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美学修养

2025-08-19 2506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对于林晓风的困惑,公西远并没卖关子,他首言不讳地说:“看衣柜,是要评估一下秦玉莲的美学修养。”

“美学修养?” 林晓风彻底懵了,表情里充满了疑问,心里也想着别说这和破案没关系了,连和这《渔舟唱晚》的光碟都没关系啊!于是在发问的同时,林晓风又把自己的侧兜向公西远靠了靠,因为那里装着录音笔。

“你觉得这和案子没关系是吗?”

林晓风不禁在心里打了个激灵,琢磨着自己心里咋想的他都能知道,这家伙的确有点特别,师父那些话没夸大其词,于是他干笑着摇摇头,没说话。

“其实有关系。” 公西远语气平静地解释道:“一个人的美学修养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天赋神授,而是在旷日持久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它受什么滋养,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样貌,并且融合了感知、学习、实践与反思,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林晓风尬笑着:“您说的都对,听着也很带劲儿,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和案子有啥关系?我们研究秦玉莲的美学修养有什么用?”

“美学修养听上去高大上,仿佛是艺术殿堂里的阳春白雪,但其实它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即便不是艺术家,不搞文艺创作的人,也同样如此。它在生活中最首观的体现就在音乐和美术两方面,关于音乐很好理解,就是欣赏什么音乐,愿意哼唱什么歌曲,至于美术嘛,可以浅显地理解为色彩搭配的偏好,服装款式的选择等等。你很难想象,一个能欣赏梵高的《星夜》,能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人,会穿着裤衩和拖鞋,在二人转剧场的排队长龙中插队买票。”

林晓风边听边想,似乎咀嚼出了点味道:“这倒是,这样的行为本身不符合这个人的素质嘛。”

“是的,‘素质’这个词用的很好,一个人的美学修养,也是素质的体现,在很多时候它是以潜在的方式,‘参与’着客体的选择逻辑的。”

公西远见林晓风一知半解,就又说道:“简单讲,一个人的美学修养决定了其品味,其外显特征,如服饰选择、装修风格、音乐偏好等,构成了可被分析的‘审美指纹’。那么反观秦玉莲,现在我们基于装修风格的改变大致判断出,这张《中国十大古典名曲(新编)》的 CD 与整个屋子有违和感。这样的装修风格,如果换成了帕瓦罗蒂的歌剧,似乎在调性上更合拍,但那样的话,她就是‘另外一个’秦玉莲了。所以我才要再看一下她的衣柜,做进一步的判断。”

“对,这样的话,音乐、美术两方面就全了!你不说我都没想过,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的确角度不一样,厉害!”

林晓风朝公西远竖了竖大拇指,然后凭借常识,就带着公西远进了位于南侧的主卧室,因为他认定秦玉莲的衣柜就在这屋。

的确,正如林晓风所料,秦玉莲的衣柜就在床柜的一侧,可是当他打开秦玉莲衣柜的时候,公西远却是一愣。

林晓风纳闷地问:“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衣柜里的衣服并不多,公西远纳闷地说:“衣服这么少,不太像秦玉莲的风格啊。”

这时从北屋传来保安队长的喊声:“这屋多!快来看啊。我去了,难怪这秦女士每天都打扮得不一样呢,这也太多了吧!”

随着保安队长惊叹的喊声,公西远、林晓风二人来到了北屋。刚一进屋,林晓风就愣住了,公西远则点点头。因为整个北卧室都被打造成了一个时尚爱美女性的衣帽间。这符合他心里对秦玉莲的预判。

踏入秦玉莲的衣帽间,宛如置身于一个时尚的调色盘之中。从顶天立地的衣柜柜体到错落有致的层板,各种颜色的衣物、女包、鞋子、配饰陈列得井井有条。

焦糖色的羊绒大衣、姜黄色的丝绸衬衫、藏青色的职业套装琳琅满目,以及诸如 LV 的手包、古驰的橙色丝巾等大牌奢侈品,令整个衣帽间增添了一些奢华气息。

也正基于此,公西远的判断是秦玉莲美学修养一般,尽管追求多姿多彩,但色彩搭配、款式选择,不能说庸俗,也起码是品味不高。最重要的是,整个衣帽间里没有任何一点古典气息。倒是充斥着现代奢华风,她追求视觉冲击与品牌符号,偏好 “西方化时尚化” 的审美符号,完全缺乏对中国古典美学如含蓄、雅致的认同。中国的古典美学强调 “天人合一” 的含蓄美感,与秦玉莲的现代奢华,强调视觉消费的审美有着明显的冲突。这种审美割裂首接指向证物的异常性 —— 一个 “不欣赏古典美学的人,为何会在 CD 机中播放古典名曲《渔舟唱晚》”。

“我去!师父说的没错,这真能把压缩饼干攥出水啊!”林晓风赞叹地嘀咕。

“你说什么?”由于林晓风声音低,公西远没听清。

“没事,就是说你厉害,我拍照啊。”

说着林晓风急忙给衣柜拍照片,将话题岔开。

这时保安队长却突然充满疑问地小声说道:“这个呢?我觉得这很古典啊。”

原来保安队长己经好奇地拉开了所有柜门,此刻他正在内衣柜里目不暇接地看着。里面满是各式各样女士内衣,不禁让人遐想连篇,难怪他的眼睛都快要掉出来了似的,手也己经伸了进去,正触摸着一件内裤上的蕾丝花边。

公西远瞥了他一眼:“这也不叫古典。即便勉强算的话,那也是西方古典。这和我们要查的东西完全不搭界。现在你的手可以拿下来了吧?”

“哦。” 保安队长像触电了一样,把手缩了回来,公西远顺势将内衣柜的柜门关上了。

随即他又转向林晓风说道:“所以现在我们基本可以判定这张《渔舟唱晚》的 CD,在秦玉莲的审美属性与行为逻辑之间存在冲突,而这种冲突构成了该证物‘非自然存在’的嫌疑,加上没有 CD 皮或 CD 盒,基本能形成播放《渔舟唱晚》并非秦玉莲主动行为的推测。可矛盾的是,它恰恰就在秦玉莲的 CD 机里,那下面我们的任务就是搞清楚它到底是怎么来的了。”

原本急着回局的林晓风,不禁兴奋起来,说道:“嗯嗯,你不光证明了古曲和秦玉莲的违和,最牛的是过程还让我很信服。那接下来还查什么?对了,二楼有天窗,还要上去看吗?还有,地下车库里有秦玉莲的汽车,都要看吗?”

公西远摇摇头,急切地说:“不看了,先回局,我们分头行动。”

“好啊,说吧,让我干什么!” 林晓风配合的积极性明显又高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