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分家产

2025-08-19 4422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午后,我回到家,我老妹给我来电话,说了几句闲话之后。

她说:“你买大米了吗?”

我说:“家里有。”

老妹说:“有多少啊?”

我说:“两袋,将近三袋,2、30斤。”

老妹说:“妈说让你多买,别买10斤一袋的,要买50斤一袋的,买袋大米,买袋白面。”

我说:“买那么多嘎哈?”

老妹说:“饭店都停业了,妈说,不太好的预兆,多备点粮食吧,总比到时候抓瞎强。”

饭店停业都半个月了,儿子的小店也关门半个多月,能有啥事啊?就是自己吓唬自己。

尤其是老太太,最能自己吓唬自己。小城穷嗖嗖的,穷乡僻壤,但就是有一个好处,平安。

这么多年,天灾人祸,基本很少发生,尤其天灾,老天爷不给我们吃小灶,也不给我们下腿绊,日子过得虽然普通和干瘪,但平安。这挺好。

傍晚去许家,二姐和许夫人正在厨房摘韭菜。又要烙韭菜盒子?

我也没问,洗手之后,扎上围裙,撸胳膊挽袖子,和面烙饼。

许夫人和二姐正在聊奶粉的事情。

二姐说:“要买进口的,吃着放心。”

许夫人说:“我备了一些。”

二姐说:“备了多少?够吗?”

许夫人:“我还有自己的奶水呢,不够再买。”

二姐还是嘱咐许夫人多备点,别到时候供应不上。

二姐又问起月嫂的事情:“月嫂请好了?”

许夫人透过敞开的门,向老夫人的房间张望,说:“妈不让雇月嫂,当年生智博的时候,都是妈给抱大的。可是她现在年纪大了,我也年纪大了——”

许夫人放低了声音,说:“我偷偷地请了一个,到时候就说来帮忙的,别说月嫂,二姐,你别给我说漏了。”

我在旁边和面,心里偷偷地笑。生活中的小秘密随处可见。

谁都拥有不想让某些人知道的事情,但又在无意中告诉了别人。

二姐听说许夫人请了月嫂,就放心了,不过,她马上又不放心了,说:“你请的月嫂有几年工作经验,别找小年轻的,没啥经验的,那不当事儿,到时候还得你事事伸手。

“也别请年龄太大的,50岁以上的就别用了,到时候抱一会儿孩子都抱不动,咱请这样的月嫂干嘛呀?”

我在旁边实在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

二姐看我一眼,也笑了,说:“红啊,你笑啥?我说得不对吗?你当时来我家应聘保姆,不也少说几岁吗,说你没到50岁。”

我笑着点点头:“50岁以后,确实不好找工作,但50岁以上的女人,出来做家政的,反而比50岁以下的女人更靠谱,干活更卖力气。

“50岁以下的女人,能选择的工作还比较多,所以,不太安心工作。50岁以上的女人,选择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会踏踏实实地干下去。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二姐对许夫人说:“你们家在哪找的保姆,这是保姆吗?我咋看咋像老师呢。”

我笑了:“老师有我这样的?能放下架子做保姆吗?”

许夫人想到她的娘家妈,说:“老师的架子确实放不下来。”

许夫人后来告诉二姐,她请的月嫂50出头,不到55岁。这个年龄挺好。

二姐又打听许夫人给了月嫂多少钱,有没有付定金,她问得很琐碎,许夫人淡淡地应答着。

我忽然有种感觉,预备太多的人,心里其实是有焦虑的,就像我喜欢存钱,其实从反方向看,这也是我内心焦虑缺少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吧。

我其实没有感觉出自己怎么焦虑,但我从二姐这里,看到了她的焦虑,也就想起我的焦虑。

二姐什么东西都预备得很充足,都是提前很久就预备着,其实,我感觉她比许夫人还焦虑这个即将出生的小宝贝。

她甚至问许夫人:“尿不湿备了?备了多少?”

许夫人说:“咱妈不让用尿不湿,说会把孩子的屁股塌出湿疹。”

二姐说:“你别听咱妈的,这都啥年代了,还听婆婆的,你自己得有主见,咱妈那些想法都老掉牙了,跟不上形势了——”

二姐叨叨叨地说嗨了,说起没完。许夫人用胳膊肘碰碰她,二姐说:“别碰我,我还没说完呢。”

老夫人撑着助步器己经走到餐厅门口了,她板着脸对二姐说:“又在背后说我啥?”

二姐一看老夫人出现,急忙换了一副笑脸,说:“妈,我说你的肯定是好话呀,为了这个家,为了小娟再给你生个孙女,你备了那么多的尿褯子,哪个婆婆也没有你这个婆婆会当啊。”

老夫人说:“谅你也不敢说我个不字儿!”

老夫人去卫生间洗手,她要和韭菜馅。

二姐偷偷地向许夫人伸了下舌头,做个鬼脸儿,却又埋怨许夫人,低声地说:“你咋不早提醒我呢?”

许夫人苦笑,说:“我还一脚踢醒你呀?我都用胳膊肘怼你半天了。”

二姐笑了。

老夫人撑着助步器进了餐厅,看见儿媳妇和女儿在笑,也笑了,说:“我知道你们年轻人不喜欢我们老年人这一套,可我们这一套也有好的东西,就像尿褯子吧,纯棉布的,一点不伤孩子的小屁股。

“以前生智博的时候,我备了很多,还剩下一些,不够用到时候再去买——”

老夫人抬头,看着许夫人,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要不然孩子小屁股腌了,你当妈的不得心疼,对不?”

许夫人点头,笑着说:“妈说得对,听妈的。”

二姐说许夫人:“你呀,和海生一样,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听妈的,背后都是听自己的。”

许夫人抬眼瞥了老夫人一眼,对二姐说:“你别乱说,我有时候打折扣,你老弟可不打折扣,啥都听妈的。”

二姐说:“可拉倒吧,他要是听妈话,当年还能把自己听到局子里去?”

老夫人忽然抬手,打二姐一杵子,说:“闭上你那乌鸦嘴,乱说话,从现在开始,我规定一条家规,在家里都要说高高兴兴的话,谁也不许翻小肠。

“尤其说别人的长短,谁要是犯了家规,我就给谁一杵子!”

二姐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她忽然抬眼看到我,就说:“妈,要是小红也犯错呢?”

老夫人白了我一眼,狠叨叨地说:“我给她两杵子。”

我忍不住笑了。

二姐这次心里平衡了,后来又觉得不对劲:“小红也不是咱家人。”

老夫人伸手又给了二姐一杵子,说:“犯规了。”

二姐生气了,对老夫人说:“妈,嘎哈给我一杵子?我咋犯规了?”

老夫人说:“小红在咱家吃,在咱家喝,你说她是不是咱家人?她给咱家所有人做吃的,做喝的,听我们所有人说的话,记住每个人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你说她是不是咱家人?”

二姐有点不服气,嘟囔一句:“她不姓许。”

老夫人又抬手要打二姐,一旁许夫人眼疾眼快,急忙拦住老夫人:“妈,你这个家规也得让我们适应一下呀,上班还有几天试用期呢。”

老夫人嗔怪地看了许夫人一眼:“你呀,好欺负,要是我摊上这样的大姑姐,我一巴掌扇她南门外去。”

二姐急忙躲到餐桌的另一侧,笑着说:“妈,你现在还有大姑姐吗?”

老夫人的大姑姐都己经过世。

老夫人说:“梅子,你摊上这样的兄弟媳妇就偷着乐吧。你说小红不姓许,不是咱家人,小娟呢,也不姓许,你说她是不是咱家人?”

二姐嘴硬,不服输:“我姓许,我还觉得我不是咱家人呢,回到自己家,总挨老妈揍。”

老夫人说:“这么揍你,也没揍跑你,一个月回来29天。”

我们都笑起来。

老夫人说话都是大实话,但是句句扎到我的芳心里呀。

老夫人说我是“咱家人”,我心里很暖,觉得以后的保姆工作更应该做到位,让许家的后厨房发挥最大的作用。

许夫人要生小娃了,饮食上可能更需要我的照料,不过,我也不用紧张,她请了月嫂,月嫂会安排好一切的吧。

晚饭时,有人敲门。我以为是许先生,还在心里抱怨呢,这个许先生,又忘记拿钥匙了?

不想,门外站着的竟然是翠花。

翠花拎着一兜水果,径首提到餐厅,要放到餐桌上。

许夫人急忙惊叫,说:“别放餐桌上,脏,放到地上吧。”

许夫人说“脏”时,翠花一张笑脸有点抽抽。不过,她似乎也没在意,跟二姐和老夫人高兴地打着招呼。

二姐问她:“吃饭了吗?没吃坐下正好吃一口,我们烙的韭菜盒子,可香了。”

翠花正没吃饭呢,我去碗橱给翠花拿碗的时候,她己经一屁股坐在我的椅子上了,把椅子拉到老夫人身边。

“姨妈,我有个好事要跟你说。”

老夫人没说话呢,二姐先催问上了:“啥好事啊?儿子娶媳妇呀,还是你找到老伴要结婚呢?”

翠花横了二姐一眼:“你说的都不对,你再猜!”

二姐说:“你的好事也就这两件事,还能有什么事?”

二姐说的话有点伤人。

老夫人举起拳头,要怼二姐,二姐急忙捂住嘴:“小娟说的还有三天实习期呢,你别老揍我了,让我消停吃几个韭菜盒子吧,忙乎一晚上,还不让我吃个消停饭。”

老夫人瞪了二姐一眼,回头看着翠花说:“是不是一鸣找到好工作了?”

翠花说:“前一阵子海生给他找个工作,可一鸣上班没几天,就不愿意去了,他说领导总找茬,总让他端茶倒水倒垃圾,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就辞职不干了。”

二姐又忍不住说:“你们家一鸣要是端茶倒水能干明白,就不错了,他还想要啥发展前途啊。”

老夫人对二姐说:“梅子,你的嘴呀,缝个拉锁拉上吧,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

翠花却大度地一笑:“姨妈,是拆迁款下来了。”

老夫人惊喜地瞪大了眼睛:“翠花呀,我的花儿呀,你可苦尽甘来,这回能消停地享点福。”

老夫人又关心地问:“花呀,这么一大笔钱,存到银行,一年的利息也够你和一鸣吃的用的了。

“这笔钱可是你的养老钱呢,你可要小心地守着,别让孩子都败祸了,你的手要攥住钱。”

二姐忽然说:“妈,你还让我守家规呢,你自己刚才也犯了——别让孩子都败祸了,这算不算不好听的话?”

老夫人听了二姐的话,抬起左手,用力拍了两下她的左脸:“我最公正了,我犯规,我也打自己,这回行了吧?”

二姐笑着点头:“你不觉得疼就行。”

翠花兴奋地说:“姨妈,这回我也长心眼了,钱到手之后,我跟一鸣把钱分了,一人一半,他那半归他管,我的钱我都存到银行,买了死期的五年的存款。

“姨妈你算说对了,五年的存款利息可高了,我一年不用出去干保姆,不用出去干保洁,我就吃利息,我都够活下半辈子了。”

老夫人一愣,她想说什么,还没等说呢,二姐就着急地问翠花:“你把一半钱都给一鸣了?”

翠花说:“啊,不给他,他跟我要,还要全部呢,我只能把家分了,一人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