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假途伐虢

2025-08-15 5192字 1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邺城,袁绍府邸。

大殿内灯火辉煌,气氛却如同煮沸的开水般嘈杂。

“我建议调兵去渤海,助高干将军剿灭周遭黄巾余孽!”

逢纪嗓门最大,拍着桌案,力主支援渤海,“那高干将军驻守渤海郡,外甥一向勇猛,但黄巾贼何止成千上万?若不派援军,恐有不测!”

“胡说八道!”

荀谌冷笑一声,不甘示弱地反击,“比起那黄巾,难道幽州的公孙瓒威胁更小吗?那白马义从素来骑兵轻灵,来去如风,精锐无比!若他们南下冀州,何人可挡?当下之急,是加强冀州北部的防务,严防公孙瓒!”

“你们总是纠结于外敌内患的先后顺序!”许攸眉头紧锁,语气肃穆,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难道就没有一并应对之法?!”

他话音未落,其他谋士的议论声如同菜市场买菜一般,再次将大殿淹没!

“区区黄巾贼寇,乌合之众,何足惧哉!”

“黄巾军袭扰频繁,再是乌合,损失也很大!”

“高干将军勇猛,定能镇压!”

“若渤海有失,高干岂不孤立无援?”

“公孙瓒不可不防啊!”

“张燕那黑山贼子最近也安分得有些诡异……”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争议,有擅自释疑,更多的是互相攻讦和揣测,却无人能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同的明晰方略。

袁绍坐在主位之上,听着下方争论不休的谋士们,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谋士多是好事,但多得吵起来,吵得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是坏事了!他的头随着他们的争吵声,也不由自主地有些发疼。

更要命的是,就在这节骨眼上,家中又来了状况。

一位家丁匆匆进来,低声禀报:“主公,小公子袁尚高烧不退,府医正在诊治。”

“什么?!”袁绍闻讯,脸色骤变!

袁尚啊!那可是他如今最疼爱的小儿子,袁绍的第三子!

袁尚年少而貌美,生得粉雕玉琢,聪慧过人,极得袁绍的妻子刘氏的喜爱。刘氏常常在袁绍面前夸赞袁尚的才能和容貌,私下里更是流露出希望袁尚能成为继承人的意思。

袁绍本人也对袁尚的容貌感到非常惊奇,心中隐隐有立他为继承人的想法,只是碍于长子袁谭,所以未正式表态。

平日里,袁绍再忙,只要有闲暇,也要去看看自己这宝贝小儿子。如今他发烧了,这让袁绍如何能不心烦意乱?!

“这……这孩儿半夜三更突然发高烧……”

袁绍眉头紧锁,对着嘈杂的众谋士长叹一声,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失焦,“唉!我作为父亲,心神难宁,如何专心于这等扰攘纷争?诸位先生,能否……能否等小儿病情稳定些,再议此事?”

就在此时,袁绍的妻子刘氏,身披华服,面带忧色,恭敬地进殿,对着袁绍盈盈下拜。

“主公,小尚儿忽染风寒,妾身派人请了府医来瞧,说是有些高热,正煎药呢。”她抬起柔媚的双眸,眼含柔息,满是对三子袁尚的疼爱之情,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袁绍邀功的意思。

“小尚儿虽小,今日发烧,却还惦记着主公您为天下百姓操劳,口中念叨着‘爹爹要保重身体’……委实聪慧难测。他若是长大啊,必定不负父祖之望,乃是袁家……不!是天下的大才啊!”

刘氏适时地为自己的儿子吹嘘了一番,试图巩固袁尚在袁绍心中的地位。

袁绍听着妻子的话,看向刘氏的眼神略带赞许,但更多的还是对小儿子病情的担忧。

他轻叹一声:“他俊美过人,令人惊奇,小小年纪便如此懂事……罢了!我虽未正式立为继承人,但心中……心中亦盼望,日后我袁家的大统,能由他来继承……”

这番话,更是让在场的谋士们心中一凛!袁尚的地位,似乎比他们预想的还要重要!而刘氏对朝堂事务的干预,也让他们暗自警惕。

众谋士的面色各异,但都心照不宣地将这份信息记了下来。

就在此时,又一名使者步入大殿,神色慌张,高声禀报:

“启禀主公!青州黄巾军渠帅管亥,率众三十余万,正猛攻渤海郡!高干将军派属下向主公求援!”

“哗——!!”

消息未落,谋士们又起哗然!

三十万黄巾!这个数字,即便是在这个黄巾余孽处处可见的时代,也足以令人感到震撼!

“三十万?!这……这怎么可能?!”

“高干将军可守得住?!”

“当速派援军!”

“渤海郡有失,则我冀州东线门户洞开啊!”

“比起渤海,公孙瓒和张燕那边不是更紧要?”

各种声音再次嘈杂起来,比刚才更加激烈!

沮授眼见场面失控,再也按捺不住,他对着上方的袁绍深施一礼,沉声说道:

“明公稍安勿躁!请听在下一言!”

他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力排众议的气势,“明公麾下战将如云,皆是河北慷慨激昂之士,是当世名将!那黄巾军渠帅管亥,不过一草莽贼寇,三十万乌合之众罢了,何足虑也?!”

他顿了顿,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渤海郡城池坚固,高干将军勇猛善战,麾下又有精兵。守住一时,当无问题。明公可令高览、张郃二将,统率一支援军速赴渤海,协助高干将军,迎击黄巾贼!”

田丰也上前一步,附议道:“沮公言之有理!高览将军素有胆气,张郃将军方才伤愈,正是立功之时。以二将之能,辅佐高干,剿灭区区黄巾贼,绰绰有余!”

袁绍听到沮授和田丰两位稳健派谋士的建议,心中稍微定了一些。他知道,虽然其他谋士吵得厉害,但沮授和田丰的建议,往往更为务实和稳重。

而且,袁尚此时高烧,他实在无心应付这些争吵。

他沉吟片刻,最终采纳了他们二人的建议。

“好!就依照沮授、田丰所言!”袁绍一锤定音,“传令高览、张郃二将!即刻点齐兵马,开赴渤海,支援高干!”

他扫视了一眼其他诸位谋士,见他们虽然面色不一,但都没有再出言反对,便算是默认了这个决定。

说起来,这张郃如今伤势己经完全好了,甚至因祸得福,实力更进一步。自从上次在邺城门口,他舍命救下袁绍之后,天罡功竟然突破至了六层,实力大涨!

袁绍感念他的救命之恩,又有意提拔重用这个忠勇之士,如今正好有此机会,让他与高览一同领兵,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历练和栽培。

就在袁绍部署完支援渤海的兵力后,又一名使者匆匆忙忙地闯入了殿内,手中高高举着一封信。

“启禀主公!并州张燕……来信了!”

“张燕?!”

袁绍的眉头再次皱紧,脸上露出了深思的神色。他接过信件,拆开一看,面色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信中言辞倒是颇为恳切,先是极力表明并州军与袁绍这位联军盟主之间的友好关系,“并州军上下,素来与袁公您交好,敬仰您的威名,认为您才是这乱世之中,最有资格统领英豪,拯救天下苍生之人!”

随后,话锋一转,说到了正题:

“只是如今,幽州公孙瓒,素来与袁公您不睦,其人好战嗜杀,残暴不仁,实乃北方一害!我并州军亦有意讨伐此贼,奈何并州地势复杂,同往幽州山路崎岖,崎岖山路中外有北胡人常来袭扰,甚是不便!”

“故,我并州军希望能借道冀州,由冀州北上,前往幽州腹地,与公孙瓒决一死战!盼望袁公鉴于同盟情谊,以及共讨不臣之大义,宽容允许!”

信件内容简明扼要,意图清晰——张燕要借道冀州,打公孙瓒!

袁绍看完信,脸上那份复杂的神色,逐渐被一抹难以捉摸的玩味所取代。

“借道冀州……讨伐公孙瓒?”他将信件放在案几上,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这下,原本己经因为支援渤海兵力而略显平静的谋士们,再次找到了新的争论焦点!

“妙哉!”郭图率先兴奋地一拍大腿,脸上写满了幸灾乐祸。

“主公!此乃天赐良机啊!张燕要打公孙瓒,我们何必阻拦?此乃二虎相争!我们只需坐壁上观,笑看他们狗咬狗,拼个你死我活!最后无论是谁胜出,都必然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届时我们再行出兵,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蠢材!”逢纪闻言,厉声呵斥,脸色涨得通红。

“郭公则!你这等眼光,如何能为主公谋划天下?!若是幽州被张燕吞并,他实力大增,下一步岂不是要来攻打我们冀州?那黑山贼子野心勃勃,岂可养虎为患?!”

“逢元图你懂什么!”荀谌讥讽道。

“张燕不过黑山贼子出身!白马义从是吃素的吗?公孙瓒那匹夫,虽然好大喜功,但其军精锐,麾下猛将亦多!张燕那点人马,焉能是白马义从的对手?!他们即便打起来,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说不定,张燕反而会被公孙瓒给打得落花流水,彻底覆灭呢!我们何必为此操心?!”

辛评也跟着附和:“荀友若所言有理!与其担心谁胜谁负,不如让他们斗得更凶一些!我们不但要允许张燕借道攻打公孙瓒,还要暗中资助张燕一些粮草补给,给他打气助威!让他们战斗更加惨烈,最好是不分胜负,两败俱伤啊!如此,于我冀州,方是百利而无一害!”

你一言,我一语,谋士们再次吵作一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然而,就在此时,一股冷冽的、令人心悸的气息,悄然在这嘈杂的大殿之中弥漫开来。

一首未曾开口的许攸,此刻缓缓抬起头,那双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无比阴鸷的光芒。

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语气缓慢而沉重,如同最锋利的刀刃,瞬间刺破了所有人的喧嚣:

“不对,不对!你们……目光都太过短浅了!”

他环视众人,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底发寒的力量:

“这不是简单的借道!这不是什么二虎相争!这……”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是……假途伐虢之计!!”

“什么?!!”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谋士都骇然地看向许攸,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假途伐虢?!

这是兵法中极为经典的借道攻打第三方的同时,伺机吞并借道地的阴险策略!

许攸的意思是,张燕借道冀州,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幽州,而是他们冀州?!

许攸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站起身,目光如同利刃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说道:

“诸位好好想想!如今我冀州正面临什么局面?东面有青州黄巾军渠帅管亥,起三十万之众来袭!这管亥,不过一黄巾贼寇,按理与张燕黑山军,本就是……一脉相承!而张燕这封借道的信,来得多么巧?恰恰在我军面临黄巾贼困扰之时,他提出要借道冀州,北上攻伐公孙瓒?!”

“这……这实在太巧了!”

许攸的眼中闪烁着凶光,“黄巾军与黑山军,素有渊源!我敢断定,这张燕黑山军,定是与青州的黄巾军暗通款曲!甚至……他们本就是一伙的!”

“若是此刻,我们因为大意,同意张燕军借道,让他们进入我冀州境内……”

许攸的声音变得阴冷,“等到那时,他们便会趁我们没有防备,突然发难,偷袭我军!随后,再与青州黄巾军互为犄角,东西夹击!!”

他将那份令人心底发寒的推论,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想象一下那画面——腹背受敌!内外交困!前有黄巾贼,后有黑山军!

整个大殿之内,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暗叫这个计策的可怕!

许攸继续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危机感:“到那时,我军首尾难顾,前后夹击之下,必然顾此失彼!即便不至于全军覆没,也定当损失惨重,兵力大损,丢失城池,甚至……损及冀州根基!!”

“张燕这厮!!!”

袁绍终于忍无可忍!他猛地一拍案几!发出“啪”的一声巨响!

愤怒使得他整张脸都涨成了猪肝色!

“真没想到!我袁本初!因为他们并州军在邺城救命之恩,先前还顾念着这份情谊,处处让他们三分!在这等敏感时刻,甚至将他们推荐给董贼,意欲拉拢与利用!没想到,他们竟敢……竟然如此心机深沉,算计到我袁某人的头上来了!!”

他双目圆睁,眼中几乎要喷出怒火!

“哼!黑山贼子!果然是盗匪出身!不可信!不可信!”

袁绍猛地站起身,指着案几上的信件,怒吼道:

“来人!!传我将令!命麴义将军,即刻点齐本部精锐!严守冀州北境,靠近并州的边境重镇!加固城防!广布斥候!”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和杀意!

“若是……若是在边境之上,发现任何并州军的身影……无论是打着借道旗号,还是其他缘由……无需请示!当即发动攻击!给我狠狠地……当头痛击!!将其……彻底赶出冀州境内!!”

一场围绕着“借道”信件展开的激烈讨论,最终以袁绍的暴怒和针对张燕的强硬应对而告终。

河北三分的诡异平静,似乎,即将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