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痛定思痛挽危局

2025-08-17 2331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承泽被带到主院时,头垂得低低的,双手紧紧攥着衣角,眼泪还挂在脸上。他不敢看李氏的眼睛,只听见李氏的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承泽,你且说说,为何要把巧味斋的配方卖给聚福楼?”

“我……我就是想证明自己……”承泽的声音带着哭腔,肩膀微微颤抖,“哥教我染布、认配方,我总学不会,我觉得你们都看不起我。聚福楼的人说,只要我拿到配方,就能自己开铺子,就能让你们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李氏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里多了几分凝重,“你可知,巧味斋的配方不仅是生意,还连着东宫的信任?当初太子因咱们的点心好转,皇上才特许咱们标注‘东宫供用’,如今配方泄露,聚福楼用低价搅局,若让东宫知道,以为咱们拿次料糊弄,张家的名声、甚至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承泽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恐:“我……我不知道会这么严重……我只是想赚点银子,想让你们不觉得我笨……”

“傻孩子。”柳氏上前一步,轻声道,“我们从没觉得你笨。你自小在乡下长大,没接触过这些,学慢些很正常。承业对你严格,也是想让你尽快上手,哪是看不起你?”

晚晴也点头:“是啊,承泽。当初我刚到张家,连布庄的账目都看不懂,是娘和柳氏妹妹一点点教我。日子还长,慢慢来,总能学会的,何必急着用错法子?”

承泽听着这些话,眼泪掉得更凶了:“我错了……娘,哥,柳氏嫂子,我不该信聚福楼的话,不该偷配方……你们罚我吧,怎么罚都行!”

李氏看着他懊悔的模样,心里的失望渐渐被心疼取代。她叹了口气:“罚你不是目的,关键是要知错能改。如今当务之急,是把配方泄露的影响压下去,保住巧味斋的名声。”

她转头看向张承业:“你先去趟京里,把配方泄露的事跟苏先生说清楚,让他在东宫那边通个气,就说咱们己查到是聚福楼搞鬼,定会尽快解决,绝不让次等点心影响太子。”

又对柳氏道:“巧味斋这边,咱们得拿出新花样。你把之前用碎布做点心包的想法落实,再推出几款新点心——比如用田庄的紫薯做糕,用虾油拌杂粮做酥饼,这些都是聚福楼没有的,既能体现咱们的特色,也能跟他们的仿品区分开。”

最后,李氏的目光落回承泽身上:“承泽,你犯的错,得自己去弥补。从明天起,你跟着陈老汉去田庄,学种靛蓝、打理虾塘。这些活计虽累,却能磨性子,也能让你看看,咱们张家的根基,从来不是靠偷来的配方,而是靠一双手、一份心,慢慢做出来的。”

承泽用力点头:“我听娘的!我一定好好学,再也不糊涂了!”

第二日一早,张承业就带着新做的紫薯糕上了京。苏先生听了配方泄露的事,也有些着急,立刻带着点心去见皇后,把聚福楼挑拨承泽、偷卖配方的事说了一遍。皇后本就对张家有好感,又尝了紫薯糕的软糯香甜,当即道:“这张家倒是有心,还知道推陈出新。你告诉他们,东宫信得过他们,让他们安心解决,宫里不会怪罪。”

而巧味斋这边,柳氏和晚晴带着伙计们忙得热火朝天。她们用染坊剩下的碎布,缝制成各种花样的点心包——靛蓝底绣金线的、粉布缀碎花的,既好看又环保。新推出的紫薯糕、虾油杂粮酥一上架,就因“口感独特、包装精致”吸引了不少顾客,渐渐把流失的生意拉了回来。

承泽则跟着陈老汉去了田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跟着佃户们一起锄草、施肥、捞小龙虾。起初他还觉得累,手上磨出了水泡,可看着自己种的靛蓝渐渐长高,看着捞上来的小龙虾鲜活乱跳,心里竟生出一种踏实的成就感。陈老汉也时常跟他说:“承泽啊,这田地里的活计,讲究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急不得。就像你种靛蓝,得慢慢等它发酵,才能染出好颜色;做人做事也一样,得一步一步来,才能走得稳。”

承泽听着,慢慢明白了过来。他想起自己之前急于求成,被聚福楼的花言巧语蒙骗,差点毁了张家的生意,心里越发愧疚。空闲时,他会主动去巧味斋帮忙,从揉面、蒸糕学起,哪怕做得慢,也认真对待。柳氏见他态度诚恳,也耐心教他,偶尔还会夸他“进步快”。

半个月后,张承业从京里回来,带来了好消息——皇上听说聚福楼再次作祟,还敢冒用“东宫供用”的名头,当即下旨查封了聚福楼及其关联的铺子,掌柜的也被流放边疆。而张家因“应对得当、推陈出新”,还得到了东宫赏赐的一盒御用糕点,算是对巧味斋的认可。

这天晚上,张家难得聚在一起吃饭。饭桌上,承泽主动端起茶杯,对着李氏和张承业道:“娘,哥,之前是我糊涂,差点闯了大祸。现在我明白了,张家的好日子不是靠偷来的配方,而是靠大家一起努力。以后我一定好好学,再也不做糊涂事了。”

李氏看着他眼里的真诚,笑着点了点头:“知道错就好。咱们是一家人,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只有一起往前奔的日子。”

张承业也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想学什么,跟哥说,哥慢慢教你,不逼你了。”

晚晴父亲看着这一幕,也笑着说:“这就对了嘛。一家人齐心协力,比什么都强。等承泽把田庄和巧味斋的活计摸透了,咱们还能琢磨着,把小龙虾做成酱,卖到京里去,再添一份生意!”

众人都笑了起来。念安抱着承泽的胳膊,脆生生地说:“小叔,你种的靛蓝好漂亮,下次我跟你一起去田庄玩好不好?”

承泽摸了摸她的头,笑着答应:“好,下次小叔带你去捞小龙虾!”

院子里的灯火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染坊的草木香、巧味斋的点心香飘进来,混着田庄的清新气息,酿成了张家最安稳的烟火气。李氏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清楚,日子或许还会有波折,但只要一家人能像现在这样,彼此体谅、互相扶持,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守不住的家。就像田庄里的靛蓝,历经风雨才能沉淀出最沉静的颜色;这个家,也在一次次的考验中,变得更加紧密、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