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全营集合出发,打鬼子!

2025-08-24 258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李明华刚睡了一会儿,就被警卫员轻声唤醒。

"营长,魏大勇和许成才回来了,就在外面。"

李明华一个激灵坐起身,心想肯定是他们在前面是遇到鬼子部队了。

李明华顿时睡意全无,一个鲤鱼打挺从香喷喷的床上跳下来。

他迅速整理好军装,戴正帽子往外走,边走边问警卫员:"战士们吃完饭了吗?"

"都吃好了,营长您还没吃呢,我这就去给您拿饭!"警卫员说着就要跑。

"快去快回!"李明华确实饿得前胸贴后背。

一出房门,就见魏大勇和许成才正狼吞虎咽地吃着饭。

两人左手抓着大饼,右手端着罐头白菜汤,活像饿虎扑食,吃相那叫一个难看。

李明华知道魏大勇吃饭时不爱说话。

就首接问许成才:"成才,前面什么情况?"

许成才嘴里塞满食物,含糊不清地回答。

"报告营长,在二十五里外的石坝口山谷。

有咱们八路军的部队正阻击鬼子一个满编大队,打得可激烈了!"

魏大勇在一旁猛点头,嘴里还嚼着大饼,腮帮子鼓得像仓鼠。

李明华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哟,一个满编大队,差不多1000头上下鬼子,跟山崎大队规模相当!可以打啊!"

于是他急忙追问:"是哪路八路军在阻击鬼子?"

这时魏大勇刚咽下一大口饼,抢着回答。

"营长,我看清楚了,不是咱们八路军主力部队,是地方武装在阻击鬼子!"

他边说边往嘴里塞饼,生怕被营长说只会吃饭不干活。

李明华会意地点点头,心里却是一沉。

看来是地方武装提前得到了总部的命令,进行阻击鬼子部队。

但他们装备简陋、训练不足,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得赶紧救援他们了。

想到这里,他顿时心急如焚。

恰在此时,警卫员端着饭菜匆匆赶来。

李明华一把接过,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同时下令。

"快,传令全营集合!带足弹药,五分钟后出发!"

"是!"警卫员飞奔而去。

很快,急促的集合号响彻村庄,独立营的战士们闻令而动,迅速整装列队。

李明华三下五除二吃完饭。

用袖子一抹嘴,就带着吃完饭的魏大勇和许成才往外走。

"大勇、成才,一会你们俩在前面带路,咱们得赶紧去支援民兵部队!"他边走边吩咐。

刚走出院子,王逸凡就风风火火地跑来报告。

"营长!诉苦大会和公审大会开完了,物资也分发给老乡们了。

贾家村的乡亲们特别支持咱们,都抢着要帮忙!您看需要多少人手?"

李明华闻言大喜:"太好了!马上动员100个老乡。

让他们带上炉子、板车,一会儿帮忙拉大炮和弹药"

他略一思索又补充道。

"对了,让乡亲们把家里的铁锹、锄头都带上,到了战场要挖工事用!"

"是!"王逸凡雷厉风行地转身就去安排。

看着这位教导员干劲十足的样子,李明华心里格外欣慰。

如今的王逸凡办事利落,执行力强,确实是个得力助手。

更让他感动的是乡亲们的热情。

听说要帮八路军搬东西,打鬼子,村民们也是争先恐后地报名。

这种军民鱼水情,正是八路军最强大的后盾!

于是李明华带着魏大勇和许成才大步流星地赶到村里的打谷场。

此时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独立营战士己经列队完毕。

战士们精神抖擞,枪械擦得锃亮,迫击炮和重机枪都己整装待发。

不到五分钟,王逸凡就领着百余名青壮年老乡赶来了。

这些老乡们推着独轮车、板车,挑着簸箕、箩筐。

有的还扛着铁锹锄头,个个脸上都写满了坚定。

"同志们,乡亲们!"李明华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高声喊道。

"现在咱们的民兵兄弟正在石坝口跟鬼子拼命。

他们缺枪少弹,情况危急!咱们必须马上赶去支援!"

"把大炮都装上板车!全军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战士们和乡亲们立即行动起来。

火炮被装上板车,弹药箱整齐码放,整个队伍像一条长龙般迅速向石坝口方向开拔。

此时,二十五里外的石坝口附近的山谷阵地上,枪炮声震耳欲聋。

地方武装的战士们己经苦苦支撑了许久。

面对日军一个满编大队的疯狂进攻,他们弹药所剩无几,伤亡越来越大。

"队长!子弹快打光了!"

一个满脸是血的高大汉子从战壕里爬过来,声音嘶哑地喊道。

队长张大富一边瞄准射击,一边咬牙道。

"就是拼刺刀也得给我顶住!

要是让这群狗日的突破防线,咱们根据地的乡亲们就遭殃了!"

那汉子也是点点头,但是他还是说道:。

“但是队长,我们可能也坚持不了多久啊,也不知道主力什么时候来"

“别管坚持多久,能多坚持一分钟就是一分钟,难道你怕死?想跑吗?"

那汉子抹了把脸上的血,咬牙道。

"队长,俺王大头啥时候怕过死?就是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老子还是条好汉!"

队长张大富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好样的!等会儿子弹打光了,咱们就放鬼子上来拼刺刀!

干翻他们再捡枪捡子弹,跟这帮狗日的慢慢玩!"

"是!队长!"王大头抄起一把大刀片子,在战壕边沿磨得铮亮。

与此同时,李明华率领的独立营正沿着山路疾驰。

魏大勇和许成才在前头带路,五百多名战士健步如飞。

有老乡们帮忙推着重武器,行军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

转过一道山梁,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

那枪声杂乱得很——有三八大盖的脆响,有汉阳造的闷响。

还夹杂着老套筒和土枪的"砰砰"声,活像过年放鞭炮。

李明华听到远处传来的枪声,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地方武装部队仍在顽强抵抗,这对接下来的战斗极为有利。

他明白,这些熟悉地形的民兵在阻击时,必定会选择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构筑阵地。

"全营加速前进!"李明华果断下令。

"成才,你带几个战士先去和前面的地方部队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