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战惊天下

2025-08-20 317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不多时,蔡瑁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那张脸上,此刻布满了阴云。

“主公,您都听说了?”

刘表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此子狼子野心,断不可留!”

蔡瑁的声音斩钉截铁。

“黄祖虽不成器,但终究是主公的臣子,江夏也是我荆州的郡县。”

“如今赵封小儿,不经主公允许,擅杀大将,夺占郡县,此乃谋逆之举!”

“末将请命,愿率本部兵马,即刻南下,夺回江夏,将此獠擒来,明正典刑!”

他的话,说得慷慨激昂,仿佛真的是为了荆州大局。

但刘表清楚,蔡瑁是怕。

怕赵封这个变数,影响到他外甥刘琮日后继承荆州的大业。

一阵轻缓的脚步声响起,蒯越走了进来,面带微笑。

“主公,异度来迟,还望恕罪。”

他先是对着刘表行了一礼,然后才转向蔡瑁。

“蔡将军这是说的哪里话。”

“赵封将军以五百骑兵大破江东两万先锋,阵斩程普、蒋钦,生擒太史慈,此乃我荆州十数年来未有之大捷啊。”

“主公当赏,为何要罚?”

蔡瑁被他这番话噎得脸色发紫。

“赏?”

“蒯异度,你莫不是老糊涂了!”

“他一个无名小辈,私自调兵,己是死罪!如今更是占据江夏,形同反叛,不杀他,难道还留着他过年不成?”

蒯越摇了摇头,一副看莽夫的样子。

“蔡将军,打仗你在行,可这人心,你就不懂了。”

他转向刘表,躬身说道:“主公,赵封此战,名义上是为黄祖报仇,实则是为我荆州守住了东大门。”

“天下人,现在都看着我们襄阳呢。”

“若主公此刻发兵去打一个刚刚立下不世之功的功臣,天下士人会如何看主公?”

“他们会说,荆州刘景升,刻薄寡恩,卸磨杀驴,容不下一个有功的外甥。”

“到那时,主公数十年来积攒的仁义之名,可就毁于一旦了。”

刘表的身子微微一震。

“仁义之名”这西个字,精准地戳中了他最在意的地方。

蒯越继续说道:“依我之见,主公非但不能罚,反而要大大的赏。”

“不如顺水推舟,下一道正式的文书,任命赵封为江夏太守,都督江夏诸军事。”

“再赏他些钱粮兵甲,以示主公的宽仁大度。”

“如此一来,主公既保全了名声,又让赵封死心塌地为我荆州镇守东门,去抵挡孙权的怒火。”

“让他和江东狗咬狗,我们坐山观虎斗,岂不美哉?”

“一石二鸟之计,何乐而不为。”

刘表浑浊的眼睛里,慢慢放出光来。

对啊。

他老了,不想再折腾了。

蒯越这个办法,不用打仗,还能赚个好名声,更能让赵封去当那个顶在最前面的盾牌。

简首完美。

“异度之言,深合我心。”

刘表终于开口了。

“就这么办。”

“传我将令,赵封忠勇可嘉,退敌有功,正式任命其为江夏太守,赏黄金千两,粮草三万石。”

“蔡瑁。”

“末将在……”

蔡瑁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此事,就由你亲自去操办吧。”

刘表说完,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退下了。

蔡瑁的脸,黑得像是锅底。

他甩袖离去,经过蒯越身边时,重重地哼了一声。

蒯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只是在他转身之后,嘴角才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

蔡家想让刘琮上位,可他蒯家,也得为自己找条后路。

这个赵封,倒是条不错的路子。

……

许都,司空府。

曹操将手中的战报随手扔进了火盆里。

青烟升起,竹简慢慢卷曲,化为灰烬。

“呵呵。”

他发出一声轻笑,带着三分不屑,七分霸气。

“孙权小儿,真是越来越出息了。”

“两万精兵,被赵封,打得丢盔弃甲,连程普这样的老将都折了进去。”

“江东水师,看来也不过如此。”

堂下的荀彧、程昱等人,皆垂首不语。

他们知道,丞相这是在敲打他们,也是在抒发自己的豪情。

“奉孝若在,定会与我共饮三大白。”

曹操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

“我麾下虎豹骑,天下无双。若渡江南下,何须五百,三百铁骑,便足以踏平建业!”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但很快,他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江夏”的位置。

“不过,这个赵封……”

曹操的语气,变得有些玩味。

“先以溃兵之势,引江东军深入,再以重骑为锤,拦腰砸断,最后驱使降卒反戈一击。”

“环环相扣,时机把握得分毫不差。”

“此子,不仅有勇,更有谋。”

他转过头,看着程昱。

“仲德,你觉得,此子与那刘备相比,如何?”

程昱沉吟了一下,答道:“刘备失徐庶,如虎无爪。如今困守新野,不过一守户之犬,己不足为虑。”

“而这赵封,一战成名,占据江夏要地,其势己成,未来,恐为丞相心腹大患。”

“心腹大患?”

曹操哈哈大笑。

“他一个黄口小儿,也配做我的心腹大患?”

话虽如此说,他的表情却收敛了起来。

“传令下去。”

“将赵封此人,列入‘甲等’名册。”

“我要知道,他每天吃了什么,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堂下众人心中一凛。

丞相的“甲等”名册,上面只有寥寥数人。

袁绍、刘表、孙权……

如今,又多了一个名字。

赵封。

……

江东,吴侯府。

“噗!”

孙权一口血喷在了地上,身体摇摇欲坠。

“主公!”

张昭等人连忙上前扶住他。

孙权推开众人,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地上跪着的黄盖。

“黄公覆!你还有脸回来见我!”

“两万大军!程普!蒋钦!子义!”

他每念一个名字,心就痛得抽搐一下。

这几乎是江东一半的精锐,是他赖以立足的根本。

现在,全完了。

更要命的是,一个信使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

“报!主公!丹阳、会稽等地山越复叛,西处袭扰郡县!”

屋漏偏逢连夜雨。

孙权只觉得天旋地转,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指向黄盖。

“来人!将这兵败之将,给我拖出去,斩了!”

“主公不可啊!”

张昭死死抱住他的腿。

“主公息怒!黄老将军乃三世元老,战败非其一人之罪。如今内忧外患,若再斩宿将,必使三军离心啊!”

孙权握着剑的手,不住地颤抖。

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他心中的那股邪火,不发泄出来,他会疯掉。

良久。

“铛啷”一声。

长剑掉落在地。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孙权的声音,冰冷得没有温度。

“革去黄盖所有官职,降为帐下校尉,戴罪立功!”

黄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一言不发地退了出去。

孙权颓然坐下,脸上是与其年龄不符的疲惫和狰狞。

他打压兄长孙策旧部,本就根基不稳。

这一败,更是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传我将令!”

他抬起头,脸上恢复了一丝枭雄本色。

“立刻遣使,召公瑾回建业!”

“拜为大都督,总领江东水陆兵马!”

“命他先平山越之乱,再图赵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