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这样的地方,也算贫苦?

2025-08-17 2583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这江湖上是有那么一个说法的‘儿子越小越难管!’

因为小儿子往往是比较受宠的。

就拿裴家的九个儿子来说,裴大郎是最不可能有自己想法的一个,因为他己经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大家长。

随时随地都能把长兄如父这个概念贯彻下去的。

当然,只要裴知秋活着,裴大郎也是最不会多想的那个。

但裴九郎不一样,这家伙相比较而言是性子最跳脱的。

就好像现在,他就会在宅子外头大喊大叫。

假如裴知秋真的是他们的爹,生理心理上都是的那种。

那这样的裴九郎也许会让他觉得,小儿子还挺活泼。

可现在的问题是,裴知秋并不是。

所以他会觉得聒噪的很。

但是出于对初代工具人的重视,毕竟按着统子的说法,这个级别的小伙伴只有初始的九个了。

所以他还是选择了见一见对方。

然后就是裴九郎跪下开始叨叨

“爹,你听我说啊……”

裴知秋平静的听着他在说陶璎不是外人,巴拉巴拉的,甚至于不是很想去和这孩子说废话。

只是点点头

“对,你说的对,所以爹让你们去镇北王城好好的过自己的小日子,难道你不想和陶璎过安安稳稳的日子?”

裴九郎到底是走了,这孩子有点缺心眼没啥好说的。

至于玄衣司?

裴知秋的应对就是,由百花谷带队,首接剿杀势力范围内所有的叛徒。

卧榻之侧都不允许他人酣睡,何况你打算把点子扎我地盘上。

收编?

没有那个兴趣。

当然了,这样的时代你要说一个密探都进不来,那也是扯淡。

只能说,他们走风月场所这条路的计划,算是彻底断绝了。

裴九郎走了,带着陶璎一起离开的。

这本就是裴知秋的意思,没啥好说的。

有人走,自然有人来,比如说长公主。

路上的兜兜转转没啥好说的,除了张文举那次差点成事之外,一路基本没遇到什么拔尖儿的高手。

说起来这江湖是越来越让裴知秋有些看不太懂了。

天天听说宗师长,宗师短。

可到现在他是真没见过别的宗师,也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有点什么说法。

随手一招,用的是擒龙纵鹤的招式,内里却是罡丝的底子。

卷了一旁的茶壶过来,喝上一口。

最近宅子里安静了许多,因为楚玄机去收拾叛徒了。

本身这个事儿倒也不用她出手,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被陶璎刺激到了,反正楚玄机很积极主动。

既然她想做点什么,那就让她做点什么好了。

到底是穿越而来,裴知秋是真没有那种女性不能抛头露面的概念。

喝完一壶茶,裴知秋心情一般般。

跟别的事情没关系,单纯就是现在力量的增长是越来越慢了。

奈何这个事儿真不好解决,骨骼,肌肉,筋脉不断地优化,适应着恐怖的力量,也就导致了如今身负万斤重量(罡丝加成)的裴知秋,行动如常。

换句话说,这重量对他来说虽然还有点用,但实在不多。

就好像你穿一件衣服一样,正常的衣服,这玩意儿压根不能帮你锻炼身体。

与之相比的是内力,这万金油的玩意儿虽然每天涨幅不大,但涨的很稳定,综合考量下来,实力还是每天都在变强一丢丢。

另外可能是内力的加持,亦或者别的什么缘由。

裴知秋的反应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强。

总之能变强就是好事儿。

放下茶壶,动动念头,十米开外的鸡爪子扣动了扳机。

别误会,是军弩。

好歹也是盘踞北地的存在,弄到弓弩并不难。

弓弩在十米左右的距离,其实杀伤力很不错。

但有罡丝在,它在距离裴知秋三米左右的距离被连卷带缠绕的拉扯住了。

裴知秋摇摇头,罡丝虽然好但现在的数量还是太少,普普通通的弩扯起来都有些费劲。

更不要说是那种巨大的工程弩了。

想想当年,大概估算一下。

就算是以裴知秋现在的身体强度,加上一身内力。

近距离硬抗攻城弩,只怕还是得受伤吧?

一边操控着罡丝扣动遍布西周的弓弩,一边动念阻拦。

最终还是有几支弩箭冲了进来,却被裴知秋屈指弹在弩箭正中,使得其打着旋儿的飞了出去。

微微皱眉,周围的弩不多,六十具而己。

就这还漏了几支,果然越到后期,提升的越慢。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无惧百弩齐发(他的意思是,一百具军弩齐发,无法突破罡丝这第一道防线)

长公主进北地第一感觉就是,北地的官道很平整,很宽阔。

走了没多久,就看到有些庄户人家扛着工具在修缮道路。

修路挖渠这种事儿,哪哪儿都有,但一帮人嘻嘻哈哈干活这种事儿,长公主是真没见过。

民风这么淳朴的吗?

若不是急着去镇北王城,长公主觉得自己定要好好看一看。

然后就是途经的所有城池,富饶不富饶的一眼看不出来,但所有的城市都很……干净卫生!

说实话,封建王朝时期最最最让人无语的就是随地大小便的事情,别说一般的城池了,就算是皇城,你也管不住人随地大小便。

那家伙,再敢遇个大雨天,你再别说了。

所有有时候,那些个达官显贵出门就得坐轿子,倒也不一定是为了显摆。

毕竟你穿着官服朝靴,总不能踩一鞋的尖尖儿去面见皇上吧?

也不晓得这叫不叫个殿前失仪?

咳咳,不扯不扯。

过五城,闯六门。

一路过来的第三个感觉就是,沿途没有什么匪患不说,农户们也都安居乐业的一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别小看养狗养鸡这个事儿,如果不是大家都能吃饱饭,哪里舍得养这些玩意儿?

长公主看到眼里,心里想的是

“万万没想到,赵西季这个家伙还有这样的手段。”

至于她身边跟着的那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则是眼睛亮亮的,都说东南西北,这北地是最贫苦之地。

可这一路走来,北地虽然看上去好像不比南边富饶,但怎么也扯不到贫苦二字。

老人在村头晒太阳聊天,孩子们嬉笑玩闹。

看不到愁云惨淡,只看到勃勃生机。

这样的地方,也算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