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走近了才看清,那是一棵巨大的大树,枝繁叶茂,叶如伞盖,真是大得惊人。
树根粗大的两个人牵手都合不拢。更奇妙的是,树枝上系着许多红布条——
许先生也往树枝上系了一根红布条,他正站在树下,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什么。
哦,这棵参天大树,被村人和过往的行人当成了祈福的大树,树上的每一根红布条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没想到许先生粗中有细,暗夜里竟然看到这棵路边的大树。他开车返回杂货铺就是买红布条吧?
往公路上走时,我问许先生:“你怎么知道杂货铺能买到红布条?”
许先生笑着说:“这么好的商机,杂货铺能错过赚钱吗?”
啊,说得有道理啊!
车子继续上路了,路上,许先生对老夫人说:“妈,我给你祈福了,在古树下祈福,你能活到100岁。”
老夫人咧嘴笑了,目光慈爱地看着许先生。“活那么大的年纪嘎哈?差不多就行了。”
前面的一辆车子驶过来,一首按喇叭。看车号是司机开的车。原来是许夫人看到许先生的车没跟上去,就让司机回头找找。
许夫人不是跟许先生生气吗?还惦记寻找他呢。
晚上,车队顺利到达蒙古包。
那是在绿茵茵的大草原上搭的蒙古包,巨大的白色的蒙古包。
我们还没进蒙古包时,里面的友人就出来迎接,穿着漂亮的蒙古长袍的女人,手里拿着洁白的哈达,一边唱着歌,一边把哈达先给老夫人戴在脖子上,又给我们每人戴上哈达。
酒,随即就端来了。老夫人的一碗酒,是许先生替喝的。我们后面的人,一人一碗酒,谁都躲不过去,身体倒是立刻暖和起来。
大许先生带着大家鱼贯走入蒙古包。
大许先生的司机老沈是最后进来的,他去安排车子。
我看到老沈和许先生的司机小军,把后备箱里的食物都搬下来,一箱一箱地抬到蒙古包旁边。
这个蒙古包非常大,比三室一厅的房子都宽敞。
房间正中有一张巨大的桌子,众人围桌而坐。热腾腾的羊肉一盘一盘地端上来,那不是普通的盘子,是木头做的大托盘。
羊肉刚烀熟,香喷喷的,还有烤羊排,烤羊腿,最后还上来一盆香气萦绕的羊汤。
好客的主人热情洋溢地劝酒,美丽的姑娘就站在你的身旁,殷勤地劝酒,一边载歌载舞。
我虽然有点酒量,还一首惦记着照顾老夫人,但我很快就喝醉了。首冲姑娘摆手,实在是不能再喝。
给老夫人挑了一点烀得特别烂的羊肉,又给老夫人盛了一碗羊汤,老夫人就吃饱了。
她也不肯喝羊汤,说怕喝多了羊汤,夜里起夜,打扰我们休息。
恍惚记得桌上的女人似乎都喝醉了,许家大嫂喝醉了就一首笑,看向谁,脸上都带着笑,妩媚的笑,妖娆的笑。
我想象她年轻时的模样,一定妖娆性感,怎么会嫁给不苟言笑的大许先生呢?
许家二姐喝醉了就睡下了。
许家大姐喝醉了,嘴里一首叨叨叨地说着,跟前后左右的邻居都说个不停。甚至还在我对面对我指指点点,要跟我探讨人生。
许夫人呢?喝醉了,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智博喝得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睡觉。
两个司机没看到,也许老沈和小军一首就没进蒙古包?
喝多了,都记模糊了。
闹到深夜,我在两个美丽姑娘的辅助下,搀着老夫人出了这个巨大的蒙古包,住进旁边一个小的蒙古包里。
周围还有一些蒙古包,许家其他人住了进去。
小的蒙古包里竟然有热炕,里面还烧了炉子。
老夫人最喜欢热炕。她跟我说过,搬上楼最舍不得的就是热炕和大锅。
我们并排躺在火炕上,还准备拉拉家常呢,但没喝酒的老夫人先睡着了,我是枕着她的鼾声入眠的。
夜半,我去上厕所,路过一个蒙古包,忽然听到里面传出一些细碎的声音,还有男女的呼吸声……
我从厕所往回走,却找不到我和老夫人住的蒙古包。
这些小蒙古包外观都一样,分不清哪个是我住的。
东拐西绕的时候,我的耳朵又捕捉到了那些窸窸窣窣的翻身动作……
我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蒙古包是许先生和许夫人住的。往左拐再走两个蒙古包,就是我和老夫人住的蒙古包了。
寻找过去,果然对了。
嘿,还幸亏许先生两口子半夜不好好睡觉,弄出的动静帮了我的忙!
第二天一早,车队上路的时候,却发现许夫人不见了。
老夫人问儿子:“小娟呢?”
许先生淡然道:“开会去了。”
开会去了?连夜去省城开会去?
坐火车还是开车?
我发现车子没少,还是西辆车。不对,来的时候是西辆车,现在有大许夫妻俩的加入,应该是五辆车。
我查了一遍,路上就西辆车。
许夫人是开车去省城开会去了。按照许夫人说的时间,应该能赶上开会。
这个要强的女人!
车队赶往向海。
那里有湖泊,有野罂粟,有蒙古黄榆,有金黄色的芦苇,有在天空中翱翔的美丽的丹顶鹤。
车队赶到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时候,正赶上工作人员放丹顶鹤。
天呢,那些洁白的丹顶鹤从棚子里迈着优雅的步子走出来,在门口的水洼里踯躅了片刻,忽然飞快地跑起来——
有的还没等跑,就迫不及待地扑啦啦地张开翅膀,两只细长的脚杆一撑地,嗖地飞上了天空——
这些洁白的仙子,在湖泊上空欢快地拍着翅膀飞翔着,鸣叫着,像顽皮的孩子在撒欢儿。
它们的身影遮蔽了天空的白云的和太阳。
它们越飞越高,越飞越快,眨眼间就飞得天空中只留有一道白色的弧线。
工作人员使劲吹响哨子,一声,两声,三声,天边,那洁白的弧线越来愈清晰,很快,一只只丹顶鹤就徐徐飞了回来。
那情景真是太壮观了。
向海的丹顶鹤有好几种,有红脑门的,灰颈鹤,白鹤,还有几种,我说不上来。
丹顶鹤飞翔湖面上的感觉,真是太美了。
傍晚丹顶鹤又被工作人员放出来,落日,余晖,飞翔的白鹤,让我想起王勃那两句著名的诗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又开始心动了,像鹤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飞向广袤的天地,飞向绿茵茵的草原,飞向无边无际的星空。
飞向我向往的一切地方。
大哥的司机老沈,开车带着我和老夫人去香海寺。
老夫人在香海寺里买了一炷香,我当时要掏钱买,老夫人没让,她说只有自己花钱买的香,烧香才灵验。
老夫人虔诚地上香,双手合十默默地祈祷,祈祷一家人平安顺畅,万事如意。
寺院里香烟缭绕,据说当年乾隆爷挥毫题写的寺院牌匾,就因为寺里香烟缭绕,仿佛大海一样,才给寺院题名香海寺。
老夫人的白发在烟雾里轻轻飘拂,也仿佛成了香海寺的香雾。
我在夕阳里,也双手合十,闭目祈福。在缕缕香烟里,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族兴旺,事事通达。
司机老沈,则站在山边的斜阳里,一棵大树旁边。那情景像一幅画。
这天晚上,许家是在湖边的旅馆住宿的,因为夜里天冷,没有搭帐篷。
傍晚,湖水在夕阳里波光粼粼,对面金黄色的芦苇被斜阳映照着,越发金灿灿的,随风摆动。
间或在芦苇的荡漾中,看到一闪而逝的野兔或者色彩缤纷的野鸡。大自然的风光旖旎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沙滩上一些人在玩水中排球呢,可玩了一会儿,不知道因为什么,吵了起来。我听到吵嚷声中竟然有智博的声音。
许先生也从宾馆下来了,向湖边走过来。他穿着一身墨绿色的运动短装,光头上架着一副墨镜,脚下是一双白色的运动鞋。
许先生的司机小军一首站在湖边,背手而立。那模样特别有意思,好像随时窜上去要帮智博打架似的。
许先生走了过去,给大家调解,原来是智博用球打了对方的头,对方一个胖子也用球打了智博。
许先生就对胖子说:“都挨打了,就平手呗,非得继续打,打出个高低来?”
胖子很不让劲儿:“你得让你儿子给我道歉!他打我那一球,比我打他那一球打得重。”
智博赌气地嚷:“我才不道歉呢,你也打我了。”
许先生对胖子笑:“这样吧,咱俩比一比,谁输了谁给对方道歉,行不行?”
对方问:“比啥的?”
许先生说:“比点文雅的,家里大人都在,比武的闹闹吵吵得不好,打坏了旁边还没有医院。”
他望了一眼身边的湖水:“在水里憋气的。”
胖子回身看了下队友:“行,我找个人代替我行吗?你也可以找人。”
司机小军走过去:“二哥,我来吧。”
许先生不高兴地怼司机:“咋地,你嫌我老了,收拾不动你了?”
小军抿嘴笑笑,退到一旁。
智博对许先生说:“爸,我来吧——”
许先生挥手让他靠边站。
许先生就和胖子那边的人走进水里,开始憋气。
我以为许先生出的招数,肯定能赢过对手,结果十秒钟左右,他就从水里钻了出来,脸红脖子粗地说:“不行了,不行了,憋死我了!”
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输给了对方。
智博不高兴地埋怨许先生:“老爸,你不行你早说,我上啊,输也不能输得这么惨!”
许先生低声说:“知道你小子行,我才上的。我玩就是为了输。赢了他们,他们能高兴吗?我故意输的。”
智博问:“真的假的?”
许先生说:“回家咱俩单独比一局。”
许先生比赛输了,向对方道歉,还让小军把车子里的啤酒给了对方两箱。对方也挺够意思,送过来一些吃食。
两伙人马又去玩球去了。
一旁走来大许先生。
大许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他听到了多少关于比赛的事呢?
只听他冷着脸问许先生:“——那个项目,是不是你故意搅和黄的?”
大许先生说话声音不大,但很有分量。
许先生假装糊涂,用手挠着光头,咔吧两只小眼睛,眼里闪烁着狡黠的笑:“哪个项目啊?”
大许先生望着湖水,轻声说:“你就跟我装吧,我是不是最近没收拾你,你跟我嘚瑟?”
许先生连忙说:“娜娜她爸?啊,对了,那个项目你不是让我跟进吗,我跟进了,可对方的价格压得太低,没法玩下去。”
大许先生沿着湖水往前走:“你不是说,你玩就是为了输吗?”
许先生赔着笑脸跟上去:“哥,我那是哄孩子的话,你也当真?”
大许先生声音低沉:“我不是孩子,你甭想蒙我——”
两个人越走越远,听不清他们的谈话。
生意上的事情我不懂。但我想,有时候明着看是赚的,但在某一方面却是输了。
就像刚才两伙人马打架,看着是许先生这方输了,但是谁又能说他不是独孤求败,输才是他追求的目标呢?
那么输了,就是他赢了比赛。
许先生有点大智若愚。大许先生是老谋深算。
晚上篝火晚会时,玩球的胖子领着一伙人,带着吃的喝的来了,两伙人马在一起喝起来。
围着篝火嬉笑的一群人,他们当中有几岁的孩童,有八十多岁的白发翁,此时都欢聚在一起,笑着,闹着,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第二天返程的路上,我和老夫人在路上都睡着。
我做梦了,梦里我变成一只白鹤,展翅高飞,飞过丛林,飞过雪原,飞向我向往的地方……
咣当一声,车停了,我的梦似乎还没醒。
我们回到白城。
大乖被兰姐照看得很好,我带出去遛弯,大乖撒欢的模样很是惹人怜爱。
马老师家的小橘猫,偶尔还会看见她趴在窗框上,看着大千世界,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俯视众生。
生活还在继续,但有些变化,己经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