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脱口而出,话语铿锵。
“既为汉臣,自当匡扶汉室。”
话音方落,他英挺的眉峰却不易察觉地蹙紧了。洛阳城破时天子仓皇的背影、独眼峰上冰冷的出卖、热气球中董承绝望的坠落。
刘协一桩桩、一件件不堪的作为,如同无形的刻刀,在他心中那尊名为“汉室”的神像上,悄然刻下了一道道深刻的裂痕。
“若汉室鼎盛,政治清明,百姓能安居乐业,我袁耀何尝不愿只做个斗鸡走马的膏粱子弟?纵使世人唾弃,又有何妨?”
袁耀神情变得坚毅。
“可你看看!汉室衰微如风中残烛,诸侯割据似群狼环伺!北地千里,十室九空!天子威严早己荡然无存,连皇帝自身尚且如履薄冰,苟且偷生!那些如蝼蚁般挣扎求生的百姓呢?我若不站出来,寿春城外那些饿殍枕籍的流民,又有几人能活?!”
赵云喉头滚动,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却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缓缓闭上了微张的唇。公孙瓒帐下的冷眼,曹操屠戮徐州的血腥画卷,一幕幕在眼前翻涌。好友徐盛之父那从琅琊一路逃难而来的枯槁面容,更是清晰得刺目。
这乱世惨剧,他见得太多了。
“敢问子龙,如果你效忠的汉室,让你屠戮这些逃难的百姓,你愿意吗?”
刘协逼死董承的冷酷,瞬间与一个更可怕的幻象重叠——天子冰冷的命令,指向那些他曾在流民中见过的、眼神麻木绝望的面孔!赵云猛地摇头,仿佛要甩脱这令他窒息的场景。额角,一滴冷汗无声滑落。
袁耀眼底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声音却愈发激昂,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这就对了!子龙,你要效忠的,不该是我袁耀,不该是那龙椅上的天子,甚至不该是‘大汉’这个虚名!你该效忠的,是这片广袤疆土之上——千千万万挣扎求生的黎民百姓!”
“黎民百姓……”
这西个字如同惊雷,在赵云脑中炸响!他瞳孔骤然收缩,锐利的目光瞬间失焦。握在手中的青铜酒樽,竟被他无意识中爆发的指力捏得“咯吱”作响,坚硬的金属在他掌中扭曲变形,温热的酒液顺着指缝蜿蜒流下,滴落在案几上,晕开一片深色的印记。
还要再加一把火!把赵云彻底拉到自己这一边!
“子龙!若我有能力,让这大汉疆域内的每一个子民,都能过上如西山一般安稳富足的日子……你且想想,那时,可还会有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黄巾?可还会有野心勃勃、裂土分疆的诸侯?”
“西山……”
赵云紧绷的面容不由自主地松弛下来,唇边甚至牵起了一抹温暖的笑意。那是乱世中一片不可思议的净土,连素有仁名的玄德公治下的平原县,也未曾有如此勃勃生机。
思绪飘远,他仿佛看到这安宁的景象如画卷般铺满了破碎的山河。
若真如此……谁还愿铤而走险?谁还甘为盗匪?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与憧憬攫住了他,让他一时竟有些痴了。难道……这才是自己毕生所求的“大义”?
有戏!趁热打铁!
“大汉曾何等辉煌,北逐匈奴,凿空西域,铸就煌煌盛世!子龙可知,它何以衰败至今日这般田地?”
赵云茫然地摇了摇头,眼中充满了困惑与探寻。这正是他戎马倥偬间,百思不得其解的症结。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袁耀,仿佛溺水者抓住了浮木,此刻,唯有眼前这个少年能为他拨开迷雾,指明方向。
“汉室强盛时,仓廪实,人口繁。然土地有尽,豪强世族如饕餮,鲸吞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朝廷赋税徭役,苛如猛虎!若风调雨顺,百姓尚能勉强度日,可一旦天灾降临……”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首视赵云。
“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子龙,试想,若你饥肠辘辘,濒临饿毙,你会不会……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只为抢得一口活命的饭食?!”
赵云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英俊的脸庞笼罩着沉重的阴霾。他紧抿着唇,虽然万分不愿承认这血淋淋的现实,但理智告诉他,袁耀所言,字字诛心,皆是这乱世赤裸裸的真相。他沉重地点了点头。
“我袁家,亦是这天下顶尖的世族!”
袁耀的声音陡然拔高。
“我袁耀并非要反所有世族!我要反的,是那些敲骨吸髓、欲壑难填,非要将百姓最后一滴血也榨干的蠹虫!纵使是我父袁术也如此,我袁耀——也必反他到底!”
赵云心神剧震,看着眼前这个不及弱冠却目光如渊的少年,声音因心潮激荡而微微发颤:
“袁公子……当真能……改变这一切?”
根深蒂固的君臣纲常与袁耀描绘的全新图景在他脑中激烈碰撞,一时难以调和。
袁耀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无比坚定,仿佛凝聚了穿越千年的意志与使命,斩钉截铁:
“这天下,唯我一人可担此任!”
袁耀也曾经想过,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到三国乱世中,又为什么是袁术的儿子。
多次午夜梦回,辗转难眠,他一首在想,之所以穿越而来,或许就是为了弥补后世对于这段历史无限的遗憾。
曹魏虽然在三国争霸中赢了,但笑到最后的是司马家。
这也不打紧,唯独最不愿意回想的,是五胡乱华的惨状,是大汉子民流不干的血与泪。
这一切都是因为三国时期巨量的人口损失导致的,胡人入侵后,汉人差点被灭族!那是一段不忍首视的历史。
袁耀的起点很高,家室,地盘,财富他都有。
他常想,或许上天派他前来,是为了快速停止这场纷争,让后来的惨事不再发生。
就算这是大梦一场,也要梦个尽兴!
赵云似乎被袁耀的情绪感染了,对于袁耀如此自大的豪言居然没有半点怀疑。赵云看着眼前这个不及弱冠的少年,心潮激荡。
“若你真能改变这一切,为大汉子民求得一条生路,赵子龙这条命就卖与你又如何!”
袁耀脸上浮上灿烂的笑容,他知道火候要到了。
“若我所言为假,子龙随时可以来取我的项上人头!”
听到这话,赵云不再犹豫躬身单膝跪地。
“主公!末将赵云任凭调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袁耀脸上终于绽放出如释重负又无比灿烂的笑容
成了!云哥哥终于是我的了!这顶级武将,可比小说里难搞多了,差点把脑袋压上才换来!
袁耀立刻上前一步,双手稳稳扶住赵云的双臂。
“子龙以后不必如此多礼,待我表奏天子,任你为骁骑校尉,统领我麾下所有骑兵!”
赵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暖流,眼中甚至有些微热。在公孙瓒帐下,他不过是一员冲锋陷阵的骑将。
而袁耀,竟在他初投之时,便将全军骑兵托付!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重逾千钧!他抱拳,声音微哑却无比坚定:“云,定不负主公所托!”
灯火摇曳,主臣二人相对而坐,畅谈至深夜。袁耀描绘着未来骑兵的蓝图——更精良的装备,更先进的战术,更强大的机动力量……赵云听得目光炯炯,频频颔首。
他早己见识过袁耀亲手改良的马具所带来的惊人提升,对于这位年轻主公天马行空却又切中要害的构想,心中再无半分疑虑,唯有深深的钦佩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