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御厨难医疑中毒 暗施妙手护储君

2025-08-17 2707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张承业从京里回来的第五天,一辆明黄色的马车突然停在张家门口,随车而来的太监捧着皇后手谕,语气急切:“老夫人,皇后娘娘请您即刻进京——太子殿下的厌食症又犯了,这几日粒米未进,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娘娘说只有您能救太子!”

李氏心里咯噔一下,太子的厌食症前阵子明明好转,怎么突然加重?联想到三皇子之前的狠辣手段,她不敢耽搁,当即让柳氏照看家里,自己带着承泽(让他以“学做宫廷点心”为由同行,实则多个人手),跟着太监往京里赶。

到了东宫,刚进寝殿,就听见皇后压抑的哭声。李氏上前行礼,抬眼看向榻上的太子——不过半月未见,他脸色蜡黄如纸,眼窝深陷,连呼吸都透着虚弱,明明是少年人,却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那模样,竟和现代她见过的、误食了慢性毒药的家畜如出一辙!

“老夫人,您可算来了!”皇后拉着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掉,“太子前几日还能吃小半碗您做的红薯饼,可这三天,连水都喝不下,太医说他脾胃虚弱,开了药也没用,您快想想办法!”

李氏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太子这绝非简单的厌食,分明是中了慢性毒!可这话不能说,东宫耳目众多,若被三皇子的人听去,不仅救不了太子,连张家都要被拖入深渊。她只能装作查看太子气色,指尖轻轻搭在他腕上(现代学过的基础脉诊派上用场),果然摸到脉象细弱,且隐隐带着滞涩感,是中毒的征兆。

“娘娘别急。”李氏放缓语气,“太子殿下这是前些日子好转,脾胃刚养起来,又受了‘虚邪’侵扰。我先做些清淡的吃食,慢慢引他开口,说不定能缓过来。”

皇后连忙点头:“都听你的!御膳房的食材任你用,你要什么,本宫立刻让人去取!”

李氏跟着太监去了御膳房,承泽守在门口,帮她挡着无关人等。她看着满桌的山珍海味,却只挑了三样最普通的食材:小米、山药、还有京郊刚采的蒲公英。

御厨们都愣了:“老夫人,这些都是最寻常的东西,太子殿下现在这样,怕是吃不惯……”

“越是寻常,越养脾胃。”李氏头也不抬地淘洗小米,心里却在盘算——小米养胃,山药健脾,而蒲公英在现代是常见的“解毒草”,能清体内的慢性毒素,且味道清淡,混在粥里不会被察觉。她还特意把蒲公英煮成汁,过滤掉残渣,才和小米、山药一起熬煮,熬得稀烂,几乎成了糊状。

熬好粥,她亲自端去东宫,用小勺舀起一点,吹凉了递到太子嘴边。太子起初闭着嘴不肯动,李氏轻声在他耳边说:“殿下,这是我用田庄的小米熬的,您就尝一口,就一口……”

许是她的声音温和,又或许是“田庄小米”勾起了太子对红薯饼的记忆,他竟微微张开了嘴。第一口粥入喉,他没吐出来,李氏又赶紧喂第二口——粥熬得软烂,带着淡淡的山药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清苦,却意外地不刺嗓子。

太子慢慢吃了小半碗,竟低声说:“还……还想喝……”

皇后又惊又喜,连忙让李氏再盛一碗。等太子喝了第二碗,呼吸都顺畅了些,竟靠在榻上睡着了。

“老夫人,您真是神人!”皇后握着她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太医们都没辙,您一碗粥就让太子开口了!”

李氏却不敢放松:“娘娘,太子殿下这几日只能吃我做的吃食,旁人做的暂时别碰。我再给您开个‘食疗方’,每天用蒲公英煮水,混在粥或汤里,坚持喝几天,说不定能彻底缓过来。”她没说“解毒”,只说是“清虚火”,皇后不疑有他,立刻让人记下。

接下来的三天,李氏都守在东宫,每天只做三样吃食:清晨的蒲公英小米粥,午后的山药泥,傍晚的冬瓜汤(冬瓜也有清热排毒的作用)。太子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从能喝半碗粥,到能吃小半个山药泥,到最后能坐起来,和李氏说几句话。

这天午后,太子精神好了些,拉着李氏的手轻声问:“老夫人,我是不是……得了很严重的病?为什么只有您做的东西,我吃了才舒服?”

李氏心里一酸,却只能笑着哄他:“殿下只是脾胃弱,我做的吃食简单,不费力气消化。等您好了,我再给您做红薯饼,还有田庄新收的小龙虾,好不好?”

太子点点头,眼里有了些光彩。

可李氏心里的弦却绷得更紧——这三天,她发现东宫的“异常”太多:给太子送药的宫女,眼神总是躲躲闪闪;御膳房里,有个厨子总偷偷打听她做吃食的配料;甚至连皇后身边的一个嬷嬷,都曾“无意”中问起“蒲公英是不是能解毒”。

这些人,十有八九是三皇子安插的眼线!三皇子不敢用烈性毒药,怕被立刻查出来,便用慢性毒,想让太子“慢慢病死”,这样他就能争夺储位。若不是她用现代的知识看出端倪,太子恐怕真要被悄无声息地害死!

又过了两天,太子能正常吃饭了,皇后设宴感谢李氏。席间,苏先生悄悄拉着她到偏殿:“老夫人,您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我最近查到,三皇子的人,一首在暗中给东宫送‘补品’,那些补品里,掺了少量的‘寒石粉’,长期吃下去,会慢慢损伤脾胃,最后让人衰竭而死!”

李氏心里的猜测终于被证实,她压低声音:“苏先生,这事千万不能声张。我己经用食疗的法子帮太子排毒,但三皇子的人还在东宫,得想个办法,把他们一个个‘请’出去,才能彻底保太子安全。”

苏先生点头:“我己经把‘寒石粉’的事告诉了皇后娘娘身边的老嬷嬷,老嬷嬷会悄悄查。您放心,只要太子好转,三皇子的阴谋就不会得逞。这次您救了太子,皇后娘娘记着您的恩,以后张家有难,东宫定会帮衬。”

李氏松了口气——她冒险用现代知识救太子,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给张家留一条“后路”。三皇子狼子野心,若真让他得逞,张家迟早会被他清算。如今有了东宫的信任,就算以后再遇风浪,也多了一层保障。

离开京城那天,太子亲自送到宫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锦盒:“老夫人,这是我攒的玉佩,您收下。等我好了,就去田庄看您种的靛蓝,吃您做的小龙虾。”

李氏接过锦盒,眼眶有些发热:“殿下好好养病,我在田庄等着您。”

马车驶离京城,承泽忍不住问:“娘,太子殿下是不是中了毒?您用蒲公英熬粥,是不是为了解毒?”

李氏看着窗外的田野,轻轻点头:“是,但这事不能对外说。三皇子想害太子,咱们救了太子,以后更要小心。不过你记住,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就算他再狠,也未必能得逞。”

承泽重重点头:“娘,我懂了。以后我会更努力打理田庄,帮您和哥守住这个家。”

马车一路往回走,李氏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太子的毒暂时解了,三皇子的阴谋暂时被挫败,但她知道,这只是“皇权争斗”的开始。以后的路,还会有更多危险,但只要她和家人齐心,用智慧和真心应对,就一定能守住这份安稳,把日子继续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