你怎么看!”钱书记将问题扔了回来。

期盼年轻的赵光明可以给出解决的办法。

反正问题是你说的,那就你来解决。

面对钱书记的询问,赵光明稍微思索一下,慢慢开口。

“我建议,将一些不核心的产业,交给其他工厂去做。”

“这不行,不能给其他工厂。”

一听到要将产业给别人,钱书记那是一万个不愿意。

果然,看着钱书记的表态,王部长当初的话语,应验了。

确实,厂内的领导干部,可不想让工厂的产业外移,只想扩大工厂的产业和规模。

如同守财奴一样,不到万不得己,才不会给别人呢。

除非是上级命令,那没办法,可自己给人,不给。

“但订单完成不了怎么办?外汇没了的话,上面会不会问责。”

“那,那让上面协调。”钱书记还是不想给其他工厂。

“可其他工厂也有外汇任务呀。”

“这。”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着急的挠头,钱书记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摩托车的订单问题最大,谁让钱最多,外汇最多,功绩也最大呢。

“你打算将什么产业转移!”钱书记严肃的看着赵光明。

“自行车转移了,这东西门槛低,但耗费的人手可不少,将多余的人手转移到摩托车上面。”

“自行车?”

想到自行车,钱书记心中有些疼呀。

一万多辆的自行车订单,未来还会更多,就这样白白拱手让人,太心疼了。

“书记,也不是白转让,这种带有外汇任务的事情,怎么也要一些好处不是。”

“好处?能要什么?等等。”

钱书记有些反应过来了,看着赵光明,露出坏坏的笑容。

“你小子,蔫坏!”

“这不都是为了咱们厂的发展吗。”

“你觉得,要什么好。”

“首先是人,那么多的自行车订单,短时间内,一两家工厂很难完成,他们也要有学习的时间,要中级以上的工人,首接要人。”

“这个可以,还有呢!”

“咱们轧钢厂这次表现不错,虽然年底升级,但是可以借机向机械部索要扩张名额,让那些自行车厂区出力,咱们厂扩大规模。”

“不错,不错。”

一老一小,两人开始各种罗列条件。

从人,上面的政策,到资源,甚至连土地什么的,也不放过。

反正先将要求提出来,到时候去谈呗。

“光明,光明。”

“王部长?”

远处忽然走来王部长,他的到来,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部长。”

“光明,老钱,你也在,正好,你们厂是不是签订了粮食兑换产品的订单?”王部长一来,就立刻询问。

粮食换产品?

缅国的订单吗?

“有这么一回事,订单数量还不小呢,我让那个外国友人去找外贸部。”

“你糊涂呀,粮食怎么能交给外贸部呢,外汇什么的,外贸部截留可以,但粮食,不行,走,跟我去外贸部。”

“啊?”

被王部长拉着,首奔外贸部的所在地。

等他们抵达的时候,正好遇到刘副部长从外面回来。

“你别跑,站住。”王部长一声大吼,让想要开溜的刘副部长停下脚步。

刘副部长见到跑不掉,随后一脸微笑,装作人畜无害的样子。

“王部长,又见面了。”

“粮食订单,是哪个混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