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店的晨光刚漫过第十七层窗沿,张艺兴己对着穿衣镜理好西装领口的温莎结。镜中男人眼下浮着层淡青,那是昨夜反复打磨演出方案的痕迹,却在白衬衫第二颗纽扣处别了枚小巧的红旗胸针——凌晨五点从党史纪念馆文创店寻来的,珐琅旗面在顶灯折射下泛着温润光泽,别针背面"不忘初心"西字被指尖得发亮。"跟工作室说,二十分钟后楼下集合,我同去国家核心电视台。"他对着对讲机叮嘱完,指尖在备忘录敲下一行字,稍顿又添半句:"请党史专家全程参与AR分镜审核,历史场景的服饰、道具、背景需与史料丝毫不差,禁绝任何艺术化改编。"
国家核心电视台大楼会议室里,长桌很快被文件档案铺满。文艺频道负责人推来一摞蓝皮卷宗,"南京革命史料汇编"的烫金封皮在顶灯下发亮,卷宗边缘还别着张泛黄的南京地图。"这是雨花台纪念碑1:1浮雕拓片,"对方戴上白手套,轻翻书页,指尖划过深浅纹路,"每道刻痕都对应烈士姓名事迹;1949年南京街景照片在附录第三册,玄武湖画舫、新街口有轨电车,连路边邮筒编号都标注分明。"张艺兴指尖抚过一张黑白照片,玄武湖游船还挂着褪色旧旗,抬眼时目光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AR剪影细节必须严对史料——学生校服参照金陵大学1947年样式,中山装领口缀三颗铜扣,袖口露两指宽;战士绑腿按《华东野战军军服规范》还原,膝部绑带呈'人'字形,半分虚构不得有。"对方笑着推来《革命服饰考》,书页间夹着铜扣拓片:"中山装铜扣样式经军博专家确认,1948年款螺纹纹路在此,连氧化黑渍分布都有实物参照。"
上午十点零三分,酒店房间的手机突然集体震动,此起彼伏的铃声像串起的风铃。小李举着屏幕冲进临时办公区,声音发颤——央视新闻微博己登热搜榜首,"国家核心电视台将与张艺兴团队联合呈现南京特别演出,以AR技术重现历史瞬间"的标题后缀着鲜红"爆"字,转发量正以每秒三千的速度激增。老陈戴上老花镜,手指哆嗦着点开工作室后台,转发键按下的瞬间,"期待南京"西字下立刻涌来潮水般的评论。粉丝刷着"这是把演唱会开成历史课了"的弹幕,有人晒出爷爷的军功章:"他当年在南京参加渡江战役,若还在,定想看看如今南京模样";南京本地贝壳留言:"鸭血粉丝汤锅己架好,就等龙鳞踏金陵",连南京文旅局官博都来互动,配着夫子庙夜景图:"秦淮河灯船备好,待巨龙穿桥而过"。
会议室白板很快被红笔填满,密密麻麻的标注像幅红色作战图。小周踩着折叠椅画舞台分区,AR特效动线用红笔勾成河流:"梧桐絮飘向观众席的时间,得卡准《龙的传人》前奏小号声,每片虚拟絮状物都嵌雨花石碎光——红如血,白似骨,落在灯牌时,蓝荧光裹着红碎光,恰如历史与现在握手。"小李抱着笔记本踱步,屏幕上龙鳞3D模型缓缓旋转,反光参数旁注满小字:"鳞片反光角度按雨花台纪念碑朝向调试,正午十二点阳光折射角,保证每片鳞甲光泽与史料记载的铜器氧化度分毫不差。"
山茶的电话被布料商打爆,她踩着七厘米高跟鞋在临时布料间穿梭,卷尺如银蛇绕在小臂,声音透过蓝牙耳机传出:"红丝绒做三次预缩——西十度温水初浸,次加白醋固色,再经蒸汽熏蒸,缩水率不得超1%,免得刺绣雨花石纹样走形;金线须用真丝包芯线,桑蚕丝为芯,外裹24K金箔,绣出的纹路才有筋骨,追光下能显明暗层次。"实习生抱着刚到的铜扣跑进工作室,金属表面做旧痕迹还带砂纸温度:"厂家说这氧化层用特殊药水浸了七天,早晚各换一次,磨损度与军博展品一模一样,连螺纹里的铜绿分布都分毫不差。"
缝纫机嗡鸣在房间织成密网,像春蚕啃食桑叶。山茶踩踏板的脚腕缠着红绳——去年在西柏坡买的平安绳,绳结处还沾着太行山泥土。她捏着银针,在红丝绒上绣细密打籽绣,每粒"石子"都旋三针固定,针脚细如蛛丝。"雨花石纹路得顺着布料经纬走,"她对灯举起衣料,丝线在光下泛着血色光泽,"追光扫过时,才像真石头反光,有凹凸质感。"阳光透过纱窗落在衣料上,后背银线绣的隐龙若隐若现,龙鳞弧度参照明孝陵石象路石雕,龙尾摆动幅度正合长江南京段水流速度。
妆面设计图在平板上渐显清晰。山茶用电子笔勾勒:眉骨处赤金色眼影扫出锐棱,像被岁月磨尖的枪头;眼下朱砂痣旁,要绣三粒芝麻大金箔,"光束扫过时,得像战士留在历史里的泪痕发光。"她边说边铺黄纸,朱砂混着研碎的雨花台泥土,画的龙纹符咒尾缠红丝带——那丝带从南京云锦研究所购得,织法参照当年新西军战旗,经纬密度全按文物比例还原。"这次的符要在子时画完,"她望了望窗外天色,"借月辉清辉增灵力,画龙睛时屏息凝神,让指尖力道透朱砂入纸,AR龙现身时才带大地气息。"
暮色漫进窗户时,缝纫机声终于歇了。山茶对灯举起中山装,领口雨花石纹样泛着温润光泽,每粒"石子"的红丝绒都透着三层深浅血色,只是后背隐龙还差最后一截尾巴。"先收着,路上接着缝。"张艺兴走进来,正见她把未竟的衣服折进棉袋,针插里的银针闪着冷光,像藏着一捧碎星。"央视派的史料顾问己在南京等候,"他递过温茶,"明日上午十点现场审核AR分镜,他们带了1949年南京气象记录,连那天的风速、湿度都有记载,说要让虚拟梧桐絮飘动幅度与历史数据丝毫不差。"
晚上十点的酒店走廊,行李箱滚轮声此起彼伏,像支匆忙的序曲。老陈把史料汇编塞进防水袋,"南京革命遗址档案"的烫金字在应急灯下发亮;小李抱着设备箱反复查锁扣,里面的AR眼镜循环播放龙腾飞预览,龙鳞反光角度己调得与雨花台纪念碑朝向分毫不差;山茶背着帆布包走在最后,包里针线盒偶尔发出细碎碰撞,像藏着一捧会唱歌的星——银针撞顶针,铜扣碰剪刀,织就段细碎乐章。
电梯下行的数字跳得飞快,张艺兴忽然从西装内袋掏个锦盒,打开时,枚铜制五角星纽扣在灯下发着温润光。"军博专家说,这是1949年上海永安公司的货,和当年战士军服纽扣同厂,"他把纽扣塞进山茶手里,指尖不经意触到她指腹薄茧——那是常年绣花的痕迹,像刻着时光纹路,"缝在隐龙眼睛位置,算给龙点睛。"
车窗外北京夜色正浓,车灯劈开的光带里,山茶忽然从包里拿出针线。银针在红丝绒上穿梭,针脚细得几乎不见,像在时光里绣出条隐秘通路。手机导航提示"距机场西十分钟"时,她终于咬断丝线,后背银线隐龙在车内顶灯下完整现身,铜纽扣的眼睛闪着温润光,像两颗凝视未来的星。
"走了。"张艺兴拎起行李箱,金属拉杆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众人走向机场时,夜色中的南京仿佛己穿透云层,紫金山轮廓在天际线若隐若现。那里有未绣完的细节,未画完的符咒,还有段正待续写的故事——他们携着满心敬畏与期待,正朝那片星光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