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手对决

2025-08-19 242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高速公路上,赵大年和丁鹏驾驶的警车风驰电掣,向着临河飞驰而去;与此同时,临河市迎来了当年的第一场春雨。当天,公西远以及从省城相继赶来的赵大年、丁鹏一行人,都未得到接待,工作自然也无法对接,原因是临河市公安局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抓捕行动。

按常理,抓捕盗贼本是反扒组的工作,一般不会出动刑警队,但今天的嫌疑人非同寻常,他是荣门的 “尖子生儿” 飞鼠阿三。荣门是黑话,在五花八门的行当里排第七门,文雅点说,指的是偷盗行业;通俗来讲,就是小偷。且不管雅俗吧,反正飞鼠阿三在这一行当里绝对是佼佼者。

这里要特别说明,2007 年时,微信尚未问世,更没有微信支付、支付宝和 Apple Pay ,人们日常支付主要依靠现金。因此,盗窃、抢劫类案件的发案率较高,公安机关也时常开展针对性的防范与打击行动。真正让传统偷盗行业走向末路的,除了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还有随着科技发展而兴起的网络支付,就如同电商成为了传统百货大楼的 “掘墓人”。赘述这些,是为了避免产生混淆与歧义,毕竟案子发生在 2007 年,这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故事的背景。脱离背景讲故事,就如同耍流氓,至少是不讲武德,还望各位看官多多包涵,言归正传。原本要对付的就是高手,偏偏天公还不作美,赶上了雨天。

这场春雨虽不大,却淅淅沥沥一首持续到午夜仍未停歇。严格来说,这并非天公不作美,而是人工降雨,此前还发布过天气预告。所以这场雨成了不利于这次抓捕的第一个因素,这也是反复提到它的原因。

预告的人工降雨阿三肯定会知道,为什么?因为“偷雨不偷雪,偷风不偷月”是荣行基础常识,以阿三这样的段位,必然谙熟于心,也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时机”。荣门高手加持天气助力,似乎阿三稳操胜券了,好负责这次抓捕的是蛇牙队长,这次较量还保持着悬念。

蛇牙是绰号,因为蛇的牙齿呈倒钩状,咬上就很难摆脱,这绰号也正是此意。蛇牙队长本名潘岩,是临河市公安局最年轻的大队长,年仅 32 岁。他不仅破案缉凶时紧咬不放,还十分注重掌控全局。潘岩留着最为普通、毫无讲究的寸头,每根头发长度都是6mm ,若不是公职人员对形象有要求,他会把头发留到 3mm,或者干脆剃光头。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从不进理发店,而是自己用电推子加卡尺剃头,这样既能掌控理发过程,又能节省时间,不用在理发店排队,更无需经历繁琐的洗剪吹流程。此外,潘岩总是穿着运动鞋或户外徒步鞋,鞋带也总是系得紧紧的,战友们常笑称他的鞋就像焊在脚上一样。他这样做,是为了时刻保持 “怠速” 状态,以便能随时奔跑、跳跃,展开追捕行动。除了对自身和队员严格掌控,潘岩对案件的 “控场” 更是极为执着,尤其是抓捕现场,他近乎病态地追求绝对控制。所以,在这个雨夜,蛇与鼠两大高手之间,必将展开一场分出高下的对决。

2007 年 3 月 7 日 23 时 45 分,在临河市封闭社区文华苑内,潘岩己经完成了警员部署,尤其对围墙缺口处格外留意。小区围墙有一段坍塌,维修施工现场成了唯一不受 “控制” 的漏洞,潘岩特意安排两名警员埋伏在墙外。因为若警员埋伏在院内,阿三很可能就不会往这边逃窜,而在墙外埋伏既能避免打草惊蛇,又能守株待兔。总之,潘岩为阿三布下了天罗地网,可他并不知道,此番前来行窃的阿三,竟身着一套文华苑社区保安的服装。这是继雨天之后,第二个干扰抓捕的重要因素,而潘岩对此毫不知情。

与此同时,在黑暗的民居内,身着保安服的阿三正在开启机械密码保险柜。他嘴里叼着小手电,将听诊器的耳管戴在耳朵上,把杯型听头放在离柜锁最近的地方,右手轻轻转动密码锁,锁芯在听诊器里发出清晰的 “哒哒” 声。阿三顺着声音的节奏,谨慎而缓慢地扭动密码锁,锁簧挂上和没挂上的声音,他能精准辨别。或许我们普通人对此毫无察觉,但阿三对此却极为精通。“咔” 的一声,阿三又成功攻克了一道难关……

潘岩的徒弟陈亮,26 岁,他视潘岩为偶像,对师父唯命是从。但由于正处于热恋阶段,23 时 50 分的时候,他给女朋友发了条短信。潘岩眼疾手快,一把夺过手机,塞进陈亮兜里,低声呵斥:“阿三随时可能出来,集中精力准备收网!” 陈亮心里明白,潘岩这是在排除干扰因素,可没想到这时潘岩兜里的手机却嗡嗡地震动起来。陈亮忍不住恶作剧般地笑了一下。潘岩气急败坏地掏出手机,却又无法发作,因为敢在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的,只有局长郭启鸣。郭局长强调,这次系列行动是市领导为了打击春、夏两季高发的盗窃势头而组织的,缉捕阿三这 “第一枪”,务必要人赃俱获,来个“开门红”。最后还补充说,临河晨报记者石磊马上要参与观摩这次行动,并进行跟踪报道,必须保障人家的安全啊。

“什么?这......”

电话挂了。

潘岩即便满心不乐意,也无计可施。在收网的关键时刻,还要 “招待” 一位记者,这成了抓捕行动的第三个干扰因素。就在潘岩火冒三丈之时,又看到几名保安在园区里晃悠。文华苑社区每天零点开始夜间巡逻,为避免打草惊蛇,潘岩早己下令取消巡逻。

他生气地压低声音质问保安队长:“为什么三令五申要配合抓捕任务,还出来晃悠?”

保安队长急忙嗫嚅着解释:“不是巡逻,是在找一把折叠梯子,物业现在要用它更换地下车库的灯泡,业主反应......”

“谁反应也不行,等抓完了再找!”

阿三随时可能出来,潘岩无法再接受更多的干扰因素了,所以勒令保安立刻收队,等抓捕结束再找梯子,保安队长诺诺答应之时,一辆白色捷达就“黑灯瞎火”地“飘”了过来。这是记者石磊的车,说它黑灯瞎火是没开车灯,说飘是关了发动机,最后这点路完全是靠空档滑行,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那时候还是机械手刹大行其道的时候,很多车在拉上手刹时都会发出一个挺大的“嘎吱”声,可是这辆白色捷达却没有发出这个声音。不是车特别,特别的是车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