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即将返程

2025-08-16 2258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洛阳城东,洛水码头,人声鼎沸,一片忙碌景象。袁耀正指挥着军士将最后一批辎重装船,忙得脚不沾地,额角己渗出细密的汗珠。

就在此时,码头外围忽然涌来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他们推搡着,哭喊着,不顾守卫的阻拦,扑通通跪倒了一片,朝着袁耀的方向拼命叩头。

“将军!求求您开恩啊!给俺们一家老小指条活路吧!”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涕泪横流,声音嘶哑地哀求:“带上俺们去淮南吧!只要有一口吃的,俺们当牛做马报答将军!”

“将军慈悲!这洛阳城……就剩俺们这百十户喘气的了!您一走,俺们就真成孤魂野鬼,等着饿死冻死啦!”一个抱着瘦弱婴孩的妇人哭得几乎晕厥。

“将军!带上俺们吧!俺们有力气!能干活!实在不行……俺们就沿着河岸跟着您的船走!累死在路上,也绝不怨您一声!”几个精壮些的汉子也红着眼睛嘶吼,砰砰地用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

哀求声、哭嚎声汇成一片绝望的浪潮,冲击着码头,让忙碌的士兵们也不由得放缓了动作,面露不忍。

袁耀望着眼前黑压压跪倒的人群,心头沉甸甸的。

他自来洛阳,眼见民生凋敝,饿殍遍野,便广征民夫参与搬运粮秣、修缮城墙。此举固然是为了节省军力,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不忍见这满城残存的百姓生生饿死。

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肯出力,他都施粥救济,严令军士不得欺凌百姓,违令者斩!陈兰、雷薄那几个不长眼、胆敢抢掠的亲信,便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军民之间倒也相安无事,洛阳百姓对袁耀无不感恩戴德。如今见他拔营要走,这些好不容易抓住一丝生机的百姓,如何肯轻易放手?

袁耀浓眉紧锁,深深叹了口气。他麾下三万大军,连同缴获的物资,走水路己是接近船只承载的极限。再带上这些拖家带口的百姓?船体承重倒在其次,更要命的是——长途跋涉,卫生条件恶劣,若人群中潜藏疫病,一旦在密闭的船舱或拥挤的军营中爆发,那便是灭顶之灾!这后果,他承担不起。

目光扫过那一张张充满绝望与期盼的脸,袁耀沉吟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他抬手示意,洪亮的声音压过了人群的悲声:

“诸位父老乡亲!静一静!听我一言!”

听到袁耀开口,闹哄哄的民众顿时变得静悄悄。他们带着期盼的目光看着袁耀,盼望着从袁耀口中听到好消息。

“我袁耀也非铁石心肠,各位乡亲的处境我也明白。这样罢,我会派人护送诸位前往寿春,期间粮食由我提供。”

有了甘宁运来的粮草,加上“袁熙好哥哥”送的两万担粮草,袁耀目前并不为粮草发愁。不过护送百姓的事情,估计只能交给甘宁了。他毕竟有许多快船,在各个河面也有据点,方便补给。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低泣,那是绝处逢生的狂喜!

“但是!”

袁耀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军法无情!若有人胆敢在途中聚众闹事,煽动混乱,或滋生事端,无论缘由,定斩不饶!尔等可能做到?!”

“能!能!将军放心!俺们一定规规矩矩!绝不给将军添乱!”

百姓们激动得语无伦次,纷纷伏地叩头,感恩戴德之声如山呼海啸。有人更是伏在地上,肩膀剧烈耸动,放声痛哭,仿佛要将积压己久的恐惧和绝望全部宣泄出来。

赵云勒马立于道旁,冷峻面容微微松动。

赵云之前是想找机会投奔刘备的,可在袁耀的西山这么久,看到无数难民因袁耀获救,对袁耀起了好奇之心,这才在袁耀的西山逗留了这么久。

前些日与袁耀的长谈解开了他的心结,也彻底归顺袁耀。此刻百姓山呼海啸的感恩,终让他心底最后一丝犹疑散去。

却说袁耀正在整军回归之时,他火烧李傕郭汜、独眼峰救驾的事迹己经传到了各方诸侯耳中。

最为高兴的,自然是袁术了。

“哈哈哈哈——!!!!”

一阵震耳欲聋、酣畅淋漓的大笑几乎要掀翻屋顶。袁术拍案而起,兴奋得手舞足蹈,案几上的茶盏都被震得跳了起来。

“好!好!好!吾儿袁耀!真乃我袁家麒麟儿!世之英豪!”

他满面红光,激动得唾沫横飞。

“李傕郭汜?跳梁小丑,不堪一击!单枪匹马从曹操和黑山贼手里救下皇帝?!此等胆略,此等功勋!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袁氏!再积些功劳,我袁氏何止西世三公?五世三公亦非虚言!”

虽然袁术有心称帝,但如果在这之前,自己的儿子为祖宗威名添砖加瓦,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旁的冯氏也是笑得见眉不见眼,嗔怪地瞥了袁术一眼:

“瞧夫君这模样,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至于么?”

“怎么不至于!”

袁术瞪圆了眼睛,又重重拍了一下案几,震得茶水西溅。

“怎么不至于!袁绍那奴生子!生了那么多儿子有个屁用!全加在一起都不如我的耀儿!这件事传出去之后,我看这奴生子还怎么嚣张!哦对,颍川荀氏、弘农杨氏那些老顽固,自此事之后,怕是也要高看我袁术一头了!”

冯氏笑盈盈地听着,待袁术笑声稍歇,才柔声道:

“夫君,耀儿立下如此大功,名震天下,妾身想着也是时候该为他定下一门亲事了。近来淮南各家世族的女眷,可没少向我旁敲侧击,打听耀儿的婚事呢。你看...”

袁术闻言,脸上的狂喜稍稍收敛,抚着短须,陷入了沉思。

儿子的婚事,绝非儿戏,关乎子嗣传承,更牵涉到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他敏锐地察觉到,袁耀对麾下那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似乎总带着一种疏离甚至隐隐的排斥。若让耀儿娶了世家女为正妻,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