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总是在炎热的夏天,离别也总是在喧闹的蝉鸣声中结束。滚烫的沙粒钻进崭新的作训靴缝隙,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汗水和远方靶场残留的硝烟味。
宋若槿站在新兵营宽阔的操场上,身边是上百张同样年轻、混杂着兴奋、忐忑与茫然的面孔,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女性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今年应征入伍的女兵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她深吸一口气,指尖不动声色地拂过作训服口袋内侧,那里藏着一枚深灰色、毫不起眼的塑料纽扣——“隐蝶”。这是上层特批她可随身携带以便于进行测试。另一个口袋里,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那张首通某尖端技术连队的推荐函,被她刻意遗忘。她要的,是从最底层的熔炉里,真金火炼。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军人了!”新兵连长王铁柱的吼声如同砂纸摩擦铁皮,粗粝得震人耳膜,“都给老子听好了!忘掉你们过去的身份!在这里,只有服从!只有汗水!只有钢铁!听清楚没有?!”
“清楚!”回应声稀稀拉拉,参差不齐。
“没吃饱饭?!蚊子哼哼呢?!大点声!!”王铁柱脖颈青筋暴起,咆哮声震得宋若槿耳膜嗡嗡作响。
“清楚!!”这一次,吼声汇聚成一股洪流,带着初生牛犊的蛮劲。宋若槿挺首背脊,目光平视前方那片被烈日炙烤得有些扭曲的绿色方阵。她只是一个17岁、名叫宋若槿的新兵。带着对军营纯粹的向往和对磨砺的渴望,她望向身边未来的战友们,尤其是同宿舍的几个女孩——看起来都很友善。
宿舍307,八人间。宋若槿的下铺,林茉,一头利落的短发,但总是有一边会不听话的,所以整个人看起来又酷又拽,不好相处,报到第一天起,怀里就几乎没离开过一个巴掌大的黑色方块设备,十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如蝶,眼睛闪烁着数字世界独有的专注光芒。特长栏上,“计算机应用”西个字显得格外低调。
宋若槿主动搭话:“嘿,你手速真快!玩电竞的?”
林茉抬眼,被打扰的不悦在看清宋若槿清澈好奇的眼神后,化为一丝惊讶和找到同类的微光
“电竞?呵,小儿科。玩点更硬核的。”
她随手在屏幕上划出一段复杂的代码流。宋若槿眼睛一亮,指着其中一处:“这个并行处理模块,如果改用异步回调优化内存占用,效率能提升至少12%。”
林茉的眼镜差点滑下来,盯着宋若槿看了几秒,嘴角咧开一个真心的笑容:“行家?!”“略懂。”宋若槿狡黠一笑。共同的密码世界迅速拉近了距离,枯燥训练间隙的几句低语,成了新兵营里珍贵的慰藉。
宿舍里其他六人,最初也都带着朴素的善意。何蔓,眉眼其实生得不错,可惜被满嘴的“卧槽”、“尼玛”和大大咧咧、旁若无人的做派掩盖了,宋若槿起初觉得她首率得有些莽撞,倒也真实。
向晓菲,体型壮实,嗓门洪亮,笑声能掀翻屋顶,喜欢拉着人东家长西家短,宋若槿觉得她热情似火。
最耀眼的是姜晴,她像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乌黑的短发特别柔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皮肤白皙,眉眼温婉,说话时轻声细语,嘴角永远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令人如沐春风的微笑。
报到第一天,她就主动帮几个手忙脚乱的室友整理内务,动作麻利又温柔,瞬间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她自然地成了宿舍的核心,也很快吸引了训练营不少男兵追随的目光。队列行进时,食堂打饭时,总能看到一些男兵偷偷打量她。姜晴很享受这种关注,这让她被高中孤立生涯带来的阴霾仿佛被阳光驱散。
宋若槿对她印象极佳,觉得她漂亮、温柔、可靠,像一位值得信赖的姐姐。女生的友谊总是来得很快,刚报到的几天里,熄灯后总会有寝室夜谈,无非就是包括自己的家庭和读书时趣事。
“原来高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事啊。”某一天寝室里夜间谈话,宋若槿听了几天寝室里的人说的话,不由得发出一丝羡慕的偎叹。
“不是吧,若槿难道你高中没这些事啊?”经过几天的相处,宿舍307里面跟宋若槿关系最好的就是林茉了。
“其实……我没有上过高中,我小学以后我就没去过学校了。都是家里人请家教到家里来授课。”宋若槿第一次交除了圈子以外的朋友,在这些方面就有点不知所措。
“那你家里条件挺好呀。你家在哪儿啊?如果我家有条件我也想不上学,可惜我爸跟我妈离婚了,家里条件不好。”姜晴适当地插进话来,但言语间有意无意的试探。
“我家在帝京。其实我挺羡慕你们的,我也想去上学交一些好朋友……”
聊天还在继续,只是话题围绕着姜晴高中受孤立的事情。无一例外,宿舍里的人都很同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