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宫女进入东宫为太子更衣,梳头。文德帝不准太子走出东宫,但是没有说不让别人进出,也就是说,皇上还打算原谅太子,只是在等。
当宫女为太子梳头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说:“陛下最注重亲情,太子您一向孝顺,怎么能忘了陛下最喜欢喝羊乳呢?”
一句话点醒太子。这些时日他也多有反思,母后说得对,他应该将心思放在朝堂,那些兄弟想着办法的陷害他,不过就是想得到那个位置,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怎能拱手让人?
他思索着他的父皇己经对萧家产生了打压之意,否则怎能将尚书之女赐婚于二皇子?而且还是个庶女,显然父皇不想让左丞相与右丞相站在一起,因此他跟右丞相之女的事情,父皇不会真的怪罪他,反而自己应该是可以得到父皇更多的信任。
想了很久,太子命人去御膳房取了羊乳,等他父皇下朝给皇上送去,并写了一封信。因为事情很重要,太子命自己最信得过的人去办,并且抓了一把碎银子,命打赏人的。
当文德帝看见送来的羊乳,心情一下柔软了,自己前几天吃粽子时还在感叹子女众多,无一人孝敬的,结果今天看见羊乳,心里甚是欣慰。这个习惯是文德帝年轻时候的习惯,那时他刚登基,一切都不稳定,内忧外患。当时他的孩子只有三个儿子,每天御膳房给皇上送去羊乳,他都很喜欢喝,所以这个习惯三个儿子是知道的,随着朝局稳定,自己也更加忙碌,就不再喝羊乳了。但是如今再看见羊乳时,就想到了自己逗弄着三个年幼儿子时的情景,那时候他们都抢着让他抱,有好吃的抢着给他吃。
在羊乳碗下压着一张纸,文德帝展开一看,是太子写的。上面写着:父皇操劳过甚,喝点羊乳缓解疲劳,儿臣不孝,总让父皇操心。儿臣每天抄写经文,为父皇祈福。
文德帝感叹:“太子是个好孩子。他的一些错误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教育,罢了,解了太子的禁足,让他正常上朝吧!”
当太监去传皇帝口谕时,太子特别恭敬,似乎人也沉稳了很多。太监将自己所见告诉了皇上,文德帝满意的点点头。
当第二天上朝时,很多文武大臣和其他皇子们看见太子时,真的是神态各异,二皇子看见太子时,没有恭敬的向太子行礼,萧贺天看见太子时先是震惊,再是不屑。其他几位皇子都很恭敬的向太子行礼。这都被当值太监尽收眼底,当然了,文德帝下朝就会都知道。
在朝堂之上,文德帝说了边境打仗的事情,原本拖也能拖到狼夷族断粮的时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个月以来,敌人好像不会被粮食所困扰,各位有什么看法?有人说不会是邻国,淄国给提供的粮食吧?文德帝摇头说:“探子回报,淄国还欠着狼夷族的粮草,他们是先得到了狼夷族的战马,就一首拖着不给狼夷族粮食,据说他们淄国培育出优秀的战马了,用不着人家,想将其一脚踹开。”
太子上前说:“先不说狼夷族的粮食哪里来的,就现在淄国与狼夷族之间也是一触即发,利用好,可以让他们先打起来,我们做好调整,等狼夷族疲惫的时候,杀他个措手不及。”
萧贺天惊奇的看了一眼太子,居然有长进了。不过从朝堂的局势看,他自己是安全的,没人提及会不会是自己国家出的粮食,如此一来,还是可以按照之前的计划来。
皇帝很欣慰,看来太子是需要时间磨炼才能成长,也是,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做皇帝的。
边关的战事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皇帝让大家回去想想应对之策。
下朝后二皇子吩咐手下先暂停购买粮食,狼夷族那边的粮食还能坚持一个多月,他让人一个月后再买粮食。
太子派暗卫去查淄国和狼夷族的真实情况。
萧贺天觉察到皇上有打压他势力的意图,所以最近他只能格外小心,一切活动暂停。
周生生对三皇子说:“皇上跑抛出一个事情,就犹如一颗石子扔到水里,只能有几个小的涟漪,现在许多人肯定会将精力投入边关战事。殿下可以主要调查当年状元一事。关键是要查出萧丞相在朝中的几方势力。”三皇子派出几个人分别去调查。
太子觉得总在宫中,查到的事情还是有限的,于是他准备出宫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