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突如其来变故

2025-08-22 266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谢文砚没理他,径直走到叶北面前,递上一本装帧精美的典籍,“《星辰衍义》全注本。”

叶北意外。

这书她再熟悉不过。

正是她这些日子苦读的典籍,而眼前的版本,似乎是谢临砚亲笔批注的孤本!

“谢院首这是……”

“恭喜你夺得了头名,应得的。”谢文砚眸光深邃,“希望日后殿下入学,还能看到殿下的真才实学。”

叶北拱手,“那便多谢院首。”

“星辰书院还有要务,先行告退。”谢文砚微微颔首,目光在叶北面具上停留片刻,转身时广袖一拂,“慕楼主,关于九幽楼送来的那批古籍……”

慕清商挑眉,“嗯?”

“有几处批注需要商榷。”谢临砚头也不回地往外走,“现在。”

慕清商眯起眼。

这是不放心,想把自己支走?

折扇在掌心轻敲两下,慕清商忽而笑了,“行啊,谢兄开口,岂敢不从?”

他临走前冲叶北眨眨眼,“殿下,改日再会哦。”

叶北:“……”

夜风卷着落叶打了个旋儿,院子里霎时安静下来。

叶北松了口气,转身却发现叶随正若有所思地盯着她。

“三哥?”

“皇妹变化很大。”叶随忽然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探究,“大到……让我有些认不出了。”

月光下,他俊朗的眉眼间情绪复杂,有深思,有怀疑,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

叶北心头微动。

在原主记忆里,这位三皇兄虽然野心勃勃,却也是唯一会在她犯错时严厉训斥,在她生病时悄悄送药的人。

“人总会变的。”她轻声道。

叶随沉默片刻,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放在石桌上,“这是母妃留下的护心玉,能抵御一次致命伤。”

叶北怔住。

这玉佩她认得,是叶随生母的遗物,他向来随身携带。

“三哥,这太贵重……”

“拿着。”叶随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谢文砚和慕清商虽是大才,但绝非好相与之人,”他目光深沉,“你还是莫要同他们走的太近。”

夜风拂过,带着初秋的凉意。

“三哥是在担心我?”叶北试探问询。

叶随轻笑一声,那笑容里却带着几分自嘲,“是啊,很可笑吧?”他望向远处的星辰书院,“明明最想取代你的人是我,可现在……”

他忽然抬手,轻轻揉了揉叶北的发顶,就像小时候那样,“好好学,别辜负父皇的期望。”

这个突如其来的亲昵举动让叶北鼻尖一酸。

“三哥……”

“我走了。”叶随收回手,又恢复了那副疏离的模样,“记住,无论发生什么,叶家的江山……”

他深深看了叶北一眼,“永远排在第一位。”

说完,他转身离去,墨蓝色的衣袍很快融入夜色。

叶北站在原地,手中紧握着那枚还带着体温的玉佩,心中五味杂陈。

她忽然明白,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兄,骨子里流的终究是叶家的血。

他可以争权夺利,但绝不会容忍外人伤害叶氏皇族分毫。

夜渐深,院中只剩叶北一人。她着谢临砚送的典籍,慕清商赠的银针,还有叶随留下的玉佩,忽然轻笑出声。

“这储君之位……”望着天边的弦月,“倒是比想象中有趣得多。”

微风拂过,树影婆娑,仿佛在回应她的话语。

次日

晨光微熹,天枢书院的晨钟刚刚敲响。

叶北正整理着今日要用的书卷,青梧突然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殿下!不好了!”

“何事如此惊慌?”叶北头也不抬,继续将谢临砚送的《星辰衍义》装入书袋。

“书院门口……”青梧急得语无伦次,“来了好多百姓,举着血书,说、说要讨个公道!”

叶北手上一顿,“什么公道?”

“他们说……”青梧咽了咽口水,“说三个月前北境大旱时,殿下您……您私自克扣赈灾粮款,导致数百灾民饿死……”

叶北瞳孔骤缩。

——这是原主造的孽!

她猛地站起身,书袋“啪”地掉在地上。

三月前那场大旱她记得,当时原主为了讨好白殷神君,确实挪用了部分赈灾款项去修建神庙。

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原主的记忆是模糊而又混乱的。

叶北隐隐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现在情况如何?”

“谢院首已经派人去安抚了,但……”青梧声音越来越小,“有人在传,说您这次来天枢城,就是为了躲避追查……”

叶北闭了闭眼。

难怪昨日叶随突然送来护心玉,难怪谢临砚看她的眼神那么复杂。

他们是不是早就听到了风声?

……

与此同时,星辰书院正殿。

谢文砚负手立于窗前,听着学官的汇报,脸色越来越冷。

“查证过了?”

“千真万确。”学官低声道,“北境三郡的账册确实有问题,而且……”

“说。”

“而且那些灾民的血书上,有当地官员的指印。”

谢临砚指尖无意识地着白玉扳指,眸光晦暗不明。

他忽然想起昨日叶北接过《星辰衍义》时,那双在面具后闪闪发亮的眼睛——

那么干净,那么明亮,怎么会……

“继续查。”他冷声道,“我要确凿证据。”

……

九幽楼内,慕清商正把玩着一把折扇。

“楼主,北境密报。”黑衣人单膝跪地,递上一卷竹简。

慕清商展开一看,唇角惯常的风流笑意渐渐凝固。

九幽楼是北国最大的情报组织,他一点也不怀疑这些情报的真实性。

慕清商指尖发狠地碾过密报上的字迹,那些墨字仿佛渗出血来:

【永昌三年冬,北境三郡大旱,储君叶北奉旨赈灾,实发粮仅三成】

【有灾民聚众讨粮,被当场射杀二十七人】

【郡守李岩上书谏言,被杖毙于衙前,曝尸三日】

【幸存者指证,亲眼见储君笑言“饿殍遍地,正好省了建庙的征地钱“】

“好得很。”慕清商突然轻笑出声,眼底却凝着化不开的寒冰,“射杀平民?杖毙忠臣?”

他猛地攥紧玉佩,裂纹蛛网般蔓延,“我们这位储君殿下,当真是……”

“丧心病狂。”

角落里跪着的暗卫打了个寒颤,继续汇报,“更骇人的是……事后为掩盖罪行,殿下命人将闹事最凶的两个村子……”

暗卫喉结滚动,声音发颤,“全村三百余口,以疫病为由……尽数焚毁。”

“咔嚓——”

玉佩终于不堪重负,在慕清商掌心碎成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