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科学论证,打破谣言!

2025-08-24 2214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晨光微熹,夏清悦站在村庄边缘的一块试验田前,手中拿着一支细长的竹签,轻轻拨开干裂的土层。昨夜的风带走了些许尘土,露出底下一层的泥土,那是灵泉水渗透后的痕迹。

她蹲下身,指尖触碰到的土壤,微微用力,感受到其中的韧性。

“土壤结构确实发生了变化。”陈铭站在她身旁,低声说道,“灵泉水不仅改变了表层的湿度,还影响了土壤的颗粒排列。”

“这是个好迹象。”夏清悦站起身,目光落在远处的田地,“接下来,我们需要让所有人看到这一点。”

她转身,望向身后忙碌的村民们。几名年轻人正在搬运采样工具,几个老者则在低声讨论着什么。昨夜的谨慎与怀疑,如今己化作几分期待。

“顾云轩那边安排得如何?”她问。

“己经联系上中立派官员,他们对‘科学论证’这个说法很感兴趣。”陈铭答道,“只是,他们也想看看我们的诚意。”

“那就给他们看到真正的数据。”夏清悦语气坚定,“不是靠口舌之争,而是用事实说话。”

——

数日后,绿原城郊外的一处农庄内,临时搭建的木桌上摆满了采样瓶、记录册和几份刚整理好的实验报告。

阳光透过木窗洒在桌面上,照在一本封面写着“灵泉水土壤改良实验报告”的册子上。册子由几位本地学者与海外农业专家共同署名,封皮边缘微微卷起,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

夏清悦站在桌前,翻阅着报告的最后一页,目光在几个关键数据上停留片刻。

“灵泉水对干裂土壤的改良效率达到82%,在连续使用三日后,作物存活率提升至91%。”她低声念道,“土壤酸碱度趋于稳定,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

“这些数据足够说服人了。”顾云轩站在她身旁,语气平稳,“只要报告一公开,那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但反对的声音不会就此停歇。”夏清悦合上报告,抬眼看向窗外。远处的田地上,几位村民正协助学者进行最后的采样工作,阳光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她收回视线,看向顾云轩:“安排一下,三天后在城中最大的讲堂举办报告会,邀请所有官员、学者与村民代表出席。”

顾云轩点头,“我这就去准备。”

——

报告会当天,讲堂内座无虚席。

夏清悦站在讲台中央,手中拿着一份简化的实验报告,目光扫过台下。

中立派官员坐在前排,神情各异。几位海外学者在角落低声交谈,而更多的人则是本地的百姓,他们的眼神中带着期待与疑虑。

她轻轻咳了一声,声音清晰而坚定:“各位,今天我不是来争辩,而是来分享一组数据。”

她展开手中的报告,继续说道:“这份报告由五位本地学者与三位海外农业专家共同完成,涵盖了灵泉水对土壤、作物、水源的详细实验结果。”

她顿了顿,翻开第一页,“数据显示,灵泉水并非神秘之物,它是一种富含特定矿物质的天然水源。当它与干裂土壤结合时,能够迅速恢复土壤的水分与养分平衡,使得作物得以正常生长。”

台下有人低声议论,但很快安静下来。

“有人质疑,灵泉水会破坏土地,让本地作物无法适应。”夏清悦继续说道,“但实验数据表明,它不仅没有破坏性,反而提升了土地的可持续耕种能力。”

她翻到下一页,指着其中一栏数据,“这是三年内同一块土地的产量对比。使用灵泉水前,亩产不足百斤;使用后,第一年就达到了三百斤,第二年稳定在西百斤以上。”

她抬头,看向台下的官员,“这不是奇迹,而是科学。”

讲堂内一片寂静。

片刻后,一位年长的官员站起身,缓缓点头,“我愿意相信这些数据。”

另一位中年官员皱眉,“可这些数据,是否经过人为筛选?”

夏清悦早有准备,她从桌上取出一份原始采样记录,“所有的采样过程都由第三方学者监督,每一份数据都可追溯。若您有疑问,可随时查阅。”

那位官员沉默片刻,最终没有再说话。

——

报告会结束后,夏清悦站在讲堂门口,看着人群缓缓散去。

一位年轻的学者走上前来,手中拿着报告,“夏大人,这些数据……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将灵泉水技术推广到其他地区?”

“当然。”夏清悦微笑,“只要方法得当,它适用于任何干裂土地。”

学者眼中闪过一丝兴奋,“那我是否可以申请加入后续的研究团队?”

“欢迎之至。”她伸出手,对方迟疑了一下,最终与她握手。

远处,顾云轩走来,低声说道:“中立派那边己经开始松动,有两位官员私下表示愿意支持你的技术推广。”

“很好。”夏清悦点头,“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份信任真正落地。”

她转身,望向讲堂外的阳光,眼神坚定。

——

夜色渐深,夏清悦独自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一封刚收到的信。

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有一枚暗红色的火漆印。

她轻轻拆开,取出信纸。

“夏大人,您的报告令人信服。但科学之外,还有人心。”

信纸末尾,落款处写着一行小字:“若您执意继续推广,望三思。”

她没有惊慌,只是将信纸缓缓折起,放入抽屉。

窗外,夜风拂过庭院,带起一片落叶。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田野。

黑暗中,一道微光在远处闪了一下,随即熄灭。

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关上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