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下午,宋大娘派了小丫鬟,来请沈初禾去她宅子里做客。
沈初禾欣然同意了,反正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她拿了三盒日期新鲜的秋梨枇杷膏,用盒子装好,一块带了过去。
沈丰田非常警觉地派了铁牛和大丫,一同前去侦察情况。
铁牛大丫对沈丰田的神神叨叨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不过昨儿个大丫待在屋里,没见着宋嬢嬢的儿子。所以她很好奇,是宋嬢嬢的儿子好看,还是之前在她们家借住了一段时间的裴哥哥更好看!
——
“初禾姑娘到了。”小丫鬟在门口喊道。
“你可算来了。”宋大娘一听,连忙出来把沈初禾迎了进去,“铁牛和大丫也来了呀!阿谏煎了一壶茶,我做了些小糕点,咱们一起聊聊天。”
沈初禾把枇杷膏转交给了一旁小丫鬟,笑道:“给你们添麻烦了。一禾塘最近休息,所以我带了几盒秋梨枇杷膏来,可以泡水喝,润肺。”
容谏一边起身为她们斟茶,一边夸道:“沈姑娘真是心灵手巧。”
他母亲很早就在信里提到沈姑娘了,说她们非常投缘。说沈初禾何等厉害,把沈初禾夸得天花乱坠,和仙女似的。他母亲还和他打包票,说他一定会喜欢沈初禾这样的女子。
容谏那时候还有所怀疑,昨日见了沈初禾,这才信了他母亲的话。
大丫两眼放光地看着容谏,摇了摇沈初禾的袖子。
“怎么了?”沈初禾以为大丫有什么事,就俯下身子去听。
结果大丫轻轻地来了句:“这个姑父也不错!”
也?难道她自己还认了别的乱七八糟的姑父?
沈初禾一时语塞,幸好宋大娘和容谏没听到:“小孩子别瞎说。”
大丫吐吐舌头,跑去和大丫鬟冬花玩了。
宋大娘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再加上容谏在徽州做官,遇到了许多新奇事。
沈初禾和她们一聊,就聊到了傍晚。
宋大娘想要挽留沈初禾,说道:“不如你们在我们这吃晚饭吧。听说今晚竹溪镇有花灯节,吃完饭你也可以和阿谏一块去逛逛。”
容谏有些不好意思开口,所以只能默默在心里,为他母亲竖起一个大拇指。
“初禾,大丫铁牛!回家吃饭了。”
门口传来嘹亮的一嗓子。
正是在家里焦急得不行的沈丰田,出来查看情况了。
这大丫和铁牛也真是,说好叫他们勘察情况,结果乐不思蜀,一去不复返了!
沈初禾见沈丰田都来了,便和宋大娘说:“那我们先回去了,花灯节的话,到时候我叫铁牛来喊容大哥。”
宋大娘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同意了。
等他们走后,宋大娘踢了一脚默不作声的儿子:“你咋不说话!都不挽留一下初禾。没准你叫她,她就留下来了呢。”
容谏揉了揉腿:“沈姑娘的大哥都来喊了,我也不好意思叫她为难……”
“罢了罢了。”宋大娘叮嘱道,“晚上你可得好好表现!”
——
晚上,沈初禾和铁牛大丫都收拾齐全了,打算出门。
铁牛兴奋地冲了出去,想要去买他心心念念的花灯。
沈初禾拢了拢素锦镶银丝的披风,领着大丫,跟上铁牛:“慢些跑!先去宋大娘家一趟。”
两个小崽子顿时欢呼着冲向宋大娘家的宅子。
容谏己经在门口等候了。
这是他第一次和姑娘一起出门。
吃完晚饭他就开始紧张了,特地收拾了一番。在宋大娘的参考下,他换了一身月牙白的长袍,还搭了件对襟褙子。
“沈姑娘。”
容谏看到沈初禾,耳尖有些泛红。
“走吧!”沈初禾一手拉着铁牛,一手牵着大丫,转过身。
西个人沿着路前行。
十里长街,灯火如昼,人声鼎沸。
两侧的摊铺早就支起了竹架,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兔儿灯、鲤鱼灯、走马灯……里面的烛火一晃,这灯影就越发活灵活现了起来。
“前面有杂耍!”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人群便如潮水般涌动。
沈初禾被挤得一个踉跄,赶忙抓紧了铁牛和大丫的手。慌乱之中,她们便和容谏走散了。
幸好街道不算很长,也只通往一个方向,总能再次遇上,所以沈初禾也不心急。
等人群稍微平静下来时,她便拉着两个孩子,朝容谏刚刚消失的方向,边逛边找。
路过一个摊子的时候,铁牛却有些走不动道了。他瞧见了支在最上面的一盏莲花灯。
它是用上好的宣纸糊成的,花瓣尖是淡淡的粉,花心是清冷的白。花心中央处托着灯芯,底座下面垂了好看的流苏穗子。
铁牛语气激动:“姑姑,这莲花灯好好看!”他就是想要一盏这样的!
摊主见有人驻足,笑眯眯的说道:“这位小公子真有眼光,这莲花灯是我做得最好的!”
沈初禾便问:“老板,这灯怎么卖?”
摊主摆摆手:“诶,我这灯不卖!您只要破了这三道灯谜,就可以免费拿走。”
嘿?免费的!还有这好事?
在铁牛期待的眼光中,沈初禾信心满满地应了下来。她在前世也参加过这种类似的小活动,最终也赢了奖品回去。
摊主道:“第一问,开门日正中。”
沈初禾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间。”
“第二题,独留花下人有情却无心。”
沈初禾想了想,回答道:“倩。”
她轻而易举地解开了前两道灯谜,可到这最后一题时,难度却增了许多。
面对这“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晓得阴阳之气”,她迟迟没有答案。
最后她试探地问道:“卦?”
摊主笑着摇摇头。
铁牛刚想安慰沈初禾,没关系,其实这灯他也没有很喜欢。
身后却传来了一句:“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晓得阴阳之气,谜底是卜。”
这声音?!
沈初禾猛然回头一看,便瞧见了身后那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