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圈内的震动

2025-08-16 2488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录音棚的调音台还亮着冷光时,老K的手机己经震动到发烫。凌晨西点的音乐圈像口烧滚的油锅,林默这颗“炸弹”扔进去,溅起的热油烫得所有人都坐不住——他的微信对话框里,三十七个未读联系人头像在跳动,有相熟的制作人,有唱片公司的A&R,甚至还有影视公司的制片人,消息内容像复制粘贴般整齐:“能联系上林默吗?我们想谈合作。”

最扎眼的是某顶流唱片公司老板发来的消息,时间显示凌晨两点零三分:“开个价,三年独家合约,价格随便填。只要林默肯露面,我们给撒曼迪也配最好的资源。”下面附了份电子合同的预览图,保底金额那一栏,数字后面跟着六个零,像串晃眼的星子。老K盯着那串数字冷笑——这些人昨天还在嘲笑“林默”是躲在幕后的影子,今天就捧着钱来当舔狗,嘴脸变得比调音台的推子还快。

他划到和林默的对话框,最新一条还停留在昨晚:“兄弟,撑住,我帮你挡着。”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己读未回,像片沉默的海。老K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想起三年前林默拒绝某金曲奖提名时的样子。当时颁奖礼组委会托他传话,说“只要肯露面,奖杯可以内定”,林默坐在编曲台后面,头也没抬地回:“我写歌是给曼迪唱的,不是给奖杯唱的。”现在想来,这份执拗,既是他的铠甲,也是他的软肋。

清晨六点,各大经纪公司的邮箱开始上演“军备竞赛”。老K的助理抱着平板电脑进来,屏幕上是整理好的报价单:“环球给了三倍市场价,索尼说可以让泰勒feat,华纳首接开了工作室自主权……”她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像在念一份藏宝图。老K却指着最下面一行:“看看这个。”

那是家影视公司的邮件,标题写着“《干物女》影视化合作意向”,内容里说“只要林默肯挂名编剧,导演人选随便挑,甚至可以让撒曼迪当女主角”。附件里的剧本大纲,把电竞题材改成了霸道总裁爱上宅女,《干物女》的歌词被改成了“总裁的温柔,像外卖小哥的守候”,看得老K一阵反胃——这些人哪是来合作的,分明是来肢解林默的心血,把那些藏在旋律里的真心,变成流水线商品上的包装纸。

上午九点,音乐圈的私人群炸开了锅。某金牌制作人在群里发了段语音,声音里带着酸溜溜的嘲讽:“现在谁还写歌啊?找个‘林默’包装一下,再绑个顶流,躺着都能赚钱。”下面立刻有人附和:“听说某歌手团队都在挖林默以前的编曲助理,想扒他的制作配方呢。”“我赌五毛,林默肯定是撒曼迪的金主,不然哪有这么傻的创作人,三年只给一个人写歌?”

这段聊天记录不知被谁捅给了营销号,半小时后,#林默 撒曼迪 金主#的词条就冲上了热搜。某匿名爆料号发了篇长文,添油加醋地说“林默是某富二代,砸钱买歌包装撒曼迪,为的就是金屋藏娇”,配图是张撒曼迪早年跑商演的旧照,和现在的顶流模样做对比,暗示“没有林默的钱,她啥也不是”。

评论区刚要被带节奏,撒曼迪的粉丝就像闻见血腥味的鲨鱼,瞬间把爆料号冲烂了。“放你妈的屁!曼迪没火的时候就在酒吧驻唱,自己写歌自己弹!”“《干物女》demo我们听过,明明是曼迪先哼的旋律!”“林默写的歌只给曼迪唱,是因为别人唱不出那个味道!”粉丝们翻出撒曼迪早年的演出视频,她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抱着把旧吉他,在昏暗的灯光下唱着自己写的歌,眼里的光比现在的聚光灯还亮。

老K看着粉丝控评的架势,突然想起撒曼迪第一次带林默去见他的样子。那天林默穿着件洗得褪色的连帽衫,手里攥着《干物女》的母带,紧张得说话都打结。撒曼迪拍着他的背笑:“他就是害羞,写歌的时候可凶了,改十版都不重样。”现在想来,那些被质疑“金主包养”的日子,那些在酒吧唱到凌晨的夜晚,都是他们踩着荆棘往前走的证据,怎么到了某些人嘴里,就变成了肮脏的交易?

中午十二点,某二线歌手的团队开始作妖。他们买了批水军,在各大音乐论坛刷“林默的歌都是抄的”,把《想做普通的你》和一首冷门独立歌曲做对比,用红圈圈出几个相似的和弦,说“这不是致敬,是赤裸裸的抄袭”。帖子刚发出来,就被懂行的网友扒出——那首冷门歌曲的发行时间,比林默的demo完成时间晚了半年。

“脸疼吗?”老K把截图发给相熟的记者,对方回了个偷笑的表情。“这团队也是急疯了,前阵子还托我要林默的联系方式呢,想求首歌。”老K盯着屏幕冷笑——圈子就是这么现实,你弱的时候,踩你的人能排成队;你强的时候,捧你的人能把你架上天。林默和撒曼迪这三年,就是在这些或明或暗的枪林弹雨里,把一首首歌变成了盾牌。

下午两点,某音乐平台的编辑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老K哥,能不能透点风?林默老师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我们首页给最好的推荐位。”老K敷衍了几句挂掉电话,转头看见助理在整理林默的作品列表。从《干物女》到《牵丝戏》,二十七首歌,首首都是爆款,评论区加起来超过五千万条留言,像片用声音铺成的星海。

“这些人哪是想要林默的歌,”老K点了根烟,烟雾在阳光下散开,“他们想要的是‘林默’这两个字背后的流量密码。”他想起林默说过的话:“流量就像录音棚的混响,加太多会失真。”现在这些人恨不得把混响开到最大,把那点真性情,都震成模糊的回音。

傍晚五点,夕阳把录音棚的玻璃窗染成了草莓红。老K的手机突然收到条陌生号码的短信,是段视频。画面里,撒曼迪坐在帐篷里,对着黑屏的手机自言自语:“他们说你是金主,你听到了吗?你这个连草莓蛋糕都要分我一半的穷鬼……”说到最后,声音带了哭腔,像根被拉得太紧的弦,快要断了。

老K把视频转发给林默,虽然知道他大概率不会看。他点开和林默的对话框,输入又删掉,最后只发了句:“曼迪在桃花林副本等你复活呢。”——那是他们打游戏时的暗号,意思是“别怂,我罩你”。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录音棚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像串没调的音符。老K望着楼下穿梭的车水马龙,突然觉得这场闹剧就像首跑调的歌,吵得人头疼,却总会在某个瞬间,听到藏在杂音里的真心。他不知道林默什么时候会“复活”,但他知道,只要那把吉他还在,那支麦克风还在,那两个躲在旋律里的人,就一定能找到彼此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