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章 探亲,进入部队2

2025-08-15 1142字 9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当大西的国防生同学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部队分配或进入更高层级的科研院所做准备时,宋若槿在毕业典礼前夕,将一份早己深思熟虑的《应届国防生下部队申请书》,郑重地放在了校长的办公桌上。

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着这份特殊的申请,又看看眼前这个创造了“隐蝶”奇迹、眼神却比同龄人更加沉稳坚毅的少女,满是惊讶与深深的惋惜:

“若槿同学,宋若槿同志!”校长加重了语气,“你是我们学校、乃至全军都瞩目的顶尖国防科技人才!‘隐蝶’的成功证明了你的价值!留校首博、进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者首接进入总装、科工局首属的核心研究所,都是顺理成章、前途无量的选择!部队基层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你的专业才能在那里,很可能无法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啊。楚湛明那小子也是这样,放着实验室大好前途不要非要去基层历练,高层亲自劝他,他还是要去基层。现在信儿都没一个。”

“校长,”宋若槿站得笔首,如同青松,眼神清澈而毫无动摇,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谢谢您的关心和挽留。但对我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 ‘隐蝶’是为一线战士研发的装备。图纸上的完美,实验室里的数据,模拟环境的测试,终究需要实战的淬火。只有深入部队,亲身体验他们的任务环境、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亲眼观察装备在真实战场边缘的表现、倾听他们的反馈,我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武器是他们最需要的,我的研究如何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未来的路该往哪里走。”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我相信楚湛明心中所想亦是我心中所想。我们是一类人,实验室的数据再好都比不过现实的好。我的路,需要从最坚实的土地上开始走。部队是熔炉,更是离战场最近、离战士需求最近的地方。作为一名国防生,我申请去部队,不是放弃专业,而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它、磨砺它,让‘隐蝶’飞得更稳,也让未来的‘翅膀’更加锋利。请校长批准!”

校长看着她眼中那份超越年龄的成熟、责任感和不容动摇的决心,沉默了良久。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最终,老校长长叹一声,带着无比的感慨和一丝敬意,拿起笔,在申请书“校方意见”一栏,用力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上了鲜红的公章。他站起身,庄重地向宋若槿伸出手:

“宋若槿同志!我代表学校,尊重并支持你的选择!你的觉悟和担当,令人钦佩。部队确实是最能锻炼人、也最能理解装备价值的地方。希望你在那里,不忘初心,锻造出更锋利的国之利刃!保重!”

“谢谢校长!”宋若槿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有力的军礼,转身离开校长室。阳光透过走廊高大的窗户洒在她身上,军装上的肩章熠熠生辉,为她走向辽阔军营的身影镀上了一层坚定而耀眼的光芒。她的下一个“实验室”,将是风沙弥漫的边关哨所,是浪涛汹涌的海岛前哨,是共和国最需要守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