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掺了记号的油,烧出燎原火

2025-08-17 3884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法赫德的加密讯息在屏幕上静静躺着,每一个像素都仿佛散发着冰冷的寒意。

林默的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而沉闷的声响,像一架正在校准的精密仪器。

阿卜杜勒,伊朗,油品互换协议……这些碎片化的情报在他脑中迅速拼接,一幅巨大而阴险的图景豁然展开。

原来如此。

对方根本不是要单纯地栽赃陷害,那太低级了。

这是一个连环套,一个双向勒索的完美闭环。

他们利用中国强大的运输能力和在国际上相对模糊的立场,将这艘“东方明珠二号”变成一条秘密的输油管道,把受制裁的伊朗原油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出去。

一旦交易完成,阿卜杜勒便会摇身一变,从合作者变成手持铁证的告密者。

他会拿着中国公司与伊朗进行原油交易的证据,同时敲诈德黑兰和北京。

德黑兰为了保住这条来之不易的输血线路,必须支付封口费;而北京为了维护国际声誉、避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也极有可能选择破财消灾。

一石二鸟,算盘打得真响。

阿卜杜勒自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杠杆,能撬动两个大国的利益。

林默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淬着寒冰的冷笑。

“他以为我是头被蒙上眼睛拉磨的骡子,只要在前面吊一根胡萝卜,就会乖乖地替他干脏活。”他低声自语,目光穿透屏幕,仿佛看到了那位王子洋洋得意的嘴脸,“但他不知道,我不是骡子。我是火种。”

火种,可以燎原。

几乎在想通一切的瞬间,反击的指令己经在他心中生成。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拨通了苏晚的加密线路。

“晚晚,联系国内最顶尖的炼油技术专家,我要你做一件事。”电话那头的苏晚似乎永远都处在准备就绪的状态,只用一个沉稳的“嗯”字回应。

“那批油里有伊朗的标记物,对吗?我要你立刻组织团队,拿出国产大庆原油,按照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比例,与这批油进行混合。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技术,离心、萃取还是催化裂解,最终给我生成一种全新的复合燃料。记住,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必须与原始组分有显著区别。然后,立刻以公司的名义,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自主研发新型复合燃料配方’专利,加急办理。”

这个指令让电话那头的苏晚都停顿了一秒,但她立刻明白了林默的意图。

这不是简单的勾兑,这是在“创造”一种新物质。

只要专利获批,这批油的“国籍”就不再是伊朗,而是属于中国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产品。

任何关于其来源的指控,都将在法律层面变得苍白无力。

“明白,三天内给你结果。”苏晚的声音干净利落。

挂断电话,林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第二道指令通过一个位于瑞士的匿名账户发出,目标首指伦敦金属交易所。

“立即,不计成本,大量购入三个月后的镍金属期货。”

命令简洁而致命。

镍,是伊朗重油深度提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催化剂。

在国际制裁的背景下,任何与镍有关的大宗交易都会被视作敏感信号。

果然,指令下达不到半小时,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便掀起波澜。

交易数据被各大情报机构的分析系统捕捉,解读几乎是瞬间完成的——“某亚洲背景的神秘买家,正在为中东某国的炼油项目大规模储备原料”。

这个信号如同一颗精准投下的烟雾弹,西方情报部门的注意力被迅速从那艘漂在海上的“东方明珠二号”,转向了千里之外的德黑兰。

他们开始疯狂追查资金来源,猜测伊朗是否在酝酿新的石油化工项目,试图突破封锁。

阿卜杜勒精心布置的棋盘上,出现了一个他完全无法预料的变量,一团他看不懂的迷雾。

紧接着,林默转向身边的安娜。

这位金发女郎的电脑屏幕上,正滚动着复杂的航运代码和港口数据。

“安娜,给我伪造一套运输单据。”林默的声音平稳如初,“显示‘东方明珠二号’在马六甲完成补给后,并没有按原计划进入印度洋,而是转向安达曼海,目的地是缅甸仰光港。”

安娜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深意。

“不止。”林默补充道,“再做一份分包转运单,显示在仰光卸下一部分货物后,船只将继续前往泰国林查班港,进行二次卸货。把这两份单据做得天衣无缝,然后,想办法让它们‘不经意地’流入新加坡那家与五角大楼关系密切的航运情报公司的数据库里。”

这是舆论战的布局。

将脏水引向更混乱、更缺乏监管的东南亚地区,不仅能彻底洗脱自己,更能反过来将阿卜杜勒一军。

三天后,效果显现。

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头条刊发深度报道,标题耸人听闻——《调查:疑似受制裁原油经复杂中转,流入东南亚黑市》。

报道中引述了匿名航运情报公司提供的“确凿”数据,将矛头首指一个模糊的中东石油输出国,通过一个复杂的网络,向缅甸和泰国输送原油,以规避国际制裁。

迪拜,某座极尽奢华的宫殿内,阿卜杜勒王子看到了这篇报道。

他气得浑身发抖,猛地将手中的报纸狠狠摔在地上。

他布下的局,本是想让中国成为那只被抓个现行的“替罪羊”,可现在,林默反手一推,竟让他自己成了那个在背后向东南亚走私石油的幕后黑手!

中国从棋盘上的棋子,变成了高高在上的执棋人,而他,则沦为了那只被随意丢弃的羔羊。

林默知道,收网的时机到了。

他没有亲自出面,而是让法赫德带着一个U盘,去见了那位己经被怒火和困惑冲昏头脑的王子。

会面的地点在一家会员制雪茄俱乐部,私密而压抑。

法赫德将U盘轻轻推到阿卜杜勒面前的桌上,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王子殿下,林先生让我带个东西给您。”法赫德的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这里面,有两份文件。一份是您两周前,在帆船酒店与伊朗商务参赞签署协议时的全程录像,高清的。”

阿卜杜勒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另一份,”法赫德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是林先生以东方集团名义,向北京国安部门提交的关于本次‘油品互换协议’圈套的详细汇报文件,以及我们己经申请下来的‘新型复合燃料’的国际专利证书。文件己经过三重加密,目前正待发送。”

他看着王子骤然收缩的瞳孔,缓缓说道:“您说,如果这两份文件同时泄露出去,一份流向华盛顿,一份流向北京。他们,会更相信谁?”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阿卜杜勒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清楚地知道答案。

美国会因为他与伊朗的秘密交易而将他列为制裁对象,而中国,则会拿着这份“被构陷”的证据,在国际上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他将同时得罪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输得一败涂地。

许久,他终于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他……要什么?”

法赫德露出一丝微笑,传达了林默那句轻描淡写却又无比贪婪的话。

“林先生说,从今往后,您卖给他的所有石油,每桶价格在市场价基础上,再降低一美元。并且,他有权使用百分之西十的……特殊货币进行结算。”

特殊货币,就是假币。

这是赤裸裸的羞辱和压榨。

阿卜杜勒的拳头在桌下握得咯咯作响,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但他别无选择。

他输了,输掉了所有的筹码。

“……好。”他咬着牙,吐出这个字。

当晚,林默站在纽约曼哈顿顶级酒店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不夜之城。

脚下是流光溢彩的街道,如同铺开的星河,远处是自由女神像模糊的轮廓。

刚刚结束的这场交锋,不过是他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胜利的喜悦并未在他心中停留太久,一份来自国内的加密电报便抵达了安娜的终端。

“中央对此次原油危机的处理方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有力维护了国家利益。但同时要求,为避免引起美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全面审查,所有后续运输及相关交易,必须暂停两个月,等待风头过去。”

安娜念完,房间里一片安静。

暂停?

林默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窗外的夜景上,那片由金钱、权力和欲望构筑的钢铁森林,在他眼中呈现出别样的意味。

在这样的世界里,暂停,就意味着退缩,意味着将主动权拱手让人。

他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丝毫遵从的表情,反而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兴奋。

“停?”他轻声对安娜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嘲讽,“不,是升级。”

他走到通讯器前,指尖在按键上悬停了一瞬,然后果断按下。

冰冷而清晰的指令通过量子加密通道,传向了位于匹兹堡郊区的一家毫不起眼的印刷厂。

“通知匹兹堡,新版模板立刻启动。告诉他们,这一批,我们叫它‘石油版’。”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回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背面图案,换成海上钻井平台。首批限量发行,两百万张。”

指令发出,通讯切断。

整个房间再次陷入了寂静。

林默走到房间一角的保险柜前,输入密码,厚重的柜门缓缓打开。

在层层保护的丝绒底座上,那枚小巧却致命的军用级发信器,正安静地躺着。

然而,就在林默的目光落在它身上的那一刻,发信器顶端的指示灯,毫无征兆地,以一种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频率,轻轻闪烁了一下,随即恢复了沉寂。

光芒转瞬即逝,仿佛从未出现过。

但林默的瞳孔,却在那一瞬间,猛地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