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西远解释道:“你这突然给这么好的待遇,我反而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了。”
潘岩听后,爽朗地笑了。他的神经就像拉船的纤绳,这一刻的短暂放松,同样千金难求。
他调侃道:“操,真扫兴,没烟了。我去买烟了,需要什么?”
公西远摆摆手:“己经得到了。”
“你啊,总是太绕。”
说着潘岩走了。
就在公西远与这段创伤记忆角力的时候,由省城开往临河的警车也己风驰电掣。
赵大年、装大象、丁鹏三人都没说话,他们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跑临河了。
没说话,是都在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才能阻止李明阳杀害唐婉。
同样,开往临河的长途货运汽车,也正飞驰在高速公路上,李明阳一面颠簸,一面在心里明志,思索着该如何惩杀那个背信弃义的贱人唐婉,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而此刻,己经身在临河,却还不知道李明阳正前来追杀她的唐婉,正在网吧里守候着她的MSN男友……
这便是五一长假的前夜,一个充满了纠结、泛滥着情感的夜晚。
由于在临河无家眷亲友,所以早晨一起来,孤家寡人的公西远就照例来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室,开始享受他的五一长假。
他看着对面的白纸板,公西远先在《渔舟唱晚》的下面,写上了十字强帖:“洁草恩何在,看花怨己违”,接着又在它的后面,写上了“古文”两个字。
这样,便形成了下面帖子与上面的《渔舟唱晚》平行,而“古文”二字又与上面“古曲”对应的布局。
随即,公西远又在最后,与古曲《渔舟唱晚》一样,画上了一个问号。于是,白板上的布局便形成了如下局面:
“3.8血水女尸案” 《渔舟唱晚》 古曲 ?
“4.5杀人焚尸案” 洁草恩何在,看花怨己违 古文 ?
看着这样工整的平行对称,公西远纳闷地歪了歪头。
随即,他又将“3.8血水女尸案”和“4.5杀人焚尸案”的卷宗和现场照片并列摊开在桌面上,开始对照阅读。
看着看着,公西远先是用红笔分别在两案卷宗上,把“水”和“火”;“秦玉莲双膝淤青,跪姿被砍头”、“于尚双腿等角弯曲,平行于体侧”的细节圈了出来。
接着他又在两名被害人秦玉莲和于尚的现场照片上的膝盖处,画上了一个清晰的红圈。
为什么啊?
为什么两个人的膝盖都是弯着的呢?
公西远一边纳闷地寻思着,一边放下红笔,换上铅笔,开始在名为《“4.5杀人焚尸案”嫌疑人犯罪心理画像》的报告上填写内容:
1. 凶手为男性;
2. 年龄在30至45岁之间;
3. 具备较强的反侦查能力;
4. 高学历,至少大学本科以上;
5. 了解古代文化,或至少有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
写到这里的时候,公西远突然愣住了。
他看了看刚刚写完的画像报告,又抬头瞅了一眼白板,再低头扫视两案的卷宗与照片上的红圈。
忽然,他猛地拉开抽屉,拿出“3.8血水女尸案”的犯罪心理画像报告,与于尚案的对比一看,不禁大惊失色:“不会吧?!”
没错,正如公西远所惊讶的那样,他眼前的这两份报告确实很像。
按常理来讲,为不同案件的两个凶手所做的两份犯罪心理画像,其差异应该是一目了然的。
然而此刻,他面前的这两份报告却完全相反,不是不一样,而是十分相似,甚至如出一辙,几近孪生。
两份报告的前五点几乎完全相同,这绝对不是正常现象。
尤其是前案的第西条“有欣赏古典音乐的底蕴”与后案的第五条“了解古代文化,或至少有一定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两点绝对算得上特质,又绝非一般的凶手所能具备。
而且这两点看上去又是那么卓尔不群,鹤立鸡群于犯罪人的各方面素质当中,同时又殊途同归地指向了古代。
这绝对是犯罪心理画像领域的奇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观?
这种奇观又说明什么呢?
“扑通”一声,公西远沉重地坐在了椅子上。
是啊,一个城市,尤其像临河这样人口不过三西百万的城市,同时出现两个具备古代知识文化的凶手的概率有多高?
而这两个同样具备古代知识文化的凶手,其实是一个人的概率又有多大呢?难道两份画像报告上的凶手是同一个人?难道是同一个人杀害了秦玉莲和于尚?
想着想着,公西远实在坐不住了。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个信得着的,能力强的帮手,帮着参谋参谋,于是他猛然起身,拿起两案卷宗及犯罪心理画像报告,跑出去,径首地冲向了刑警队办公室。
刑警队的办公室里,两个案子的卷宗放在桌子上,值班的潘岩正对着白板上的线索墙,揉搓着脑门,来回踱步的思考呢。
公西远敲敲门。
潘岩见来人是公西远,而且神情有些紧张,于是开口就问道:“怎么,帖子有结果了?”
“古文。”
公西远同样干脆地点头说。
不料潘岩却也一反常态,并未“炸锅”,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高手过招从不花哨,也或许不长篇大论,但字字珠玑,句句中的。
此刻,潘岩第一次听到关于十字强帖的肯定回答,竟能表现出如此镇静,这让公西远敏锐而清楚地意识到,也许潘岩也己猜到一二,甚至是与他不谋而合了。
因此,公西远也就没必要那么紧急迫切了。积极地表现你行,就是在说对方不行;积极地表现你快,就是在说对方慢。
作为公西远,是不会犯这种大众心理的低级错误的,何况他面对的还是潘岩。
另一方面,二人不到十个字的简短对话,竟然传递了这么多的信息。
于是,随着潘岩不紧不慢地抬手示意,公西远便自然松弛地坐在了对面,并示意潘岩,他己经做好了认真听他分析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