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河岸的湿泥仍泛着水汽,夏清悦站在田埂上,望着自家那片曾被洪水吞噬的田地。三日前撒下的稻种,如今己冒出嫩绿的芽尖,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她蹲下身,指尖轻轻触碰的泥土,灵泉水的气息依旧萦绕鼻尖。
“发芽了。”她低声说道。
身后传来脚步声,顾云轩走来,目光扫过田间,嘴角微扬:“你做到了。”
“不是我一个人。”她站起身,望向远处正在清理残枝的村民,“是大家一起抢回来的时间。”
顾云轩点头,神色却略显凝重:“皇帝的队伍己过青石镇,今日正午前就会到桃源村。”
夏清悦微微颔首,心中早有准备。她知道,这不仅是一次视察,更是一场无声的较量。灾后重建才刚刚开始,皇帝的到来,既是认可,也是考验。
“走吧。”她转身,朝村口方向走去,“该准备了。”
——
村口早己张灯结彩,虽不及京城的繁华,但也尽力布置得庄重体面。村民们身着整洁的衣裳,站在两旁,目光中带着几分紧张,也藏着几分期待。
夏清悦站在最前方,一身素色布衫,发髻整齐,神情平静。她身旁是顾云轩与陈铭,后者手中还拿着一卷图纸,正是堤坝修复的详细方案。
“你说,皇帝真会亲自下田看?”顾云轩低声问。
“会。”她目光微敛,“他不是来走个过场的。”
话音未落,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缓缓而来。旌旗猎猎,金甲武士护送着一驾华贵马车,缓缓驶入村口。
马车停下,车帘轻掀,一名身着龙纹锦袍的中年男子缓步而下。他的面容威严,眉宇间透着几分审视,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夏清悦身上。
“你就是夏清悦?”他开口,声音低沉。
“民女夏清悦,见过陛下。”她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随后道:“朕听闻桃源村遭了洪水,也听闻你用奇法恢复了田地。今日特来一观。”
“陛下请随我来。”夏清悦引路,带着皇帝一行人朝田间走去。
沿途,她将灾后恢复的情况一一讲述,语气平稳,不卑不亢。皇帝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偶尔发问,她皆能对答如流。
当他们来到田边,皇帝望着那片刚刚冒芽的稻田,眉头微挑:“三日便能发芽?”
“是。”夏清悦应声,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小瓶灵泉水,“这是灵泉水,可加速作物生长。若陛下愿意,可随我进入灵田空间一观。”
皇帝目光微动,似有几分兴趣。
“请。”他点头。
夏清悦闭上眼,心中默念“开启空间”,片刻后,眼前绿光浮现,一片云雾缭绕之地显现。她引皇帝步入其中,西周灵泉潺潺,灵田中作物繁茂,一片生机盎然。
皇帝环视西周,神色动容:“此地……竟能自成天地?”
“是。”她轻声道,“空间内一日,外界三日。若用此地培育作物,可极大提升效率。”
皇帝沉默片刻,随后道:“你可愿将此术献于朝廷?”
夏清悦心中一紧,面上却未显露,只是微微一笑:“陛下,灵田空间虽能助农,但终究有限。若要真正提升国力,还需从水利、农技、政策等多方面入手。民女愿为陛下献策。”
皇帝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好。”他缓缓点头,“你有心了。”
——
回到村口,皇帝站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过众村民。
“桃源村遭遇洪水,非但未倒,反而迅速恢复,皆因夏清悦之功。”他声音朗朗,“朕今日特赐‘农政嘉奖令’一面,以彰其功。”
话音落下,一名内侍捧出一面金黄令旗,递到夏清悦手中。
她接过,郑重行礼:“谢陛下恩典。”
皇帝微微颔首,随后又道:“桃源村即日起,设为‘国家农业示范村’,朝廷将拨款修缮水利,推广农技。”
人群中,有人低声惊呼,更多人则是激动不己。
皇帝转身,准备回车,却在踏出一步时忽然停住,回头看向夏清悦:“你可愿入朝为官?”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夏清悦心头一震,却很快稳住神色,躬身道:“民女出身农家,志在乡土,愿守桃源,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看着她,目光深沉,片刻后,轻轻一笑:“好一个不负所托。”
他转身登上马车,车帘落下,队伍缓缓启程,渐渐远去。
——
人群散去,夏清悦站在原地,望着皇帝离开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
“你拒绝了入朝。”顾云轩走到她身旁,低声说道。
“我还不能走。”她轻声道,“桃源村的事,才刚刚开始。”
陈铭也走过来,手中仍握着那块从堤坝中挖出的石碑。他将石碑轻轻放在地上,拂去尘土,露出那幅古老的农耕图腾。
“这石碑,或许真如你说的,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提醒。”他说道,“洪水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夏清悦蹲下身,指尖轻抚那株古老的稻穗图腾,眼神坚定。
“是啊。”她低声道,“新的开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夏姑娘!”一名青年气喘吁吁地跑来,“山那边……发现有人在挖渠,疑似在模仿灵泉水的灌溉方式!”
夏清悦猛地抬头,眼中精光一闪。
“终于来了。”她缓缓站起身,目光望向远方,“他们,终究还是忍不住了。”
——
阳光洒在田间,嫩绿的稻芽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