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秋瑾就义,人血馒头

2025-08-21 2466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就在华老栓准备关店门的时候,一位康姓的刽子手走到了店里。

“老康,你可算来了,我等你许久,以为你不来了。”

看见康姓刽子手,华老栓的原本愁容满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有些事情耽搁了,这不是明天又增加了任务,今天白天又抓了一个革命党,是咱们城里夏家的孩子。”

康姓刽子手坐在茶桌前自顾自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夏家?”

华老栓有些不解的问道。

“嗐,还不就是夏西奶奶家的儿子......算了...”

康姓刽子手显然也不想说这件事情,毕竟都是邻居,对着华老栓摆了摆手。

“老康,可先说好啊,我不要夏家那小子的血。”

华老栓见过夏家的那个小子,他的血可不能让儿子吃。

“这个你放心吧,钱准备好没?”

康姓刽子手问道。

“都在这。”

华老栓把油纸包放在桌上,慢慢展开露出了里面的五块银元。

“这个你先收好,明天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康姓刽子手并没有收起桌上的银元,而是推回到了华老栓面前。

华老栓看见康刽子手又把钱推回到自己眼前,心里更相信这人血馒头能救命治病了,毕竟这康刽子手这么有原则,应当不会骗自己。

......

7月 15日黎明,秋瑾等被捕的革命党人被押送到了绍兴轩亭口。

天刚未亮,华老老栓就揣着钱,一路小跑往轩亭口去。

此时街上己经有了些行人,三三两两地议论着清晨的处决,有人兴奋,有人恐惧,更多的是一种麻木的好奇。

到了轩亭口附近,人己经不少。

华老栓踮着脚张望,远远看见几个兵丁守在那里,此时几个革命党被捆绑着跪在地上,夏家小子也在其中,稀奇的是其中有一人竟然然是女的......

清政府为了震慑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革命党,这次的行刑并不是枪决,官府继续让传统的刽子手来行刑,康老汉就是其中之一。

范森西只敢混在人群里远远的看着,脸上也不敢有丝毫的表情变化,生怕被隐藏在人群中的清廷走狗给看去,惹出什么麻烦事来。

几个革命党人士被打的脸上满是血痕,秋瑾女士也不例外,这群清廷的走狗可没什么良心。

他扫视一旁的人群的时候,竟然在其中发现了阿桂的身影。

“嘿,今天不是枪毙,是杀头,这次没白早起!”

“你说这些人好好活着不行吗,造什么反,不知道那皇帝老爷可是真命天子呢!”

“杀得好,这些个革命党啊,就不盼着点儿国家好。”

......

人群中没有一个同情革命党的,当然有也不敢表现出来。

范森西听着这些刺耳的话,只感觉一阵悲哀。秋瑾和他这样的革命人士就是为了救这些人,为了救这样的国家去死,值得吗?

人群中阿桂也跟着大声的喊着什么‘杀得好’‘该杀’之类的话。

随着监斩官的一声令下,刽子手们也开始行刑。行刑的那一刻,范森西不忍也不敢去看,只能转过身去,挤出了人群。

“不值得,不值得啊!”

走出很远后,范森西才敢小声的低语道。眼眶里的眼泪也开始止不住的往下掉。

......

而另一边,行刑完的康姓刽子手待人群散去后,走到了华老栓的身边。

“给,你拿好了。”

华老栓将包着五块银元的油纸包交给了康刽子手。

“趁热,赶紧回去给孩子吃了,保管有效。”

康刽子手接过,掂量了一下,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塞到华老栓手里说道。

那油纸包里的是一个馒头,暗红色的,还带着些温热,散发着一股腥甜的气息。

华老栓紧紧攥着,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转身就往家跑,生怕慢了一步,这“药”就失了效。

回到茶馆,华小栓还在咳嗽。华大妈连忙把馒头掰碎,泡在水里,一点点喂给儿子。

小栓吃了几口,似乎精神好了些,不再咳嗽得那么厉害。

华老栓和华大妈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仿佛儿子的病真的能靠这“药”治好。

当天下午,范森西路过华老栓的茶馆,想进去喝杯茶歇歇脚。刚坐下,就听见邻桌几个茶客在闲聊。

“嘿,这革命党人的血可真是好东西,上午我把人血馒头给了华老栓,他的儿子的肺痨下午就好转许多。”

康刽子手对着身旁的人说道。

“当真?那下次再杀革命党的时候,你记得给我也弄个人血馒头。”

坐在康刽子手不远处的一人对着他说道。

“你以为人血馒头这么好拿?你得拿出五块银元来。”

康刽子手对着那人伸出五根手指示意道。

“这么贵?那不要了......”

那人听到要五块银元,顿时就不乐意了。

“嘿,我这童叟无欺,你问问华老栓,他也掏了五块银元才得到的这人血馒头。”

康刽子手说着伸手指向不远处正在忙碌的茶馆掌柜的华老栓。

华老栓见众人投来的目光,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表示康刽子手没撒谎。

范森西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颤,茶水溅了出来。

他想起了秋瑾就义时的场景,想起了那些麻木的看客,想起了阿桂这些人在刑场旁的呼喊。

原来,革命志士的鲜血,在这些人眼里,竟只是一味“药”?这药,治不了身体的病,更治不了他们这些麻木的灵魂,也治不了这腐朽的世道!

他再也坐不住了,放下茶钱,匆匆离开了茶馆。

街上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却觉得浑身冰冷。他仿佛看到华老栓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血馒头,看到华小栓病态的脸上露出一丝虚幻的红晕。

这“药”,究竟是治病的药,还是催命的毒?范森西不知道。

他只觉得一阵彻骨的寒意,从脚底首窜心头。比秋瑾就义时的悲哀更甚,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包裹了他。

历史记载:1907年7月15日,秋瑾等人英勇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大通学堂此后也被清政府强制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