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 章 归程与邀约

2025-08-18 1601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初六凌晨西点,东北的天幕仿佛被浓墨反复浸染的宣纸,厚重得几乎要坠下来。山茶家的小院却在这片黑暗中亮起了温暖的灯火,橘黄色的光晕透过窗上层层叠叠的冰花,在覆满积雪的院墙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宛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卷。厨房的烟囱正有节奏地吞吐着白雾,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混着蒸笼里飘出的甜香,将刺骨的寒气都驱散了几分。

母亲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夹袄,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被热气笼罩。她佝偻着背,动作却依旧麻利,铁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声响,像是在演奏一曲离别的歌谣。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老花镜,她便腾出一只手,随意地在衣襟上蹭了蹭,继续专注地翻动着蒸笼。二十个刚出锅的粘豆包还冒着热气,被她小心翼翼地裹上油纸,挨个塞进山茶的背包,嘴里念叨着:"长沙哪有这正宗的味儿!"母亲的声音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可鬓角沾着的面粉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像落了层未化的霜,又像是岁月悄然留下的印记。

院子里,父亲蹲在行李箱旁,粗糙如树皮的手掌一下又一下地着拉杆的接缝处,仿佛要把所有的牵挂都揉进这冰冷的金属里。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每个细节处停留,检查着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最终,他默不作声地往侧袋塞进一包暖足贴,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安放一件稀世珍宝,生怕惊醒了这份即将远行的牵挂。

开往沈阳桃仙机场的车上,路灯的光透过车窗,在母亲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她就着这微弱的光线,挨个检查山茶羽绒服的拉链扣,嘴里絮絮叨叨:"别总吃辣的,你过敏,也别总吃凉的,对胃不好。""晚上睡觉记得关窗,别着凉。"这些叮嘱如山间潺潺的溪流,温柔却又绵长。当她的指腹不经意间擦过山茶眼角时,一股熟悉的酵母香气扑面而来——那是母亲揉面时,永远洗不净的味道,也是记忆里家的味道。

安检口前,父亲将行李箱推过来,喉结剧烈地滚动了几下,眼神里满是不舍与担忧。千言万语在嘴边打转,最终只化作一句沙哑的"到了报平安"。他转身的刹那,山茶看见他肩膀微微佝偻,黑色大衣下的身形单薄得让人心疼。记忆突然翻涌,那个曾将她高高扛在肩头,带她去看绚烂烟花的挺拔身影,不知何时己被时光压弯了脊梁,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了他的鬓角和眉梢。

飞机冲上云霄时,舷窗外的村落渐渐缩成掌心大小的光斑,像是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山茶摸着背包里尚有余温的粘豆包,突然想起七岁那年的雪夜。她趴在父亲温暖的肩头,望着漫天纷飞的雪花,奶声奶气地说:"我要去外面的世界。"那时的她满心憧憬,向往着远方的繁华。如今真的要离开了,却盼着飞机的机翼能慢些震动,好让这份带着灶火温度的牵挂,在胸腔里多停留片刻,让她再多感受一些家的温暖。

当长沙的湿冷空气裹挟着樟树的清香撞进鼻腔时,夜幕己经完全笼罩了城市。霓虹灯在湘江面上碎成流动的金箔,随着水波轻轻摇晃,恍惚间竟与年会那晚张艺兴眼中闪烁的光重叠。推开公寓门,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灰尘在光束里跳起了圆舞曲。山茶顾不上擦拭家具,撕开米粉外卖包装的瞬间,手机己经拨出那串烂熟于心的号码。

"工作方案我改好了,明天发你。"她吸溜着滚烫的米粉,汤汁不小心溅在手机屏上,晕开一片朦胧的水雾。听筒里的沉默像张无形的网,越收越紧,让她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山茶攥紧床头那袋用红绸包好的手串,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喉咙发紧得几乎说不出话:"那个...你明天有空吗?"拔高的尾音惊得自己一颤,"礼尚往来,我给你带了份礼物。"

电流声滋滋作响,每一秒都漫长得像一个世纪。她盯着墙上摇晃的树影,心跳声震得耳膜生疼,仿佛要冲破胸腔。就在她快要失去勇气时,那声低沉的轻笑漫过听筒:"好,我去接你。"简简单单几个字,却让窗外的霓虹都镀上了温柔的滤镜。山茶望着月色里若隐若现的玉坠,指尖拂过温润的表面,突然觉得长沙的冬夜,也没那么湿冷了。窗外的夜风轻拂,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故事,带着期待,带着甜蜜,在这静谧的夜里缓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