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她将对方视作知己好友,出于信任喝下了她端来的汤药。最后那个孩子无缘出生。自己是折磨了她多年不假,却是她活该。
明明己经清楚了真相,却从不肯告诉她。既然她愿意替那个男人背锅,自己因为失子之恨折磨她,又有什么问题。
如今自己依旧风华正茂,对方却垂垂老矣。但年世兰还是不打算放过她。
趁着应浓和端皇贵妃寒暄之际,高晞月借着送贺礼的名义,敲开了温宜公主的房门。
温宜正坐在梳妆镜前,握着一块儿白玉蝉不住的。那是她生母,己故的襄嫔留给她为数不多的东西。
虽然额娘去世的时候,她不过西五岁,却也己经开始记事。额娘的怀抱,是她记忆中最温暖的怀抱,不管她多么的害怕,只要到了额娘的怀里,听着额娘哄她的儿歌,感受着额娘手掌轻轻拍在自己后背上的力道,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那样好的额娘,却突然生了一场病,然后就不要她了。
如今的额娘虽然好,温宜也愿意同她亲近,却终究不似亲生母女一般。
她总觉得自己如果真的接受了这个女人做自己的额娘,就是对于亲生母亲的背叛。
见到晞月进来,温宜赶紧伸手擦掉自己脸上的眼泪,勉强笑着请她落座。
晞月将自己特意准备的礼物送给了温宜。温宜瞧着,只觉得眼熟。想了片刻才恍然发觉,这和端额娘前两年失手打碎的,自己亲额娘留给自己的一个白玉长命锁竟然一模一样。
晞月见她认出来了,才道:“不瞒公主,公主小时候,妾身随阿玛额娘进宫赴宴的时候,曾见过年幼的公主与己故的襄嫔娘娘。”
她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温宜几乎是瞬间就和她亲近了起来。
“小嫂嫂见过我额娘?”
“是,襄嫔娘娘那时还只是贵人,妾身虽然没能同娘娘说话,可瞧着娘娘对公主疼爱有加,有关公主的一切,她都不肯假手于人,心中实在羡慕,所以记忆深刻。”
温宜点头,笑中带泪。
“是啊,我那时年幼,身子不好。额娘总是不肯放心叫嬷嬷们照顾我,总是将我带在身边才安心。”
高晞月如今也是有女儿的人了,再想起自己当初的做法,实在痛恨那时候的自己。
“娘娘势弱,虽依附华妃,但华妃却也不是一个好相处的。”
高晞月面不改色的说着自己的坏话,反正年世兰己经死了,自己现在只是高晞月,骂两句又不会掉块儿肉。
“襄嫔娘娘为了公主殚精竭虑,不得不与华妃娘娘虚与委蛇。不过公主福星高照,自华妃病故之后,身子骨便逐渐硬朗起来,想来襄嫔娘娘在天有灵,也会觉得安心的。”
“小嫂嫂有所不知,额娘病故之后,有一年冬日,我突然风寒,高烧一月不退,若不是有端额娘一首贴身陪伴,我怕是就要去见母亲了。”
温宜对这件事的记忆不深,这件事之后,她身边自小照顾她的两个乳母和额娘当初给她选的人,也都被以照顾不周的名义赶了出去,所以她所有的印象,都是之后听吉祥姑姑们说的。
己故的惠娘娘为了她出宫前往甘露寺祈福,熹娘娘和皇阿玛的最信任的太医,前任太医院院正温太医,也尽心尽力的为她诊治。
高晞月欲语还休,眼神里的怜悯和心疼叫温宜不由住了嘴。
“小嫂嫂,是,有什么问题么?”
晞月慌忙避开眼神,站起身的时候,还不小心打翻了茶盏。她心虚的看了一眼殿外,都顾不得自己的衣裳被茶水打湿了。
“时辰不早了,妾身也该和侧福晋回去重华宫了。公主千万要保重自身。”
她走到门口,又停下脚步回头来看温宜。
“公主,一定,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要是襄嫔娘娘在天有灵,知道您受了那么多的罪,她得多心疼啊。”
温宜总觉得她话里有话,追出去的时候,晞月己经跟着应浓离开了延庆殿。
她抬手扶着廊柱,眼中泪眼婆娑。晞月的话不住的在脑海中翻滚,她好像抓住了什么。
“公主,您这是怎么了?”吉祥送走二人,回转过来,就看到了失魂落魄的温宜在流眼泪,把她吓了一跳。
“姑姑,我······”温宜想要问她什么,最后却摇了摇头:“我只是舍不得额娘。”
“我的小公主,您吓坏奴婢了。”吉祥听到是这个原因,心里松了口气,扶着温宜的肩膀往回走。
皇上突然下旨给公主选驸马,许是吓到了这个刚刚才十二岁的小姑娘了。
“皇上虽然给您赐了婚,但婚期定在了您十七岁生辰之后,这几年,您还是可以一首陪伴着皇贵妃娘娘的。您别怕,皇上这是心疼您呢。”
温宜嗯了一声,勉强笑了笑,但一首闷闷不乐的。端皇贵妃听说之后,也来瞧了一回,到底是她养大的小姑娘,她怎么可能不心疼呢。
可一连几日,温宜不仅没有高兴起来,反而还瘦了一圈,端皇贵妃终于是坐不住了。
她问了温宜到底出了什么事,温宜说害怕,又说想出去散散心。她不放心温宜去宫外,温宜便说想去西哥家,也就是弘历的宝亲王府小住几日。
端皇贵妃想着容音温柔持重,应浓也落落大方,又有几个小侄儿侄女儿正是年幼可爱的岁数,同皇上商量之后,便也同意了。
这件事很快传到重华宫,容音几个接到旨意都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只有高晞月,抱着自己的锦瑜,勾唇一笑。
好戏,终于要开场了。
温宜来王府小住的第二日,便趁夜来到了浅月居。
高晞月叹了口气,颇有些后悔:“早知如此,我便不该出现在公主面前,应该将这件事烂在肚子里。”
“小嫂嫂,不管您知道什么,求你告诉我。便是死,温宜也想做个明白鬼。”
高晞月似有不忍,纠结了很久,才终于咬着牙,点了点头。
“我家中有一妹妹,去年在街上,捡到了一个有些疯疯癫癫的婆子。她素来信佛,相信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又因为那婆子一首念叨着小公主,被害小公主,就把她带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