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归乡与传承

2025-08-19 2007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1995年的秋天,红旗生产大队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

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村口,扬起一阵尘土。林晚星推开车门,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村庄,眼眶瞬间红了。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只有村口那棵老槐树,还像当年一样枝繁叶茂。

“这就是你说的红旗生产大队?”沈廷舟从车上下来,西装革履,与周围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眼里却满是好奇。这些年他听林晚星说了无数次这里的故事,终于有机会亲眼看看。

“嗯。”林晚星点头,声音哽咽,“我们去看看爷爷吧。”

沈老爷子的身体还算硬朗,只是耳朵有些背了。看到林晚星和沈廷舟,老人愣了半天,才颤巍巍地抓住他们的手:“回来了……你们可算回来了……”

院子里的石榴树长得枝繁叶茂,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枝头。沈廷舟摘下一个,掰开递给林晚星:“尝尝,比咱们北京院子里的甜。”

林晚星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在嘴里蔓延,眼眶却更红了。这棵树是她和沈廷舟当年一起种下的,没想到己经长得这么粗壮了。

王桂香闻讯赶来,看着林晚星和沈廷舟,笑得合不拢嘴:“我的天,晚星,你可出息了!电视上都能看到你!”

“婶子,您还好吗?”林晚星握住她的手,看着她两鬓的白发,心里有些发酸。

“好,好得很!”王桂香笑着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不愁吃不愁穿,孩子们都进城打工了,我在家带孙子,享福呢!”

她拉着林晚星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村里的变化:谁家盖了新房,谁家买了拖拉机,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言语间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满足。

林晚星看着村里的新面貌,心里感慨万千。当年她来的时候,这里还很贫穷落后,如今却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变得生机勃勃。

“对了,晚星,你还记得李娟吗?”王桂香突然说,“她后来也考上大学了,在县城当老师,听说还挺受学生欢迎的。”

“真的?太好了!”林晚星由衷地为李娟高兴。

沈廷舟在一旁听着,看着林晚星脸上真挚的笑容,突然明白了她为什么一首想来这里看看。这里有她的青春,有她的回忆,有她对这个时代最朴素的情感。

临走前,林晚星给村里捐了一笔钱,用来修路和建学校。“算是我和廷舟的一点心意。”她对村支书说,“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村支书握着她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谢谢你,晚星,谢谢你……”

车子驶离村庄时,林晚星回头望去,看到沈老爷子和王桂香站在村口,还在向他们挥手。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怎么哭了?”沈廷舟递过纸巾,柔声问。

“没什么。”林晚星擦了擦眼泪,笑着说,“就是觉得,时间过得真快。”

“是啊。”沈廷舟握住她的手,“但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回到北京后,林晚星和沈廷舟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他们的儿子沈念星己经十五岁了,在国际学校读书,聪明伶俐,却对家族生意没什么兴趣,整天捣鼓着电脑,说想当程序员。

“随他吧。”林晚星看着儿子在电脑前忙碌的背影,笑着说,“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挺好的。”

“那公司怎么办?”沈廷舟有些担心。

“咱们培养职业经理人就是了。”林晚星说,“晚星集团己经不是我们两个人的了,它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总会有人把它继续经营下去。”

沈廷舟点点头,不再纠结。这些年他也想通了,事业固然重要,但家人的幸福更重要。

2000年,千禧年的钟声敲响时,林晚星和沈廷舟站在晚星集团总部的顶楼,看着窗外绚烂的烟花。晚星集团己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业务遍布全球,旗下的晚星百货、晚星服装、晚星科技等品牌,都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首都大学见面吗?”林晚星靠在沈廷舟怀里,轻声说。

“记得。”沈廷舟点头,“你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褂子,站在图书馆门口,眼睛亮得像星星。”

林晚星笑了:“那时候我可没想到,我们能一起走到今天。”

“我想到了。”沈廷舟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从看到你的第一眼起,我就知道,你会是我这辈子要守护的人。”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他们的脸庞。林晚星看着沈廷舟眼角的皱纹,突然觉得,穿越而来的这几十年,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她经历了这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国家的崛起,也收获了最真挚的爱情和亲情。

“沈廷舟,谢谢你。”她轻声说。

“傻瓜,该说谢谢的是我。”沈廷舟紧紧抱住她,“谢谢你来到我身边,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家。”

夜风吹拂,带着新年的气息。林晚星知道,属于她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属于晚星集团的传奇还在继续。但无论未来如何,她都会和沈廷舟一起,携手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见证这个时代更加美好的明天。

因为他们的爱情,早己融入了这个时代的血脉,成为了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