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百货公司的雏形

2025-08-19 298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1982年的春天,京城的风还带着凉意,林晚星和沈廷舟己经揣着厚厚一沓存折,站在了王府井大街的一处铺面门前。

这是一间临街的老铺子,灰墙斑驳,木门上的漆皮卷了边,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堆没清理干净的杂物。但在林晚星眼里,这里却是未来寸土寸金的商业核心。

“就这儿?”沈廷舟看着破败的门面,有些犹豫,“是不是太破了点?”

“破才好,便宜。”林晚星踮脚往里面看,眼睛发亮,“你看这格局,前店后仓,楼上还能住人, perfect!”

“啥?”沈廷舟没听懂那个洋词儿。

“就是特别好的意思。”林晚星笑着推他,“快去跟房主谈价钱,争取今天就定下来。”

沈廷舟无奈地摇摇头,转身去找房主。他现在算是摸透了,自家媳妇看着文静,骨子里比谁都有主意,尤其是在“做生意”这件事上,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最终,他们花了两万块钱买下这间铺面,又花了五千块请人修缮。林晚星亲自画图纸:前脸改成落地玻璃橱窗,门上装黄铜把手;里面刷成米白色,货架用原木色,显得干净又洋气;后院隔出一间小仓库,专门用来“存放”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货物。

沈廷舟看着她在图纸上写写画画,忍不住问:“你以前学过设计?”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林晚星头也不抬,“以前在画报上看的,照着画呗。”

她总不能说,这是参照后世最流行的轻奢风设计的。

装修期间,林晚星没闲着。她从空间里翻出大量“存货”:进口化妆品、的确良布料、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甚至还有几台崭新的单卡录音机,里面偷偷录了邓丽君的歌。

沈廷舟帮她把这些东西搬到仓库,看着堆成小山的货物,咋舌道:“你这空间是个无底洞啊?”

“差不多。”林晚星笑着给他递了瓶可乐——这也是空间里的,她特意换了玻璃瓶,看着像国产汽水,“以后咱们就是‘万元户’了,沈参谋要不要辞了工作,来给我当经理?”

沈廷舟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气泡在喉咙里炸开,又麻又爽。“不了,我这工作还能给你挡挡麻烦。”他看着她,眼神认真,“你在前头闯,我在后面给你守着。”

林晚星心里一暖,踮脚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那我给你开工资,每月……五十块?”

“太少了。”沈廷舟挑眉,“至少得管饭,顿顿有肉。”

两人笑着闹成一团,仓库里的纸箱都仿佛染上了甜味。

七月初,“晚星百货”终于开张了。没有鞭炮,没有剪彩,只在门口挂了块红绸子,玻璃橱窗里摆了几件时髦的连衣裙和一台锃亮的录音机,正放着当时最流行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没想到刚开门,就吸引了不少人。

“这铺子装得真洋气!”

“快看那裙子,料子摸着真滑!”

“录音机卖多少钱?比供销社便宜不?”

林晚星穿着一身自己做的浅蓝色连衣裙,站在柜台后,笑容温婉:“大家随便看,所有商品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赵晓燕和李红梅也赶来帮忙,赵晓燕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眼睛都首了:“晚星,你这生意也太火了!早知道我也跟你开百货公司,比倒腾电子表强多了!”

“你要是来,我给你当副经理。”林晚星笑着说。

“真的?”赵晓燕眼睛一亮,“那我回去就跟我爸说,把工厂的事辞了!”

李红梅在一旁帮着记账,笔尖飞快:“你们俩别光顾着聊天,收钱!这条裙子被人买走了!”

沈廷舟没穿军装,换了身蓝色工装,在仓库和柜台间来回忙活,搬货、记账,偶尔还帮着给顾客解释商品用法,动作麻利,引来不少女顾客偷偷打量。

“那是老板的爱人吧?长得真精神!”

“听说是转业军人呢,难怪看着这么正派。”

林晚星听着这些议论,心里甜滋滋的,看沈廷舟的眼神都带着笑意。

中午饭是王桂香送来的,她前段时间来京城探亲,看林晚星忙不过来,就留下来帮忙做饭。“快吃快吃,刚烙的馅饼,韭菜鸡蛋馅的。”她把饭盒往柜台上一放,“我就说晚星你有出息,这铺子开得比县城的百货大楼还气派!”

“婶子你就别夸我了,快来帮忙看会儿店。”林晚星拉着她坐下,塞了块馅饼到她手里。

王桂香一边吃一边念叨:“沈大爷要是知道你们开了百货公司,不定多高兴呢!前几天还托人捎信,说给你们寄了些新摘的核桃。”

提到沈老爷子,林晚星心里暖暖的。她让沈廷舟抽空给老家回信,顺便寄些布料和营养品回去。

傍晚关店时,几人坐下来算账,赵晓燕拿着算盘噼啪响,最后一拍桌子:“我的天!一天就卖了三百多块!这要是一个月,不得上万?”

李红梅也咋舌:“比我爸在工厂干一年挣得还多!”

林晚星看着账本,心里却在盘算着更大的计划。这点收入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但重要的是,她己经迈出了第一步。“明天开始,我们进一批国产的小商品,比如发卡、袜子、肥皂,薄利多销。”她对沈廷舟说,“你去联系一下国营厂,看能不能拿到批发价。”

“好。”沈廷舟点头,他在后勤部认识些供应商,办这事不难。

“我也能帮忙!”赵晓燕举手,“我爸认识不少厂长,我去跟他们谈!”

接下来的日子,百货公司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林晚星很会做生意,知道什么东西受欢迎:年轻人喜欢的确良布料和录音机,主妇们青睐的肥皂和缝纫机,孩子们盼着的糖果和玩具……她总能及时从“南方亲戚”那里弄到货源,价格比供销社便宜,质量还好。

有人眼红,找工商局的人来查过几次,但每次都被沈廷舟用“部队家属自主创业”的理由挡回去了。他还特意在店里挂了面“军民一家亲”的锦旗,是上次帮邻居抓小偷时,街道办送的,现在倒成了护身符。

这天晚上,林晚星正在仓库清点货物,沈廷舟突然走进来,关上门。“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他神色有些凝重。

“什么事?”林晚星心里一紧。

“后勤部最近在查物资倒卖,有人举报说我利用职务之便,给你提供紧俏商品。”沈廷舟看着她,“虽然没证据,但我怕……”

林晚星明白了。树大招风,他们的生意太扎眼,难免引来非议。“要不……你先别帮我联系货源了?”她有些犹豫,“我自己想办法。”

“不是这个意思。”沈廷舟握住她的手,“我是想,干脆我辞了职,专心帮你打理百货公司。这样既能名正言顺地帮你,也免得被人说闲话。”

林晚星愣住了:“你想好了?那可是铁饭碗。”

“铁饭碗哪有你重要。”沈廷舟笑了笑,“再说了,跟着你干,说不定能成‘百万富翁’呢。”

林晚星被他逗笑了,眼眶却有些发热。她知道沈廷舟有多看重军人的身份,让他辞职,无异于放弃多年的信仰。“可是……”

“别可是了。”他打断她,“我早就想好了,等忙完这阵子就打报告。以后我就是‘晚星百货’的经理,专门给你打工。”

看着他眼里的坚定,林晚星用力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就一起干!争取把‘晚星百货’开遍全国!”

沈廷舟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好,都听你的。”

仓库里,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映着窗外的月光,像是藏了一整个世界的宝藏。林晚星靠在沈廷舟怀里,心里充满了底气。她知道,有他在身边,不管是眼前的百货公司,还是未来的商业版图,她都有勇气去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