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废文与国策

2025-08-22 2748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徐知府见状,朝着小吏招了招手。

小吏便将答卷放在杨山长的桌案前。

杨山长见状,朝着徐知府拱了拱手。

“那老夫便先睹为快了!”

徐知府微笑着,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杨山长也不客气,拿起答卷便看了起来。

片刻后,不由皱了皱眉。

徐知府见状,站起身走到杨山长身旁,看了一眼答卷,也是摇了摇头。

“开源节流、通商惠工,这个破题!”

杨山长闻言,不由淡淡的瞥了他一眼。

这次来找徐知府,本想着以简易的才学,策论什么的应该也没问题,借着这个由头,亲自招他到陵阳书院,完成官家和恩师交办的任务,不成想,简易的策论,竟然这么普通?

不过,即便如此,杨山长也只能硬着头皮笑道。

“破题虽陈旧了些,不过,这用词还是不错的,徐大人以为如何?”

徐知府看到杨山长的表情,顿时有些尴尬。

杨山长刚说完,要亲自教授简易,这时候说人家的文章不行,无异于打他的脸。

徐知府反应过来,不由打了个哈哈,附和道。

“不错不错,这遣词造句,颇为老练,上榜足矣!”

杨山长闻言,顿时扯了扯嘴角。

徐知府说完,尴尬一笑,也没有多言,便走回自己的座位。

就在这时,学正大人走了进来,朝着两人躬身一礼。

“见过知府大人,见过杨山长!”

学正虽然是一府学官,但是在徐知府和杨山长面前,地位还是低了许多,这个时候可不敢托大。

徐知府见状,点了点头。

“如何了?”

因为要接待杨山长,徐知府便将考场那边的事务,交给了学正。

学正闻言,再次躬身一礼。

“回大人,府试第三场,己经考完,倒是有几篇不错的策论,还请大人过目!”

说着,学正将几份答卷,交给徐知府。

徐知府接过答卷后,随意的看了一眼,却是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不满。

“皆是一些陈词滥调,毫无新意!”

手上的几份答卷,与简易的破题,不谋而合,不是加大通商,就是裁撤用度。

学正大人闻言,立马低下了头。

徐知府的话,便说明,今科府试,策论一道,并无出彩的文章,这对他这个管学政的主官来说,无疑是啪啪打脸。

学正大人只能尴尬一笑。

“破题虽然老旧,不过,这魏意,吴狄,钱尚明三人的策论,还是可圈可点的!”

徐知府晃了晃脑袋。

“罢了,回头你与学官们阅卷完毕,将前十的卷子送来,本官仔细看看,定下案首,”

“其他的录榜,你报个名录上来便是!”

说着,将手上的几份答卷,交还给学正。

学正顿时羞臊的接过答卷,便往外走去。

走了一半,又被徐知府叫了回来。

只见徐知府,取过简易的答卷,递给他。

“这份答卷,你一并带走!”

学正见状,瞥了一眼,不由一愣。

“简易的答卷?”

徐知府闻言,眼角看了杨山长一眼,这才说道。

“简易的卷子,还是不错的,报榜的时候,给他个甲榜吧!”

学正大人听到这话,顿时一惊。

“甲榜?”

徐知府扯了扯嘴角。

“怎么,你有意见?”

学正连忙低着头。

“下官不敢!”

徐知府摆了摆手。

“去吧!”

学正闻言,连忙将简易的答卷,放在最上面,随后抱着答卷,便要转身往门外走去。

然而,还没等转身,学正随意的往简易的答卷上一瞥,便传出惊咦的声音。

“咦?”

徐知府见状,皱了皱眉。

不等他说话,学正大人却是放下答卷,抄起最上面一张宣纸,目不转睛的看了起来。

杨山长见此,也是一脸无语。

徐知府顿时咳嗽一声,提醒学正,客人还在呢。

学正大人则是面露喜色。

“知府大人,这篇文章倒是不错,您看看!”

徐知府闻言,上前两步,来到学正身前,朝着他手上的宣纸看去,脸上神情顿时一怔,随后惊讶出声。

“钱生钱?”

杨山长听到这话,也站了起来,凑到学正大人另外一边,看了几眼后,脸上表情愕然。

“这是简易的答卷?”

学正大人将宣纸翻过来看了看,回道。

“山长,这是草纸,非答卷也!”

徐知府闻言,伸手取过宣纸,脸上表情古怪。

“这小子,是先写了这篇文章,不知为何又放弃了?”

杨山长轻轻抿了抿嘴唇,却是一言不发。

学正大人见状,立马察觉到了不对。

“知府大人,杨山长,这破题不对?”

徐知府摇了摇头。

“去岁,赋税不足,宜州闹灾,引发乱民,”

“官家召集各部臣工议事,秦相便提出了钱生钱之策,以解民忧!”

学正大人不由张大了嘴。

“如此说来,简易的这篇废文,与秦相的国策一样?”

“简易这小子,有如此眼界?”

杨山长闻言,轻哼一声。

“此策能解一时之困,却有与民争利之嫌,无异于饮鸩解渴,非良策也!”

此言一出,徐知府和学正大人,顿时脸露尴尬之色。

杨山长身在朝外,可以随意指摘秦相的观点,但是他们身为官员,却是不敢乱说,只能面露苦笑之色。

杨山长见状,也反应过来,自己说的话,有些过界了,不由得咳嗽一声。

“徐大人,今日多有叨扰,杨某这便告辞了!”

徐知府见状,不由松了口气,朝着他拱手还礼。

“杨兄慢走!”

杨山长闻言,再次颔首后,便转身离去。

学正大人见状,也朝着徐知府躬身一礼。

“下官告退!”

不过,却被徐知府叫了下来。

随后,在学正大人不解的目光下,徐知府将简易的草稿纸取过,收到袖子里,随后,语气低沉的道。

“这篇文章,乃是废文,万万不可传出去,你可明白?”

学正大人立马点头。

“下官知道!”

徐知府脸上露出满意之色,再次说道。

“今科府试案首,便是简易,其他的答卷,我就不看了,名单你们看着排吧,”

“弄好了,给本官报个名录便是!”

说完,徐知府一甩袖子,也走了出去。

留下学正大人,一脸懵逼。

然而,半个时辰之后,便有一匹快马疾驰出了江陵府,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京都,入城后,在一出宅邸前停了下来。

抬眼看去,只见宅院匾额上,写着“秦府”两个烫金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