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为民而功利,何错之有?

2025-08-22 2645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许继闻言,不由瞥了杨山长一眼。

“师兄可别忘了,老师以前也是这么说你的!”

杨山长顿时恼怒的瞪了他一眼。

“许大脑袋,我看你在白山书院呆久了,皮痒了?”

“你若是想死,老夫成全你!”

听到杨山长叫自己的外号,许继不由哭丧着脸。

“师兄,不带这样的!”

杨山长轻哼一声,却没有继续瞪眼,只是沉声道。

“老师让你来江陵府,查访这个简易,可有说别的?”

许继闻言,挠了挠头,这才说道。

“老师没有明说,只是让我带话给你,若是这个简易品行端正,可堪造就,便让你亲自教他读书!”

杨山长眼眸一闪。

“他是纪文博的学生,为何让我教他?”

许继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这我就不知道了!”

杨山长不由再次一瞪眼。

许继立马缩着脖子,作投降状。

眼见杨山长脸色难看,许继这才咳嗽一声,正了正神情,略微沉思后轻声道。

“老师忽然让你关注这个简易,我猜测可能与太子有关!”

杨山长闻言,不由满脸疑惑。

“太子?”

许继嘿嘿笑道。

“师兄还不知道吧,老师如今是太子太师,奉官家之命教太子读书,”

“能让老师上心之人,定然与太子有关!”

杨山长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良久之后这才说道。

“听闻,太子和无双公主便是在江陵府找到的,莫非这个简易与太子相识?”

许继点了点头。

“倒是没有消息传来,不过,可能性不小!”

杨山长不由苦笑一声。

“若真如此,老夫倒是不好拒绝了!”

许继晃了晃脑袋。

“邕王病世,如今太子便是官家唯一的子嗣,将来可是要继承大统的,”

“不过,秦相似乎不是很喜欢太子,对太子和公主的身份颇有微词!”

杨山长闻言,顿时冷哼一声。

“姓秦的独揽朝纲,残害忠良,他的野心除了官家,天下何人不知?”

“邕王还在世之时,他便有意让官家立怀王为太子,”

“若非官家忽然找回太子和公主,恐怕此时的朝廷,早就是他的一言堂了!”

许继见状,凑了过来,嘿笑道。

“师兄,如今官家似乎也对秦相不是那么信任了,近段时日,朝中大事,官家都让李相公参与,朝中官员也都分成了两派.......!”

杨山长听到这话,却是恼怒道。

“那个李默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许继不由摸了摸鼻子,识趣的闭上了嘴。

杨山长见状,放缓了语气。

“罢了,老夫如今就是个教书匠,懒得管那么多!”

许继呵呵笑道。

“师兄能这么想,那是最好了,”

“当初老师就是因为,你这个脾气,怕你得罪人,这才让你回江陵府,当了这个山长!”

杨山长闻言,白了他一眼。

“你回去之后,告诉老师,既是老师吩咐,学生定然全力以赴!”

听到这话,许继不由好奇的看了他一眼。

“老师说的是:若是这个简易品行端正,可堪造就,便让你亲自教他读书,”

“师兄不再看看了?”

杨山长摇了摇头。

“其实这个简易,老夫神交己久!”

说着,杨山长再次取出一张宣纸。

许继接过后,看了一眼,便笑道。

“这诗词不错,寿联也有意思,不会也是那个简易所作吧?”

杨山长点了点头。

许继不由扯了扯嘴角。

“这等诗作,比之白山书院的那些天才,都不遑多让,”

“师兄何必多此一举,跑来临江县亲自试探?”

杨山长闻言,轻笑一声。

“这诗词是,他赠与江书豪,与青楼女子争风吃醋用的,寿联也是他给江书豪的讨好江老爷用的,”

“他的才学,我不怀疑,只不过,他一诗一联,目的太过功利,”

“若是心术不正,老夫宁可违逆老师之令,也不会教他!”

许继眨了眨眼睛。

“那为何师兄又答应教他了?”

杨山长呵呵一笑,指了指简易的策论。

“你看他策论的最后一句.......是故,为民牟利,而无所不用其极,失德乎?不失为大义也!”

许继不由吐槽道。

“能写出这种文章之人,无德无义,心中只有利,岂不是与师兄教义背道而驰?”

杨山长摇了摇头。

“你呀,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简易的策论通篇带着功利,但是他的功利,不是为己,而是为民,”

“为民而功利,何错之有?”

许继顿时一脸愕然。

“功利和大义,小人与君子,本是对立,然,出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让人觉得别扭!”

杨山长哈哈笑道。

“别扭就对了,此人既心怀百姓,又善于钻研,不过是无人引导,误入歧途罢了,”

“待老夫亲自出手,晓以大义,将来说不定是个好官!”

许继闻言,扯了扯嘴角。

“师兄不会是因为简易与太子有关,才这么说的吧?”

杨山长闻言,却是没有生气,只是耸了耸肩。

“如今朝廷纷乱,后宫也不太平,官家年岁渐长,”

“太子刚入宫心腹甚少,若是这简易能够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倒也无不可!”

许继不由满脸意外之色。

“师兄支持太子?”

杨山长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老师答应当太子太师,教太子读书,你以为如何?”

许继闻言,不由惊的站起身,张大嘴看着杨山长。

“师兄的意思是......老师......太子......!”

杨山长轻轻摇了摇头。

“老师一心为民所想,若非那些奸党,他也不会心灰意冷,在白山书院,一心教书育人,”

“如今太子的出现,便是一次拨乱反正之良机也!”

许继听完杨山长的话,顿时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后,许继抬起头,看向杨山长,朝着他拱了拱手。

“师兄保重,许继这便回京都了!”

说着,许继跳下马车,朝着后面一辆马车走去。

杨山长掀开车帘,看着许继登上马车,首到马车远去,这才放下车帘,朝着赶车的老仆喊了一句。

“回江陵府!”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缓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