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落在桃源村的青石小径上,露水还未散尽,空气中带着泥土与草木交织的清新。夏清悦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蜿蜒而来的官道,唇角微微扬起。
昨日朝堂之上,她亲手将李贤德送入天牢,皇帝亲口任命她为全国农政督办。如今,她的名字不仅在安华王朝传颂,更随着那些远赴海外的学子,传播到了异国他乡。
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来了。”顾云轩站在她身旁,语气里透着几分兴奋,“他们比预计的时间早了一日。”
陈铭也从屋内走出,手中拿着一叠整理好的图纸,目光落在远方逐渐清晰的身影上。
“看来他们在路上没少赶路。”他笑了笑,“想必是迫不及待要展示成果了。”
不多时,几辆马车停在村口,车帘掀开,几名身着异域服饰的年轻人跳下车来。他们的肤色、发色各异,有的眉眼间还残留着旅途的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见过师尊!”为首的学子快步上前,单膝跪地行礼,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
夏清悦伸手扶起他:“不必多礼,都进来吧。”
众人鱼贯而入,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有人抱着卷轴,有人提着竹篓,里面装满了各种作物样本和器具模型。他们七嘴八舌地讲述着各自国家的情况,声音此起彼伏。
“我们在北狄推广灵泉灌溉系统时,发现那里的土壤偏碱性,普通的稻种难以适应,于是我们尝试用空间种子进行杂交改良……”
“在南诏,气候湿热,虫害严重,我们结合本地药草特性,配制出一种新的驱虫剂,效果比传统方法好很多!”
“还有这个——”一名学子从包袱中取出一块刻满符号的木板,“这是我们根据灵田空间的生长周期规律,重新绘制的播种历法表,在东瀛己经试行半年,粮食产量提升了三成!”
夏清悦一边听,一边翻看他们带来的资料,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她能感受到这些年轻人的热情,也能看到他们在异国他乡所付出的努力。曾经,她也是这样一步步摸索前行,如今看着他们将农业技术带到更远的地方,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欣慰。
“你们做得很好。”她轻轻合上一本记录册,抬眼环视众人,“我原本以为,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让各地因地制宜地运用这套体系。没想到,你们比我想象得更快一步。”
顾云轩在一旁插话:“他们可都是你亲自挑选的人才,个个聪明又肯吃苦,自然不简单。”
陈铭点头附和:“不过,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吧?你们有没有什么特别棘手的困难?”
这句话问到了点子上,众人的神情顿时变得认真起来。
“确实有。”先前那位带头的学子开口,“比如在西戎,当地贵族对我们的种植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外来之物不可轻信。我们花了三个月才说服一位地方领主试种灵泉水培育的小麦,最终收成翻倍,才真正打开局面。”
“还有语言障碍。”另一人补充,“我们在某些地区连基本的交流都困难,只能靠手势和画图沟通,效率很低。”
“这些问题我都理解。”夏清悦沉吟片刻,“接下来,我想做一件事。”
众人齐齐望向她。
“建立一个‘国际农业交流联盟’。”她缓缓说道,“不只是单向输出,而是各国之间相互学习、共享经验。我们可以设立固定的联络站,定期交换信息,甚至组织轮训,让更多人掌握核心技术。”
顾云轩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若真能实现,便不再是单一国家的技术革新,而是整个大陆的农业飞跃。”
陈铭也露出思索的神色:“如果再辅以水利系统的标准化设计,或许可以进一步提升农田利用率。”
夏清悦点头:“正是这个想法。我己经让宫中的匠人开始绘制一份通用的灌溉模型图,稍后会交给你们带回各国参考。”
学子们听得连连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不过,”夏清悦忽然话锋一转,目光微敛,“你们刚才提到,在北狄边境有人试图仿制灵泉灌溉系统?”
刚才那个汇报的学子立刻点头:“是的,我们无意中听到当地工匠在讨论一套名为‘神农渠’的设计,据说模仿的是您的灵泉循环系统。但我们没有确凿证据,不敢妄下结论。”
夏清悦手指轻轻着案上的茶杯边缘,神色未变,但心里己多了几分警惕。
她当然知道,自己的农业技术迟早会引来觊觎。只是没想到,动作这么快。
“这件事我会派人去查。”她淡淡地说,“你们继续推进现有的合作项目,同时留意周边动向。若有异常,立刻汇报。”
众人纷纷应声。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映照在那一摞摞厚厚的报告与图表上,纸页泛着淡淡的金光。
夏清悦站在桌前,凝视着地图上那些被标记出来的新站点。每一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窗外,一只蝴蝶轻轻落在窗沿,振翅欲飞。