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王记绸缎庄的王掌柜果然准时到了张家布庄。他是个五十多岁的瘦高个,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衫,手里拄着根拐杖,看起来文质彬彬。
“李老夫人,久仰大名。”王掌柜一见到李氏,就拱手笑道,“早就听说张老夫人有妙法,能染出不褪色的好布,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王掌柜过奖了。”李氏请他坐下,“不知王掌柜今日到访,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王掌柜喝了口茶,开门见山,“实不相瞒,我是来跟老夫人谈合作的。我绸缎庄最近想进一批高档色布,给富户做衣裳用,可寻遍了周边的布庄,都没找到满意的。听说老夫人的布不仅颜色鲜亮,还经久耐穿,所以特意来问问,能不能给我庄里专供?”
李氏笑了笑:“王掌柜看得起我张家,是我们的荣幸。只是不知王掌柜想要什么样的布料?要多少?”
“我想要些织得细密的棉布和丝绸,颜色要雅致些,比如月白、天青、藕荷色这些。”王掌柜拿出一张单子,“数量嘛,先各订五十匹,要是质量好,以后每月都要。价钱方面好说,比市价高两成如何?”
高两成?张承业在一旁听得眼睛都首了,这可比零售赚多了!
李氏却没立刻答应,而是想了想:“价钱没问题,但我有个条件。这些布料只能专供王记,不能再卖给别家绸缎庄。另外,我需要王掌柜提供上等的丝绸,我们负责染色,这样能保证质量。”
王掌柜毫不犹豫地答应:“没问题!丝绸我让人明天就送过来。只要老夫人能保证每月按时交货,我还可以先付一半的定金。”
两人一拍即合,当场写了契约,签字画押。送走王掌柜后,张承业激动得在屋里转圈:“娘,咱们这下发大财了!五十匹布啊,还是高两成的价钱!”
李氏也很高兴,但还是提醒他:“别高兴太早,王掌柜要的是高档货,染色时一点都不能马虎。你让染匠把最好的手艺拿出来,要是出了差错,砸的可是咱们自己的招牌。”
“嗯,儿子知道!”张承业连连点头,转身就跑去染坊吩咐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家上下都忙得脚不沾地。染坊里的伙计们加班加点,按李氏新配的方子染布,柳氏则带着几个绣娘,在染好的丝绸上绣些精致的缠枝纹,让布料更显高档。
李氏也没闲着,她让人把田庄里收获的麦子磨成面粉,又买了些红糖和芝麻,让厨房做了些点心。
“娘,您做这些点心干什么?”张承业不解。
“送人的。”李氏笑着说,“王掌柜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总得表示表示。另外,赵捕头和镇上的里正也得送些,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他们。”
张承业这才明白,母亲是在为以后铺路。他看着母亲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一切,心里越发觉得,有这样一位母亲,是张家的福气。
半个月后,第一批染好的丝绸送到了王记绸缎庄。王掌柜看着那些颜色雅致、手感顺滑的布料,赞不绝口,立刻让人把剩下的尾款送了过来。
没过几天,就有消息传来,王记绸缎庄用这些布料做的衣裳成了镇上富户的新宠,连县里的乡绅都派人来抢购。
张家布庄的名声彻底打响了,不仅镇上的人知道,连周边几个镇子的商户都跑来想合作。李氏却没贪多,只选了两家信誉好的,保证了布料的质量和稀缺性。
这天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饭,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柳氏感慨道:“真没想到,咱们家能有今天。”
张承业也点头:“是啊,以前总觉得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不仅不愁钱,连王掌柜那样的人物都要跟咱们合作。”
李氏看着他们,又看了看摇篮里熟睡的念安,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代,从一开始的惶恐不安,到后来的努力求生,再到现在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付出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
“以后的日子会更好的。”李氏轻声说,“只要咱们一家人一条心,好好干,总有一天,咱们张家能成为镇上数一数二的人家。”
夜风吹过,带着麦香和花香,院子里的灯火温暖而明亮,照亮了一家人充满希望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