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神情淡漠地步入堂内,袁术紧随其后,潘璋按剑护卫在袁耀身侧。
刘协脸上狰狞的笑容瞬间凝固,双腿一软,无力地瘫倒在地。
“呃!啊啊啊——!” 他双手撑地,惊恐万状地向后爬退。
完了!袁耀现身于此,意味着计划彻底败露。更糟的是,刘勋己然叛乱,与袁术彻底撕破脸。即便刘勋追至此处,也绝不会顾及他的死活,只会强杀袁氏父子!
袁耀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个他曾数度搭救的汉献帝,心中波澜不起。
“陛下,地上寒凉。快请起身,莫要伤了龙体。” 袁耀的言语似有关切,语气却如霜雪般冰冷。
冷汗自刘协额角涔涔滚落,他脸颊抽搐,半晌才勉强咽了口唾沫,挤出一个扭曲的笑容:
“袁……袁爱卿。刘勋叛乱,寿春大乱,爱卿不去……不去诛灭叛党,为何……为何在此?”
袁耀微微侧首,活动了一下脖颈。
“叛乱?不,此乃引蛇出洞之计,只为肃清寿春所有隐患。”
上次洛阳刘协逃跑,给袁耀带来无数麻烦,将其带回寿春,袁耀岂能不派人时刻盯紧他的一举一动?
刘协瞳孔骤然收缩,仿佛明白了什么。他颤抖着抬起手,指向袁耀:
“你!你……你竟都知晓?!这绝不可能!朕会见刘勋之时绝无外人知道!”
袁术捻着胡须,面对天子毫无敬意:“陛下,你太过稚嫩。以为暗中串联几家豪族,便能铲除我袁氏?可笑至极!”
刘协浑身剧震,脑海中飞速掠过抵达寿春后的每一个动作——拉拢的第一个世家,密会刘勋,商定行动……难道每一步,都在袁术的掌控之中?
袁术得意一笑:“自今日起,淮南才真正是我袁氏一言堂!叛乱者首系尽诛!难以根除的世家,便扶持旁支傀儡代之。此等局面,还得多谢陛下成全!”
刘协张了张嘴,喉中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恐惧攫住了他。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政治!这才是成年人的世界!他太年轻了,妄想掌控一切,殊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尽在他人监视之下。他费尽心机,竟是在替袁家揪出隐患,还天真地以为能按设想推进……
想通此节,刘协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竟呜咽出声。他终究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精神崩潰,失声痛哭也在情理之中。
“呜……呜……袁卿,朕知错了!朕封你为大将军!封袁司徒为相父!朕以后……以后都听你的!都听你的!” 他语无伦次地乞求。
一旁的伏皇后闭目轻叹。她莲步轻移,无声地站到了袁耀身侧。
自独眼峰之后,她对这皇帝早己心死,如今只想寻得依靠,独善其身。因此早在未入寿春之时,伏皇后便己经找到袁耀,愿意帮助袁耀监视刘协,而代价便是,给她合理的自由。
袁耀对伏皇后来到自己身边有些诧异,看来伏皇后是一刻也不想待在刘协身边了,靠近自己便是表明了一切。
刘协猛地睁大双眼,死死盯住伏皇后:“是你?!你是皇后!是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是朕的妻子!你为何……为何背叛朕?!”
他终于明白,为何部署如透明一般,为何周密计划终有一疏!
皇后的背叛令刘协彻底癫狂,刘协猛地站起,怒视二人:
“朕知道了!你这贱人!定是想委身袁耀!贱人!!他己有了两房妻室,你只配做个小妾!哈哈哈!!”
恶毒的咒骂喷涌而出,此时的刘协不像一个君主,反而像是电影里的“无能的丈夫”。
伏皇后俏脸含霜,银牙紧咬,愤然扭过头去。
刘协似乎认命了。他摇摇晃晃地走了两步,脸上浮起怪异的笑容:
“朕是天子!纵有千错万错,你袁耀敢弑君不成?!此乃滔天大罪,天下共诛之!”
袁耀冷笑,将一卷帛书掷于地上:“看看这个,再做你的皇帝梦不迟。”
刘协阴狠地瞪着袁耀:“哼!休想欺朕!朕乃万民之主,谁敢废朕!!” 目光却不由自主扫向地上的帛书。
只一眼,他便如遭雷击!
一个熟悉的名字刺入眼帘——汉少帝·刘辩。
刘协浑身一颤,仿佛被抽去了筋骨,软软瘫倒。他手脚冰凉,颤巍巍地展开帛书:
“袁公子安启:仆祖上蒙袁氏大恩,冒死奉上此报。汉少帝刘辩与何太后尚在人世,己入曹操之手。曹不日将拥立刘辩复位。
刘协乃董卓所立,得位不正。曹操若复立刘辩,刘协即成伪帝!公子当速杀之,以正视听!”
细密的冷汗瞬间布满额头,刘协彻底在地,失魂落魄地喃喃:
“不……不可能……皇兄……怎会还活着……”
袁耀眼神冰冷地俯视着他。眼前的刘协价值骤降,却绝不能轻动。
那封看似袁氏忠仆送来的信,焉知不是曹操的毒计?若曹操并未真正寻得刘辩,只是以此烟幕惑乱淮南,诱他袁耀仓促弑君……那擅杀天子之名一旦坐实,必将震动汉室!届时曹操振臂一呼,诸侯群起讨伐袁术,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即使袁耀相信这封信主人的身份,也不可能杀了刘协。
诸葛瑾点破此局时,即使袁耀也不禁冷汗涔涔。
若是一步踏错,便是满盘皆输!
天下英雄,绝不可小觑。莫说尚未出山的诸葛亮,便是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皆是顶尖人物。袁耀亦需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他不由得咬牙暗恨:此计何其歹毒!是郭嘉?还是荀彧?
袁耀猜错了。此刻的郭嘉正缠绵病榻,气息奄奄,深陷梦魇,昏迷中仍惊恐呓语“天谴”二字。
荀彧虽在曹营,却心向汉室,断不会以天子性命设局。
此计,实出自曹操谋士程昱之手。程昱此人极为阴狠,所出计策往往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194年(兴平元年)曹操军粮短缺时,正是程昱出策,在东阿县(今山东阳谷)搜刮粮食,供曹操军队三日之需,其中混杂了“人脯”即人肉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