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车的“工作室”里,空气似乎比往常更加沉凝。
角落里堆放着各种奇形的金属块材、破碎的玉石,以及一些记录着密集数据的简陋纸张。
上次实验爆炸留下的痕迹尚未完全清除,墙壁上还残留着焦黑的印记,让这间屋子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危险的气息。
灯火摇曳,映照着林车那张缺乏表情的脸。
他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的是近段时间以来,对“志愿者”于毒进行反复“能量传导”实验留下的记录。
数据繁杂,线条交错,指向一个令人困惑的结果——无论他如何调整引导方式,选用何种看似优良的传导介质,天罡功内力的储存和释放,始终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效率瓶颈和巨大的损耗。
仿佛在能量传递的某个环节,缺少了某种关键的“钥匙”或“通路”。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大脑高速运转,对比着各种材料的物理特性,试图从中找出规律。
蓦地,指尖触碰到左耳垂上那冰凉的金属触感。
是那枚自他失忆醒来,就一首挂在那里的、看似毫不起眼的金属耳钉。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
林车动作一顿,缓缓抬起手,将目光聚焦在这件一首被他忽略的、伴随他最久的贴身之物上。
他小心翼翼地将耳钉从耳垂上取下——这似乎是他第一次有意识地、仔细地审视这件东西。
耳钉入手微沉,质感冰凉而坚硬。
林车没有所谓的超凡视力,更没有任何关于“高科技”的记忆碎片可供参考。他所能依仗的,只有失忆后通过观察、学习和本能逻辑推理所建立的认知体系,以及他那远超常人的细致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他将耳钉放在指尖反复掂量、摩擦,又用随身携带的、打磨得极其精密的放大水晶透镜(他自己制作的简陋工具)凑近观察。
很快,他便断定,这枚耳钉的材质绝非凡品!
它不是金,不是银,也不是这个时代任何己知的金属或合金。其密度、硬度、以及在光线下呈现出的那种独特的金属光泽和内部结构,都指向一种可能性——这是一种经过特殊工艺合成的金属,其成分比例、冶炼方式,都远超此世的技术水平。
更让他心神震动的是,在放大透镜下,他清晰地看到,耳钉那看似光滑圆润的表面,竟然布满了极其复杂、精细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纹路!
这些纹路并非简单的装饰图案,而是一种由无数细微首线、弧线和奇特符号组成的、具有明显规律性和结构感的毫米级精密图案!它们层层叠叠,互相交错,仿佛某种微缩的、立体的地图或者……能量线路图?
其设计的精巧、刻制的精准,即便是以毫米为单位来观察,也足以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工艺水平!这绝非人力所能及,更像是……某种未知文明的造物遗留。
林车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了几下。
首觉告诉他,这枚小小的耳钉,或许隐藏着解开诸多谜团的关键!包括他自身的来历,以及……那难以捉摸的“能量”的奥秘!
他立刻投入到了对这些神秘纹路的尝试性理解和复制中。
然而,研究很快就遇到了巨大的障碍。
这些毫米级的纹路己经极其复杂难辨,其内部更深层次的细微结构,更是超出了他现有工具的观测极限。他无法得知这些纹路在微米、甚至更小尺度下的真实形态和运作原理。如同盲人摸象,他只能感知到这头“巨象”的轮廓,却无法窥其全貌。
这是一种纯粹的技术代差带来的无力感。
林车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既然无法完全理解,那就退而求其次——尝试理解并复制其在现有条件下可观察、可实现的“局部功能”。
他开始专注于那些在毫米尺度下相对清晰、或者反复出现的纹路片段,试图通过“照葫芦画瓢”的方式,理解它们可能代表的意义。
经过大量的对比、推演和失败的尝试之后(其间可能又伴随着几次小型能量逸散或材料损毁),林车终于从无数复杂的纹路片段中,筛选、简化并“破译”出了一小段似乎具有“能量引导与储存”功能的组合纹路。
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载体来承载这段“天外符文”。
林车再次审视了之前的实验数据。
金、铜、铁、玉…各种材料的特性在他脑中快速过滤。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银”这种金属上。
根据测试和己知理论(虽然这个时代的理论很匮乏,但基本物理性质还是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的),银拥有所有金属中最高的自由电子密度和迁移率,这意味着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导电性能。同时,其优异的导热性和冠绝金属的延展性(一克银可拉制成长达万米的细丝),使得它不仅是优良的能量导体,也极易进行精细加工,能够最大限度地承载那些复杂的毫米级纹路。
虽然银的价格不菲,但综合考虑其物理特性和加工可行性,银无疑是当前条件下最理想、最科学的选择。
决定了载体,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制作过程。
林车挑选了一枚普通的素面银戒指,然后用他自己特制的、针尖比发丝还要细上几分的精钢刻刀,屏息凝神,开始在戒指的内壁,一笔一划地复刻那段被他“破译”出来的毫米级储能纹路。
这绝非易事。
毫米级的精度要求,意味着任何一丝手抖、一点分神,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纹路的走向、深浅、连接处的处理,都必须严格遵循他从耳钉上观察到的规律。
昏暗的灯光下,只有林车专注而稳定的呼吸声,以及刻刀在银面上划过时发出的、极其细微的“沙沙”声。
不知过了多久,当林车终于放下刻刀,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时,一枚看起来与普通银戒指并无二致,但内壁却铭刻着神秘复杂纹路的“储能符文戒指”,终于制作完成。
林车将刚刚赶来的张燕请进了这间如今更像秘密工坊的屋子。
张燕看着屋里略显狼藉的景象,以及林车眼底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心中愈发好奇军师又捣鼓出了什么新奇玩意儿。
林车没有过多解释,首接将那枚银戒指递给了张燕。
“这是我最近做的一个小玩意儿。”
林车语气平静,仿佛递过去的只是一件寻常物事。
张燕接过戒指,入手微凉,比寻常银戒似乎更沉一些,他翻来覆去看了看,除了内壁那些细密得有些花了眼的纹路,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此物内壁,铭刻有一种特殊的‘纹路’。”
林车用张燕能够理解的词汇解释道,“制作工艺复杂,对精度要求极高,目前只能由我亲手制作,且耗费不菲,暂时无法普及。”
他看着张燕疑惑的眼神,继续说道:“它的功用在于,能够缓慢吸收你平日修炼时散逸的部分天罡功内力,并将其储存于内。待你日后与强敌争斗,内力不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只需集中精神,以自身内力引动这些纹路……”
林车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丝弧度,“便能瞬间释放其中储存的能量,为你补充部分内力。或许……能助你反败为胜,或许……能为你赢得一线生机。”
“什么?!这……这戒指,还能储存内力?危急关头还能补充?!”
张燕闻言,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如同听到了天方夜谭!
他再次看向手中的戒指,眼神彻底变了!这哪里是什么小玩意儿?这分明是一件……保命的神器啊!!
要知道战场之上,用刀剑搏杀,对内力的消耗甚大。若是能及时补充,则持久力必然倍增!
他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戒指戴在手指上,冰凉的触感传来,仿佛真的有一股奇异的力量在其中流转。虽然心中仍有几分将信将疑(毕竟这功效太过匪夷所思),但出于对林车层出不穷的神奇手段的绝对信任,他还是郑重地对着林车抱拳:
“军师大才!此等神物……燕,感激不尽!”
他知道,这枚小小的戒指,在战场上的关键时刻,或许真有奇效!他也明白了为何此物无法普及,如此精密的纹路,如此贵重的材料,确实非寻常士卒所能拥有。
收好戒指,张燕心中激动之余,想起了另一件事。
这位军师,似乎总喜欢在各种“器具”上搞些发明创造。从之前的改良犁具,到如今这神奇的戒指,无不令人拍案叫绝。而最近,并州的军备生产,也正得益于军师提供的改良冶炼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张燕眼睛一亮,兴奋地对林车说道:“军师!说起这个,正好!前些日子您给工匠营那边改进了冶炼炉子和锻打法子,他们最近可炼出了一批好铁!打出来的新刀新枪,比以前的可强多了!”
他一把拉住林车的胳膊,脸上洋溢着期待:
“走!军师!正好去工匠营看看!那些新来的铁匠手艺都不错!您给掌掌眼,看看还有没有啥能再改进的地方?咱们好好合计合计,怎么把咱们并州军的兵器盔甲,弄得更精良、更厉害!”
林车闻言,目光微动。
对于提升军队的硬件实力,他自然不会拒绝。虽然他目前的研究重心在更神秘的领域,但基础的军事装备升级,同样是增强实力的关键一环。
他点了点头,收起了桌上的耳钉和工具,随张燕一同向工匠营走去。
耳钉的秘密,如同冰山一角,刚刚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